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回府
日头西斜,京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远山暮色沉沉,令这方即将到来的夜色更为浓重压抑。
镇宁侯府朱门前,马车缓缓驶停,赵琼华掀帘踩着步梯下了马车,撑开伞缓步走进侯府。
雨势不大,敲落在伞面上的声音清脆,逐渐平复下她织交如麻的心绪,也将她一路上所有的跌宕情愫尽数封存。
白芍和青鸢收到岑雾消息后便等在了侯府门前,两人手中分别拿着披风和纸伞,甫一瞧见赵琼华下马车,两个人连忙迎了上去,替赵琼华撑着伞,又多叠了一件披风。
赵琼华低头,看着自己穿的这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不住好笑,“仲夏一点小雨罢了,又不是寒冬腊月的,我不用穿这么多。”
一边说道,她一边就想拿下白芍新为她穿的那件披风。
在她还没离开永乐坊时,天边便已经下起蒙蒙细雨。为免着凉受寒,她上马车之际,身上本就系着一件披风,如今再穿一件,难免会有几分热意。
而且确实是大惊小怪,没这个必要。
“不行。”白芍一脸不赞同,又给赵琼华披上,这次却没有系带,“万一郡主您染了风寒,卧床好几日,您是受不了这份无聊的。”
白芍自幼跟在赵琼华身边,自是了解她脾性。
赵琼华鲜少生病,但一病倒便要折腾将近半个月。卧床这半个月,她多半时间都是在抱怨无聊,想出府。
赵琼华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就你这小丫头知道得多。”
到底没再推脱白芍的好意,她独自撑着伞,走在去往琼华苑的青石板路上。
雨丝连绵,抬眼望过去,原本熟悉的后花园也逐渐氤氲,变成雾蒙蒙的一片。
想来三月十三,她将将重生回来的那日,也是这般沉沉夜色、淅沥细雨。
彼时她还在想着如何先发制人,破了许锦湘这一局;如今却已经悠闲地走在这条路上,不复匆惶。
一转眼,竟都快过去两个月了。
赵琼华感慨着,心下一动,原本想要回琼华苑的她另又转了个方向,朝竹安堂走去。
“小姐,老夫人昨日差刘嬷嬷来叮嘱过,说老夫人身子不适,教您今明两日不必去请安了。”白芍看出赵琼华的想法,连忙出声。
祖母身子不适?
可她昨日离府,临行去赴端午宴时,太夫人还是好好的,气色红润,未见半点憔悴。
怎的突然间就病了?
“太医可曾来过?有没有说祖母这病何时能好?”赵琼华脚步一顿,焦急问道。
许周氏恰巧经过后花园,听到赵琼华的话,她好心上前安抚着,“郡主放心,太夫人只是昨日听到了故人的音讯,一时激动,难免有些头痛罢了。”
“太医说过不是大碍,只需静养几日便可。”
赵琼华闻言转身,正对上许周氏的目光,神情不冷不淡。
“那就多谢婶娘告知了。”
虽是恰到好处的解惑,赵琼华也没有半点动容。
哪来的这么大的巧合,她刚回府没多久,就能恰好遇到经过后花园的许周氏。
毫不介意赵琼华的冷淡,许周氏表现出难得的热忱和关怀,“郡主整日未归,在外一宿可没受什么惊吓吧。今日天也凉,不如婶娘派人去厨房给郡主做几道药膳,也好驱寒养身。”
上午刚见过江齐彦,下午她又应付过永宁侯夫人一行人,明里暗里聊过许多,此时赵琼华已经有些疲惫,着实不想分出心力、再与许周氏纠缠一番。
赵琼华也不知今日她是走了什么运,从早到晚竟没一刻消停过。
失了耐心,她懒懒抬眼,“婶娘,若是您实在得闲,不如多关心关心锦湘。本郡主的事自由父亲和祖母做主管教,就不劳您多费心思了。”
明知她态度冷淡,许周氏还是要上赶着关心她的事。
对许锦湘倒是没有那么尽心尽力了。
“本郡主还有事,就不陪婶娘闲聊了。”
风势渐起,与雨丝纠缠在一起,斜斜往人身上吹,三分凉也被吹成了五分寒。
再与许周氏聊几句,只怕她真的要染上风寒了。
不欲再与许周氏多说,赵琼华说罢后便径直走回琼华苑。
直至望不到赵琼华离去的身影时,许周氏身边的张嬷嬷这才上前,“夫人,郡主行事愈发目中无人了。”
好歹许周氏也是赵琼华的长辈,不求她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安,但至少也该有个对待长辈的谦卑态度。
“你也这般觉得啊。”
许周氏手持纸伞,喃喃低语道,而后蓦地笑了一声,“那就好。她越目中无人,对我们越是有利。”
猛兽再锋利的爪子,迟早会被尽数磨掉。
更何况赵琼华只是个柔弱女子。
想要让她孤立无援,她有得是办法。
只是眼下赵琼华还有些用处,便多留她嚣张几日。
她越骄纵,于锦湘便越有利。
*
琼华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