第59章 人情 - 重生成心机纨绔的黑月光 - 扇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9章 人情

赵琼华一头雾水地被老夫人拉着,也不敢强行挣脱,只怕会伤着老人家。寥寥数句话,她也明白过来面前的就是谢云辞的祖母。

强颜欢笑着,她也反应过来谢老夫人这是把她当做谢云辞的妻子看待了。

一旁,谢老夫人是越看赵琼华越觉得满意,简直就是她梦中孙媳妇的模样,端庄乖巧,懂事知礼,人也生得极为标志,和她家孙子站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般配。

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姑娘啊,云辞这段时间对你怎么样啊?有没有欺负你?”

“他这人虽不正经了些,可还是知道疼人的。”

虽也见识得多,但赵琼华也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即便前世她与江齐修互诉情衷后,贤妃虽待她不错,却也没表现得如此热情。

如今乍然承受着谢老夫人如此的热情,赵琼华当真有些不知所措。

她稍稍往回抽着手,斟酌措辞,“老夫人,我和谢云辞……”

“只是朋友”四个字还尚未说出口,谢老夫人就一脸不赞同地打断她的话,“老夫人听着太生疏了,你以后就跟着云辞唤我祖母。”

不是,她明明不是这个意思的啊。

赵琼华自觉解释不清,只会越描越黑,她双手被谢老夫人握着,挣脱不开,就只能抬脚轻轻踢了在一旁看戏的谢云辞一下,眼神示意着让他解释。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见着时机差不多了,谢云辞这才上前挽着谢老夫人的手,也好让她松开赵琼华。他顺势说道:“祖母,她姓赵,您叫她琼华就好。”

赵琼华。

这名字听起来好生熟悉。

谢老夫人思索片刻,这才想起来她是镇宁侯府的小郡主。

说起来在赵琼华尚且年幼的时候,她也是经常见小姑娘的。只不过后来她远离京城,搬来别院,甚少关注京城中的人和事。

没想到当时软乎乎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端庄持重,更讨人喜欢了。

“琼华今日只是来接赵太夫人回府的,我和她也只是朋友,她也不是您孙媳,您想多了。”

谢老夫人有些狐疑地看向谢云辞,似乎是在问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真的。”谢云辞一边扶着谢老夫人往府里走,一边解释道,“您别吓着她了。”

“那好吧。”谢老夫人得了谢云辞确切的回答,很是惋惜地长叹一声,而后朝赵琼华招招手,“琼华啊,方才是我误会了,没吓着你吧。”

说着,她就抬手挣脱谢云辞,不让他继续扶着,转而继续和赵琼华话着闲聊。

赵琼华唇角扬起一抹笑,摇头,“没有,老夫人您不必多想。”

虽然她一开始,确实是很不知所措了。

都怪谢云辞不提前和她讲清楚,拿什么只是顺路的话来诓她。临了也不解释,还让她一个人应对。

一点都不仗义。

那个荷包,还不如再过一两个月再给他。

“那就好。前几日你祖母还念叨着你呢,今日你就来了。淑芸现在还在后花园呢。”

“有您陪着我祖母,琼华求之不得呢。”

谢云辞无奈笑着,对自家祖母这明目张胆地偏爱不予一词,只是兀自放慢脚步跟在两个人身后。

不远不近地距离,却又刚好能听到两个人的谈话。

*

谢家别院的风格沿袭了江南水乡的风致,庭廊迂回,后花园中还单独凿了一处人工湖,湖心亭周围的荷花初初展露,一抬手就能触碰到,很是亲近。

跟着谢老夫人走过九曲桥后,赵琼华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祖母倚靠着湖心亭的阑干,随手给湖中的锦鲤喂食。

一举一动都很是悠闲,即便还没走到近前,赵琼华都能感觉到祖母的心情很是愉悦。

再也不是临行前的那般沉重叮嘱。

“祖母,琼华来看您啦。”刻意隐去老侯爷的叮嘱,赵琼华一进湖心亭,就脚步轻快地走了过去,一把抱住太夫人撒着娇,“这段时间您有没有想琼华?”

赵太夫人猛然一见到赵琼华,还有些惊喜,拉着她坐在石凳上,“琼华?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这段时间你在府里怎么样?许周氏没有欺负你吧。”

一边询问着,赵太夫人一边细细打量着赵琼华,生怕她受了一点儿伤。

赵琼华摇头,“她们伤不了我的,不过是些寻常手段而已。我应付得过来。”

“今日是谢公子知道我太想您了,就特意带我来别院见您。”赵琼华脸不红心不跳地把原因全推给谢云辞,然后还让老夫人摸摸她的脸,“您看您不在府里这段日子,琼华因为想您都瘦了。”

“可祖母明明瞧着你脸都圆润了几分。”

祖孙二人说话时,谢太夫人和谢云辞也正好落座。石桌旁本就放置了四个位置,这样一来,谢云辞刚好坐在赵琼华旁边,而在她对面的是谢太夫人。

看着赵琼华气鼓鼓地反驳赵太夫人的模样,谢老夫人捂着心口,满是羡慕,“有个小孙女对着你撒娇真好,不像他,榆木脑袋一个。”

要是她也有个懂事乖巧又会撒娇的小孙女,她早就搬回永宁侯府住了,又何必在别院中静养。

听出谢老夫人话语里的嫌弃,谢云辞吹着茶盏上的雾气,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您在永宁侯府不还有个孙女吗?也没见您有多喜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