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偿还
“铭良这次回京,应当就留在朝中了吧。”
“调任去荣州这么久,我瞧着你都消瘦了许多。”
“吏部的意思是让铭良留在京中任职,但具体调任到哪里,吏部还要再稍作定夺。”
“劳烦舅舅为我奔走了,铭良无以为报。”
目送着谢云辞的马车驶离,赵琼华甫一进侯府,便能清楚听到自花厅里传来的欢声笑语。
言语情绪之热烈,即便是她想忽视也难。
与如今许铭良回府的热闹相比,月初她父兄回府,倒显得清冷许多。
老侯爷瞧着和许家更像是一家人。
想到先前谢太夫人同她说的那些陈旧往事,赵琼华嗤笑一声,心下那股为祖母、为父兄感到不值和不甘的情绪愈发浓烈。
她微微侧头,看向走在她身后的小张管家,而后又朝花厅看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你尽管去,有本郡主担着,不会让你出什么事。”
小张管家点头,大步越过赵琼华,先行朝花厅走去,绕过假山后,他站定在花厅前,扬声打断老侯爷和许家人的谈话,“老侯爷,郡主已经回来了。”
以往府里人都惯用大小姐来称呼赵琼华,如今小张管家忽然以郡主相称,无疑正式尊重了许多。
“让琼华直接过来,且先不用回琼华苑了。”
老侯爷点点头,示意他已经知道了,他正要让小张管家离开时,又将他喊回来吩咐了一句。
赵琼华站在假山后,遮掩身形,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丝毫没提到过她祖母。
若不是她父兄还在,这镇宁侯府还有名正言顺的侯爷,她还以为老侯爷要将这偌大赵家拱手相送。
“郡主……”
小张管家行礼,不等他把话说完,赵琼华就摆摆手,“我都听到了。”
“你先下去忙你的吧。”
“小的明白。”
小张管家是个明白的,知道这个时候花厅周围不适合有其他人在场。在离开时,他也带走了候命的所有婢女和小厮。
整理好仪容和心情后,赵琼华掐好方向和位置,装作一副刚从进府的模样,施施然绕过假山,朝老侯爷行礼,“琼华见过祖父。”
“起来吧。”老侯爷应一声后,指向坐在他左下位的许铭良,“这是你许叔叔,今日才从荣州回京。以后就还住在侯府里。”
还想一直住在侯府里。
做的什么春秋大梦。
赵琼华心里哂笑,面上仍旧如常,她落座在许铭良对面,“许叔叔回京是好事。”
“此前本郡主也听父亲提起过,许叔叔在荣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荣州百姓都还感念您,十分舍不得您离开呢。”
说话间,赵琼华也在打量着许铭良。
许铭良与她小姑姑差不多年龄,比她父亲也只小四五岁。
她父亲常年镇守边疆、严治军中,身上难免沾了些凌厉严肃;而许铭良却有着大多数文官的雅致温和,像是书香世家教养出来的子弟。
丝毫看不出来他是养在簪缨世家的镇宁侯府。
她此前听赵淑妃提起过,许铭良被接到赵家时才不过五六岁,正是学武的年纪。
只不过不知缘何,老侯爷从不教他习武,反而对他的课业抓得很紧,之后更是送他入朝,做了文官。
煞费苦心啊。
“在其位谋其政,我在荣州多年,为百姓做事也是应该的。”
“能为朝廷分忧,让百姓享福,也不算辜负老侯爷多年来的教导。”
许铭良不咸不淡地回道,心态很是平和,当真是应了一句不骄不躁。
末了,他看向赵琼华,眼神中满是长辈的欣慰,“倒是我许久不见琼华,当年的小姑娘也长大了,不知道要惹得京中多少公子倾心。”
赵琼华闻言掩唇低低笑了几声,看向对面的许锦湘,笑意愈浓,“二叔说笑了,若论人缘,锦湘可要比我好许多。”
“您还不知道吧,锦湘近来与七公主交好,时常去小姐们的小宴,不少人都夸赞锦湘落落大方,更像世家女呢。”
皇位更迭,几十年间朝臣都要不断更换,能以世家在京城站稳的人家,也不过寥寥数家。
此一言,都不知道是在夸许锦湘还是在贬低她。
“堂姐你还说呢,此前七公主还想邀你去储秀宫一叙,但她只怕你不愿意,就只能作罢。”
许锦湘扬唇一笑,对上赵琼华目光的瞬间复又垂眸,像是怕极她的模样,“之前七公主还想托我问堂姐一句,下个月月初是她生辰,不知堂姐能不能赏光。”
“看来七公主这是不怕上次京郊种地的教训了啊。”
“这份勇气倒是值得佩服。”
赵琼华笑道,放眼整个京中,谁家小姐不知道她和七公主不和。
自七公主从京郊回来,就没敢在她面前再放肆过,两个人正面相遇的次数也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