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叙旧
“太子谬赞。抛开身份,琼华与寻常女子也无甚区别,担不起太子如此期待。”
赵琼华深吸一口气,抬眸望向伫立在玉阶之上的人。
南燕十五年,她的苦楚皆是由这个男人亲手赐予。
若不是阖宫上下得了他的默许,那些年她或许也不必过得如此悲苦。
如今算不上久别重逢,只当是梦境重临。
前世她和南燕太子是如何相遇的,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只依稀记得那时的他,眼眸都是冰冷的,仿若芸芸众生在他眼中,都不过尔尔。
即便前世那场意外发生之后,南燕太子表面上不得不应了这场和亲,但私下里两个人在宫中偶尔相遇,他眼中的轻蔑和不屑也不曾消减半分。
前世十五年,因果掺杂,她只能和亲南燕,别无选择。
而这一次,她不希望和南燕太子有任何的牵扯,自然是不想同他有任何交集。
况且……她早就心有所属了。
思及此,赵琼华下意识去找谢云辞的身影。
她一抬头,恰好看到谢云辞就坐在镇宁侯府对面的席位上。
今日这场接风宴,文武官员分席而坐,丞相府之下,便是崔家的席位。
镇宁侯府身为簪缨世家,位置正好安排在崔家的对面。
只不过崔大人和镇宁侯都在,他们这些小辈就坐在了后排。
对上视线的瞬间,她只见谢云辞也朝他遥遥举杯,笑得温和宠溺。
赵琼华唇角止不住地上扬,为了遮掩,她还刻意别开视线,端起酒盅小口抿着,丝毫没有再接南燕太子话头的意思。
将他无视得彻底。
南燕太子见状闻言一笑,转而同仁宗说道:“孤之前只道郡主蕙质兰心,却不知郡主如此尊贵却不骄矜。想来也是陛下教导有方,郡主确实卓乎不群。”
自赵琼华进到太和殿后,南燕太子始终都在关注着她,目光讳莫如深。
顺着她的视线,他自然也看到了与崔珩同坐的谢云辞。
像是想到什么事一般,南燕太子蓦然握紧酒盏,眸光只晦暗一瞬,复又恢复正常。
谢云辞啊,他认得。
永宁侯府那位二公子。
北齐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
如今倒是可惜了。
“琼华自幼懂事,很是贴心。她如今这般,大多还是她自己通透。”赵淑妃主动接话。
南燕太子态度不明,这事仁宗也不好接。
若是南燕太子顺势提到赵琼华的姻缘亲事,事情就棘手了。
谢贵妃也应和道:“北齐和南燕多有往来,若论出众,本宫此前曾听闻三公主文武皆精通,也领过兵,堪称一句巾帼英雄。”
“贵妃娘娘说笑了,本公主还是更羡慕琼华郡主。”
像是看出赵淑妃的意图,南燕三公主莞尔一笑应着话,将话头又扯回到赵琼华身上,丝毫不肯放过她一般。
如此说着,三公主端着酒盏起身,行至阶下,在赵琼华面前站定,“尚且没来北齐时,本公主就觉得我和郡主一定投缘,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本公主先敬郡主一杯。”
说罢不待赵琼华应答,三公主便先仰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末了她还将酒盏倒扣,颇有些惋惜开口:“本公主原也想去侯府先见郡主一面,只可惜郡主太过忙碌,都未曾回过本公主的拜帖。”
这是非要她喝了这杯酒不可了。
殿内丝竹声悦耳,舞姬水袖翩然,一举一动间落落大方又无声撩人,赵琼华闻言终于放下托腮的手,抬眸打量着面前的这位三公主。
明眸善睐,她笑起来时也带着几分温柔婉约。
三公主今日虽穿着一身罗裙,但许是常年习武、又在军营中留过几年的缘故,即便她如今是一幅女儿家的装扮,但仍旧掩盖不住她眉目间的英气,也为她平添几分凌厉。
知道赵琼华在看她,三公主也毫不怯弱,大方迎上她打量的目光。
与此同时,她还轻轻晃动着手中的酒盏,似乎是在提醒着赵琼华,莫要忘记回敬一杯酒。
礼尚往来,本也该如此。
见状,赵琼华哂笑一声,施施然起身,只不过她端着的不是酒盅,而是一杯清茶,“三公主远道而来,琼华身为北齐郡主,本该敬公主一杯酒,也好尽一下地主之谊。”
“只是有些可惜,琼华近日身子不适,吹多了凉风有些头痛,太医特意叮嘱教郡主不要喝酒。”
“如今琼华便以茶代酒,敬公主一杯。”
“还望公主在北齐这段时日玩得尽兴。”
说罢,她同样也不等三公主回神应声,兀自饮尽杯中茶,也学着三公主方才那般,将茶盏倒扣,未有一滴茶水滴出。
三公主的笑容淡了几分,脸色也一阵儿青一阵儿白的,她看向赵琼华的目光也从试探变成了不善。
以酒敬友,酒杯倒扣是为尊敬;但如今赵琼华以茶代酒,却也倒扣茶盏,这一举动落在三公主眼中,只余下挑衅和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