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问话
卓应闲没有跟着爬上树,他蹲在墙头,望着林园情况,心底隐隐觉得不妙。
待聂云汉从树上下来,他连忙低声问道:“如何?”
“看上去不太劲。”聂云汉拉了卓应闲一把,两人迅速离开此处,过了两个街口才停下交谈。
晚上几乎没什么行人,他们所处的这条街也不是繁华之地,店铺关门都早,漆黑的街道上只有满载的马车匆匆往远客大道方向行去,周遭唯一的光亮来自马车上悬挂的气死风灯,“NN”的马蹄声在静谧的夜里分外响亮。
就着马蹄声的遮掩,卓应闲低声问:“园子里是不是没人?”
聂云汉道:“何止没人,简直比坟地还安静。”
卓应闲想起棠舟府的“鬼蜮”,当时贼人一进院,院墙两边便升起了那“铁花瓣”,避免被人跳墙逃脱,可方才的林园从外面看没有任何异样,甚至可以清楚看到前院的花草树木毫无损伤。
“院里‘铁盾’没有开吗?”卓应闲问道。
聂云汉明白他的意思,解释道:“‘铁盾’与‘鬼蜮’不同,‘鬼蜮’的目的是困人抓人,但‘铁盾’是为了防御,只会有预警网,不会有防护罩,拦截的暗箭和陷阱等都不会有明显的痕迹,所以从门口是看不出来的。若是贼人能够闯过前院的几拨拦截装置,‘铁盾’会利用其它机关将入侵者赶到后院角落,届时才会升起围困笼。但现在院子里实在太黑了,我虽然爬得高,但也并看不清后院的情况。”
“若是这样的话,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铁盾’已经打开过,但是平野为求安全,躲进了地窖;另一种情况则是,‘铁盾’还没来得及打开,哈沁的人就已经成功进去了。”卓应闲看向聂云汉,意味深长道,“还记得那枚铜钉吗?”
“铜钉是某甲给我的线索,这人必然知道‘铁盾’的存在。”聂云汉神色一凛,“你怀疑是第二种情况?”
卓应闲微微有些伤感:“虽然不想往这方面想,但哈沁关爷应该很了解,这两年他拉拢大曜朝中人,必然也会盯着平野这里,安插眼线也好、刻意探听也好,总能‘铁盾’了解一二,破解这个机关,他们来说并不难――平野一个人住在这,没有下人吗?”
聂云汉沉吟道:“有几个老奴,平日里负责洒扫庭院,还有两个嬷嬷照顾他饮食起居,都是他外祖留下的人。这两年有没有变化我就不清楚了,他并没有在家书中提及。”
两人沉默片刻,卓应闲道:“你若不放心,不如我们夜探林园?”
“莫急。”聂云汉想了想,“我打算先在周围探探情况。那某甲既熟知我的情况,又在五陵渡没拦住我,说不定会派人来此蹲守,只要我们一入林园,必定会引起方察觉,还是提前探好其他情况,免得之后没机会。”
卓应闲听完他的话,突然笑了:“你说这某甲和某乙的人会不会撞上?他们是否知道方在做手脚,以及,哈沁是否清楚自己的两个同盟都在搞事?若是他们三方人手狭路相逢,我们能不能从中渔翁得利?”
