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旧事 - 貌美恩公不对劲 - 猫不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 旧事

聂云汉俩人不知有个臭小子在替他们发愁,沉沉睡着,直到被烤肉香给唤醒。

万里风和戴雁声捉了几只野兔和野鸡,清理干净之后架起火堆,烤得滋滋流油。

他们出野外惯了,每个人身上都会用小瓶装着几味佐料,向羽书撒了一点辣椒面和盐上去,顿时香飘十里。

聂云汉先醒的,闻到香味之后立刻眼放绿光,饿狼般地扑到火堆前,从向羽书手里夺了一只鸡大腿,递给了随后跟上来的卓应闲。

向羽书气坏了:“汉哥!你又抢我的!”

“阿闲今天立功了,自然要有奖励。”聂云汉笑嘻嘻地说,“一只鸡有两条腿,又不会短了你的。”

他好意思抢,卓应闲不好意思接,连连往外推:“我不要,还是给羽书吧。”

聂云汉毫不客气地把鸡腿往他嘴上一碰,耍赖道:“碰到了,就是你的!一家人客气什么!我来给羽书再掰一条!”

向羽书惊恐地伸手护住另一条鸡腿,也不怕被下面火苗燎了衣角:“用不着!我自己来!”

卓应闲无奈,只好接过鸡腿,看着聂云汉又去跟万里风抢兔子肉,献宝似地放在宽大的树叶上递到自己跟前,又想想刚刚盖在身上的衣服,心里暖融融的。

他一边吃,一边看聂云汉他们又争又抢地吃东西,无端就觉得开心。

身边有人陪伴的感觉真好,即便刀头舔血,即便亡命天涯,也一点也不觉得孤单。

大家风卷残云地吃着烤肉,聂云汉便道:“接下来咱们暂时分道。左哥你们四个先去五陵渡,观察一下情况,我和阿闲去拂沙县,看看被他关起来的那个铁鹤卫,再到五陵渡跟你们会合。”

提起那个铁鹤卫,卓应闲还有点记挂,不知此人现在如何了,也不知那个懒汉把他照顾得怎么样。

毕竟这人是无辜的,将人家私扣这么久已经不妥,万一有个好歹,他心里过意不去。

但是他又担心,聂云汉原意是要将人灭口,现在和他一起去,不会真的要痛下杀手吧?

可卓应闲犹豫再三,仍是不敢问,怕聂云汉认为他太过软弱。

几人收拾停当,离去前,聂云汉把戴雁声拉到一边,低声问:“你那里有没有能消除记忆的药?”

戴雁声神色一凛:“你不会又要阿闲……”

“瞎扯,那怎么会!”聂云汉道,“阿闲心软,定不肯杀那铁鹤卫灭口,我想那人也的确无辜,没必要夺人性命。可要是放了他,他必然会返回朝廷告状,这一来咱们免不了麻烦,所以还是能消了他记忆最好。”

“明白。但我不是神仙,没有那种恰好能消除这段记忆的灵药。”戴雁声道,“药有两种,一种让他彻底忘记自己姓甚名谁,这辈子从新来过。另一种会让他忘记近半年的记忆,但有可能将来会慢慢记起。你要哪种?”

聂云汉干脆道:“阿闲定是想着将伤害降到最小,那人就算之后想起来,那时我们未必还有影响,第二种便好。”

戴雁声回到马前,从挂在马背上的布包里取出药箱,在里头一通翻找,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递给聂云汉,叮嘱道:“瓶里有小勺,药粉三勺即可。”

聂云汉看着小瓷瓶上的标签,红底黑字写着“黄粱梦”,笑道:“你这黄粱一梦,可不见得是个好梦。”

戴雁声冷声道:“好梦又怎样,还不是虚幻。还是噩梦好,醒来发现一切都没变,才令人心安。”

“啧,有道理。”聂云汉把药瓶装进腰上挂着的布袋里,转念一想,又道,“那第一种药叫什么?”

“浮生散。”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散了也罢。”聂云汉突然叹道,“戴爷你给这些药取名倒是别出心裁。记得还有两种毒,一个叫‘醉芙蓉’,一个叫‘离人泪’。”

那么美的词句,那么凶的杀意。

戴雁声斜睨着他:“废话恁多,想要‘浮生散’?”

聂云汉嘿嘿一笑:“觉得留着备用也不错,胜过杀人灭口。”

“想要便说,少绕弯子。”戴雁声低头从药箱取出一个棕色瓷瓶,丢进他怀中,“药粉一勺即可。”

聂云汉端详着瓶上“浮生散”三个字,神情有些阴郁。

戴雁声整理好行囊,翻身上马,回头看他还在发愣,低头叫了他一声:“老聂。”

“嗯?”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想叮嘱你一句,‘浮生散’无药可解,忘了就是忘了,剖开头颅挖出脑仁也找不回记忆。别因为有了这个就纵着自己,逃避责任。”

聂云汉看着他冷若冰霜的脸,喉头一哽:“……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戴雁声刀锋般的目光刮过他的脸:“人都会趋利避害,我既怕你畏首畏尾,又怕你伤人自伤。”

“行了,你今天废话也不少,赶紧上路吧。”聂云汉不想跟他剖析内心,拍了拍他的马屁股,收好棕色小瓶,后退几步,冲前边左横秋等人挥了挥手。

卓应闲正站在马儿旁边,替它梳理鬓毛,喂它野果吃,这时也向他们挥手作别。

马蹄声渐远,聂云汉回头看了眼骏马旁边长身而立的青年,刚刚被戴雁声那一席话激起的心中万丈波涛霎时归于平静。

不知道那个棺材脸在担心什么,他聂云汉是那样的人么?就算哪天压抑不住感情,真要跟阿闲怎样的话,也得人家愿意才行。

如若……如若真的两情相悦,那他必然要负责到底,绝不会办什么临时反悔、给人灌药抹去记忆的事!

卓应闲见聂云汉站在原地发愣,冲他喊了一声:“汉哥,咱们走么?”

聂云汉笑着向他走去:“走!”

拂沙县离此地不远,他们不打算住店,只在路上轮流休息,好尽早赶到那里。

卓应闲这附近地形颇为熟悉,两人很快上了大路,在途经小镇中稍作休整,买了几件换洗衣裳,备了些干粮,继续上路。

镇上的路比较狭窄,不便跑马,聂云汉牵着马,与卓应闲并行。

这个镇子虽然小,但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也不知道是不是赶上了什么市集,周遭都是做生意的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路人卖力招揽,既热情又鲜活。

聂云汉许久都不怎么见市井图画,每逢看到这些,那平日里被遮掩着、藏进了骨血里的颓丧都会被冲淡许多,心情也会变得好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