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求情
翌日,天色晴好,即便赵琼华身处殿内,都能感觉到几分明媚执意。
昨夜的淅沥小雨在日出前便已经止歇,殿外青石板路上还留存着尚未干涸的水痕,连带着吹进殿内的风都含着几分微凉。
“琼华,过来用早膳。”
淑妃梳洗好后,一转身便瞥见她伫立在窗前定定出神,不由得唤了她一声。
昨晚一桩桩的事多少都与赵琼华有牵连,淑妃担心她心绪未定,还特意让她晚上留在了翊坤宫的主殿里,没敢让她再去偏殿一个人睡。
刚刚辰时,赵琼华便一个人站在窗前兀自出神,淑妃担心她还在想许锦湘做的事。
思及此,在赵琼华落座后,赵淑妃便先给她舀好一碗银耳莲子羹,“先喝点粥垫垫。”
“那些事许锦湘既然敢下手,如今便是她的罪有应得。琼华你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许铭良肯舍下官位来换许锦湘一命,倒是有些出乎姑姑意料了。”
许铭良来侯府早,淑妃未入宫前也算是与他有几分交道。
先前她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可等后来老侯爷愈发偏袒许铭良,而他不仅不退却,反而遇事都会去找老侯爷商量,暗中递话时,赵娴便知这人城府颇深。
自许铭良入朝后,缘着有老侯爷明里暗里的提点,他的青云之途也算是顺遂,说是步步高升也不为过。
能让这样一个人舍弃好不容易得来的高位,除非这个结果着实令人动心。
赵琼华放下汤匙,一边听淑妃说着,她一边捻过一块绿豆糕尝着。
“许是许锦湘对他还有用。”
许锦湘身边的影卫出自摘星楼,她既然能与南燕有所牵扯,许铭良未必没有。
如果是姜扶翊那边需要许锦湘,许铭良肯花费如此代价也是情理之中。
“且不说他了。”
“一会儿你回府时,姑姑多差几个侍卫送你回去。”
经历过许锦湘的事后,赵淑妃生怕赵琼华会出事。
多几个送她回府总是好的。
“在京城里呢,我不会出事的。”
“昨晚不也是在宫中吗?”淑妃反问道,“而且昨夜许家出了那么大的事,今日你回去还不一定是什么光景。”
在许锦湘和百笙被带走之后,镇宁侯没在宫中多留,连夜回了侯府。
只赵琼华宿在了翊坤宫中。
今日早朝后,赵钦平和赵淮止回府,许家未必不会闹。
侍卫多一点到时还能给她撑撑场面。
听到淑妃的话后,赵琼华心下不由得叹息一声。
果然姑姑和她想的是一样的。
此前许锦湘和七公主一同被送到京郊别院,许周氏都借着老侯爷的庇护,想将她也一并送过去。
一计不成,她便又惦记着让老侯爷劝她松口,好让许锦湘早日回京。
彼时还是对许锦湘的小惩小戒,许周氏都能闹到那般地步。
更遑论是眼下的情况。
许锦湘的往后半生都要在天牢中度过,许周氏一定咽不下这口气。
她对付不了赵家,可许家手中却握着一张百用不倦的底牌。
一个孝字压在她父兄身上,无需多言,已然足够沉重。
“若是许家毫无悔过之意、还敢得寸进尺的话,姑姑就去找你祖父好好谈谈。”
“看他是想要许铭良这个半道儿子,还是他的嫡亲血脉。”
“母妃一早上就开始动怒。”
“太医说了,您用膳的时候不要生气。”
淑妃话音刚落,殿门处便传来江齐彦的声音,接着响起的还有宫女太监们的行礼声。
赵琼华循声望去时,一眼便瞧见跟随在江齐彦身边的谢云辞,一身白竹青衣,更衬得他身形颀长,挺立如竹。
他手中的折扇闭合,比起他从前漫不经心的模样,此刻的谢云辞倒显得内敛正经几分。
“儿臣给母妃请安。”
“臣谢云辞见过淑妃娘娘。”
瞧见江齐彦和谢云辞竟然来了翊坤宫,淑妃下意识看向殿外天色,问道:“你们今日不上朝吗?”
这个时候,按理来说两个人都该在前朝才对。
江齐彦有朝务在身,谢云辞近日也在准备重返朝堂,这两个人素来忙碌,今日竟然有空过来请安。
江齐彦一边落座,一边回着自家母妃的话,“父皇念及我们昨日辛苦,今日便没让我们去上朝。”
昨晚事毕后都已经到了三更天,他和谢云辞没出宫,索性便宿在了他从前的宫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