聂云汉勾了勾唇角:“我想他们还不至于如此愚笨,但这确实也是我们从中寻找线索的机会。走吧,趁刚入夜,我们先去平野平日里可能会去的地方打探打探。”
在船上时,聂云汉便叫卓应闲仿造了几块捕快令牌,便于在归梁府内打听情况,于是他们便冒充归梁府的捕快,去了林园附近的书坊。
现在已经戌时末,书坊正在打烊,有几人正往外窗上挂遮挡的木板。
其中一个机灵的看见聂云汉和卓应闲走来,连忙迎了上去:“两位客官,小店今天打烊了,明日再来吧。”
聂云汉掏出捕快令牌一亮:“府衙的,正在查案,想跟你们打听点情况。”
“哟,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没认出两位官爷,快请进!”这人赶紧把他两人让进了书坊里。
这间书坊不小,里外好几间,书架林立,分门别类放着许多书籍,卓应闲环视一周,看见角落几排架子上标着“话本”,好奇心便浮了起来,向那处踱去。
聂云汉那领头伙计把所有人手都找来,大约有七八人,在他面前站成一排。
“老板在么?”聂云汉问道。
领头伙计为难道:“老板正巧出城……”
“无妨。现在只是循例问问,你们无需紧张。”聂云汉一眼扫过面前这些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没见过什么世面,见到捕快这样没品级的小吏,也有些瑟瑟发抖。
人都被聂云汉唤了去,卓应闲一人在书架处流连,便随意拿起架子上的话本翻阅,听聂云汉问话。
“住在林园的关平野,你们是否认识?”聂云汉望着面前这些伙计问道。
有几人你看我我看你,表情茫然,摇了摇头。
领头伙计陪着笑说:“他们几个人是刚来的,不熟,关少爷我认识,原本定期会到店里来采买,后来我见他腿脚不方便,没事儿就会帮他把需要的笔墨纸砚和一些书籍送去林园。”
“哦,前阵子来的那个瘸子就是他呀?”其中一个少年突然道。
领头伙计狠狠瞪了他一眼,少年自知失言,不该这么称呼顾客,讪讪低下头。
聂云汉便问领头伙计:“你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最近店里有些忙,我也四处跑腿,没顾上给关少爷送,最后一次送书去林园已经是二月份的事儿了。”领头伙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看向刚才失言的那个少年,“小六,你说见过关少爷,是哪天还记得吗?”
那个叫小六的少年想了想:“就前两天,应该是初十那日。”
聂云汉点点头:“那天他一个人来的?”
“不是,带了一个书童。”
“书童?什么模样?”
“大约十五六岁,个子与关少爷差不多高,看起来挺壮实的,话不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看起来关少爷待他也不错,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从不呼呼喝喝,主仆关系挺不错的。”
聂云汉又问:“他们提到过之后还会去哪儿吗?”
“这个……”小六挠了挠头,“哦!我想起来了,他们说要到集市上逛逛,那书童还说,‘少爷整日闷在园子里,是得多出去走动走动’。”
卓应闲听着他们话,翻了好几本话本,觉得故事都很吸引人,想买了带走,但碍于现在正假扮捕快,不好这么做,便恋恋不舍地放下。
他走到最角落的书架,看到上面摆了琳琅满目的画册,尤其最底下一层封皮最为特别,是蓝色的,画着淡雅的花纹,在一排花花绿绿的册子里十分引人注目,于是他便蹲下拿起那个册子打开看。
才看了一眼,卓应闲的脸“腾”地红了,像被咬了手似地把画册往回一扔,立刻站起身来。
他无意识地抠着书架,听着外边聂云汉问话的声音,心“扑通”“扑通”地剧烈跳着――那本画册是秘戏图,且画的是男子与男子的做法!
卓应闲觉得自己应该迅速离开这里,但脚下莫名生了根,一步也迈不动。
他站在旁边冷静了好一会儿,听外面聂云汉一句句问得相当细致,也没人察觉自己在这儿,于是便鬼使神差地再次蹲了下去,做贼一般拿起那本画册,好奇地再次打开。
这本画册的作者应该是名丹青圣手,或者说相当有经验,总之里面的图画得那叫一个线条流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连画中小人儿的神态都画得十分鲜活,那尽情欢愉的模样实在令看客面红耳赤。
除了人物和姿势画得千奇百怪十分灵动之外,场景也毫无重复,床榻、院中、树下、山野、温泉……各种景色皆被画手囊括其中,寥寥数笔就能将情境烘托至极致,景与人完美契合,相互作用,那快意之情简直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