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询问
原先在院落中伺候的小厮都被赵淮止屏退,门外的人在禀告过后也自觉退下,此时院落里就赵淮止、赵琼华和谢云辞三人。
这还是在赵淮止撞破他和赵琼华的关系之后,谢云辞头一次来侯府。
从前谢云辞在军中时也来过侯府听赵钦平的指点,可彼时的他不过是来同赵钦平请教军中的事宜与问题,今日他再来侯府,身份却不一样了。
即便赵淮止心里清楚谢云辞对琼华很是珍惜爱护,可一想到许是明年赵琼华就要嫁给谢云辞,他心里又忽然浮现出一种十分别扭的感觉。
尤其是当他看到谢云辞甫一踏进院子,赵琼华一瞧见他就更是失神,像极了久别重逢后乍然邂逅的欢喜,赵淮止忍不住冷哼一声,轻轻推搡着赵琼华,“琼华醒醒,看什么呢?”
“你哥和你爹还在呢,回神别看了。又不是没见过。”
他这猝不及防的一下让赵琼华所有的少女心事都在瞬间烟消云散,赵琼华回神后没好气地反踢了赵淮止一下,理直气壮地说道:“就算祖母在我也敢看。”
“况且今日还是父亲让云辞来府中的。”
明明他自己都还没遇见心上人,现下却还是先要对她耳提面命一番。
仿佛谁事先惹他生气了一般。
赵淮止闻言瞪了赵琼华一眼,却没再与她继续拌嘴,他转而朝谢云辞招手让他坐过来,“琼华素来这样。”
“从前你应当也听我说过一些。”
在军中难得有闲暇时,将士们便会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话着闲聊。
谢云辞被谢老太爷送到军中时,便是一直跟在赵钦平身边,缘此他与赵淮止并肩作战,也算是多有往来;之后两个人便时常一起赛马、商讨战术,闲聊中不免提及家人。
赵淮止言辞中提及最多的便是长公主和赵琼华。
日子一久,谢云辞对赵琼华也有了许多印象。
只是眼下这种情景,赵琼华可不觉得赵淮止会说她的好话。
见谢云辞点头应声,而赵淮止还想继续说下去时,她没忍住直接打断了她兄长的话,“今日你让云辞来府中应该不是来闲聊的吧。”
刻意咬重“闲聊”二字提醒着赵淮止,她复又说道:“原本我和云辞说好了今日要去京郊见道长的。”
言下之意就是让赵淮止有正事快说。
许是能看出她的恼羞成怒,谢云辞轻笑一声,他没接赵淮止的话,反倒是端起酒盏轻抿了一口,“这酒是你特意从白玉关带回来的?”
边关多为烈酒,味烈醇厚,像极了在酿酒时,酿酒的师傅便将将士们所有的热血和豪气干云都放置在其中,只轻抿一口便能引人怀念。
自也勾起了谢云辞许多在白玉关时的回忆。
他在京中这几年也品过不少清酒,却始终与他在边关驻守时的感觉不同。
“难为你还能品得出来。”赵淮止无甚意外地说道。
这酒确实是他特意从白玉关带回京的,他原想着就是给谢云辞带几壶。
却不想如今他不仅能喝到边关的烈酒,还将他妹妹也拐走了。
“云辞来了。”
赵钦平刚从书房里出来时,便见到赵淮止和谢云辞一边闲聊一边饮酒,而赵琼华坐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品着茶,时不时看向在她身旁的两人。
见谢云辞要起身朝他行礼时,赵钦平摆摆手,“你先坐下,不用拘礼。”
“今日我主要是想问你一些事。”
谢云辞在他身边也待过几年,赵钦平对他同对赵淮止是一样的。今日只不过是闲聊小聚,他便也亲切几分,不似在军中时那般严肃。
“世伯您说,云辞定不会欺瞒。”
在赵钦平坐过来时谢云辞便自觉放下酒盏,闻言他更是挺直腰背,眸色中满是认真与重视。
瞧见赵琼华也凝神等着他开口,赵钦平心下好笑,面上却正色如常,“前日听你在坤宁宫中说,你认识一位道长或能解开琼华身上的厌胜之术,此事可当真?”
“当真。”谢云辞不假思索地应道,“昨日云辞已经去拜访过道长,道长说今日便能解。”
“云辞今日也正是来带郡主去京郊的。”
生怕赵钦平还会不放心一般,他又补充道:“昨日回京时我已经给姑姑去了信,想来今日一早姑姑就已经同皇上说过了。”
宫中知晓此事,无论事成与否,便都和谢云辞有直接牵连,赵琼华身上也好多一份保障。
赵钦平点点头,没在此事上做太多纠缠,他转而问道:“你回朝后有打算搬回永宁侯府吗?”
原本他以为赵钦平还要多问几句关于道长和厌胜之术的事,却不料这话一下转到了他身上,还是这般不相干的话题。
谢云辞不由得微微愣怔,明白过来赵钦平的意思后,他心下难得地生出几分紧张和忐忑,像极了他在军中时跟在赵钦平身边商讨战术听指点的那些年。
只不过彼时他是因为功业,此时却是因为赵琼华。
几乎不做过多思索,谢云辞摇头,“我没打算回侯府。”
“除却朝花弄的府邸之外,我还打算在京中再置办一处,日后来往也方便许多。”
当年在他搬离侯府开始,他便没想过再回去。
那种地方,留给永宁侯一家就好,更何况他父亲还有个嫡长子,也不需要他回去承袭侯位、继承家业。
语罢,他忽然感觉赵琼华覆上他的手,轻轻握了几下,仿若是在安慰他一般。
谢云辞心下一暖,反手便也握住赵琼华的手,仍坚定说道:“这几年在京中我也积攒了些许家产,往后不论如何,总也是能养好自己一家的。”
他既然想娶赵琼华,总都不是心血来潮时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