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入襄阳 - 携刀照雪 - 不见白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携刀照雪 >

第127章 再入襄阳

两人离开金陵,一路舟车简行,七日之后终于到达了南周西北的边关重镇襄阳。仿佛是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气息,整个襄阳城厉兵秣马,秩序肃然。

再次站在襄阳城门口,卓小星恍如梦寐。上次来时,此心惶惶,前路无定,来到襄阳不过是无处可去罢了。可是此番前来,她的心却是无比的坚定。无论如何,她此生的命运都与这座城的主人李放牵系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分开。

城门口依旧停着一辆朱漆青幔的马车,一道清丽如仙的素影从马车中走出,拜见卓小星与李放。美人一笑,已是荡人心魂:“红酥恭迎王爷与卓姑娘回府,妾身已备下晚宴,为王爷接风洗尘――”

见到红酥,卓小星心下欢喜,李放却是神色一僵。

糟糕,他之前怎么给卓小星介绍红酥来的,竟陵王府的……如夫人……

他怎么忘了这一茬!

虽然已是冬日,他额头却不禁冒出了一大片的冷汗,手足无措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卓小星,道:“阿星,我……与……红酥……酥…姑娘……”

他竟是吞吞吐吐,连话也说不清楚了,却见卓小星神色如常,并无半点生气的样子。

红酥见状,掩口而笑道:“王爷刚刚回来,想必事务繁杂,卓姑娘由我招待便是。”

说完,她便一把将卓小星拉进马车,李放还欲说些什么,却见卓小星掀开车帘,向他投来一个安心宽慰的眼神。李放目送马车向城内驶去,想起即将兴起的战事,终是调转马头,向城北的军营而去。

马车之内,红酥望着卓小星,笑道:“卓姑娘既与王爷一起返回襄阳,想必已经知晓了王爷心意。”

卓小星双颊染上一抹绯红,小声道:“不错,我与王爷已经有了婚姻之约。”

红酥抿唇一笑,道:“我所料果然不错,自上次卓姑娘与王爷一同出现在襄阳城门口,当我说我是王府的如夫人之时,王爷看向你的表情,就和方才一模一样。那时我便知道,终有一天,卓姑娘会成为王府真正的女主人。”

卓小星想起方才李放惶急无措的表情,不觉甜蜜又好笑,他似乎怕自己会误会,极欲向自己解释。上一次似乎也是如此,只是自己神经大条,只关注红酥夫人的美貌了,完全没想过李放举止的可疑之处。

原来他早将一颗心放在自己身上,只是自己后知后觉。

红酥又道:“不过,这件事情我还是需要向卓姑娘解释清楚……”

卓小星露出一抹了然的微笑,道:“我想红酥姐姐的意中人应该是那位沉香寺的乐歌禅师吧……”

红酥一愣:“卓姑娘怎会知道?”

卓小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上次进入襄阳城的那晚,我住在卧雪阁,不小心听到你与王爷两人的对谈……”

当日她便觉得李放与红酥的关系倒像是上司与下属一般,两人更几次谈起那位乐歌禅师,她便隐隐觉得此事奇怪。待到后来她亲眼见过乐歌禅师之后,见到他那不染俗世纤尘的神姿高彻,她便明白,红酥夫人寄身竟陵王府,多半是为了那位从来不曾将她至于眼中的乐歌禅师了。

是以,她从来没有误会过红酥与李放之间的关系,更不会因此心生醋意。

红酥叹息一声:“想不到卓姑娘如此大度宽仁,果然只有像卓姑娘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王爷。但卓姑娘既然与王爷已有婚约,将来便是王府主母。红酥之事,也该与卓姑娘说个分明。”

红酥垂下头,低声道:“十年前,我乃是金陵秦淮河畔的第一名妓,除自负美貌之外,不论琴箫、琵琶、箜篌、笙鼓皆称名当时。那一年,金陵王家的家主去世,我受邀在葬礼上献艺,而负责斋醮法事的却是步虚观的道士。步虚观虽为道观,领头的却是一位年轻的和尚。那和尚极善音律,当斋醮之时,他便演奏诸乐,诸道士礼拜超度,完成醮仪。那音乐本是极为普通之道乐,可是由他奏来却仿若仙乐飘飘,极为悦耳。我本自负绝艺,那天之后深感自己于乐道之造诣,与他相比是不值一提。每晚入梦,总是梦到丧礼之上的那位白衣和尚,有时梦到我与他弹琴弄箫,如遇知音,有时梦到我与他相依相携,宛若爱侣。只是醒来,不过一场春梦而已。说来可笑,我本风月场中之人,平生不知见过多少男子,无一人能入我之眼,却未想自己竟会倾心于一个和尚。我知道自己不该生出如此亵渎之心,可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卓姑娘,你是不是觉得我实在愚蠢极了,不知羞耻,明明知道毫无可能,却偏偏害了相思?”

卓小星心中暗叹,若是从前她或许也会这样以为,可是自己与李放之间,一开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开始明明知道自己不该爱上李放,却还是一步步泥足深陷,不过所幸李放并非嘉平帝之亲子。她摇头道:“情之所钟,本就是不由自主之事,红酥夫人不必因此自惭。”

红酥听闻此言,愣了半响,道:“卓姑娘所言与竟陵王倒是一般。”

卓小星问道:“那后来呢?你又怎么会到了襄阳?”

红酥道:“沧海浮萍,我与他不过一面之缘,便各自分散。五年之后,我挣下的钱已经足够为自己赎身,便离开金陵,往到步虚观打听他的消息。观中弟子们说他做佛家装扮,只是因为小时候在寺庙住过一段时日,其师父也并非僧人,而是步虚观之观主清徵真人。他既无度牒、也无戒牒,虽有向佛之心,剃了头发,却并非出家之人。我闻此言,心想他既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之人,我心爱他,便也算不上亵渎佛圣。听闻他在襄阳,便千里迢迢赶至此地。”

“那你见到他了吗?”

“我多方打听,方知他的下落。因他并无戒牒,是以襄阳的寺庙都不容他挂单,只好栖身在一座因战乱废弃、无人居住的荒庙之中。那是一个黄昏,我终于寻到了那所荒庙……”

***

那个黄昏,女子穿着斗篷,踏着满身的风雨与泥泞走进了那座荒庙之中。

白衣僧人升起一团篝火,为她稍御严寒,问道:“风雨兼程,施主为何而来?”

红酥道:“我为禅师而来。”

僧人微敛双目道:“小僧并不记得曾见过施主。”

红酥道:“禅师虽不曾见过我,可是我却见过禅师。”

僧人道:“何处?”

红酥道:“在梦里。”

僧人似是明白了什么,他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何以爱我?”

红酥道:“禅师所奏之音,大音希声。红酥闻之,不敢或忘。”

僧人微微一笑,道:“我又为何要爱你?”

这个问题让红酥一愣,她想了想道:“红酥之貌,可称倾国。”

僧人摇头道:“声是为妄,色是为妄,梦亦为妄。施主痴妄了。雨既停了,施主便离开吧――”

他不再看她,他起身行到那早已衰败褪色的佛像前,坐在蒲团之上,敲响木鱼诵经,开始做一天的晚课。

红酥急了,她追上前去,道:“禅师若见我之形貌,便知我并非虚妄。”她那时自负容貌,自以为天下男子无不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解开斗篷,露出原本清丽脱俗的绝美容颜。那座破旧的荒庙因美人的容色顿生光彩,似是佛祖亦为如此容色而开眼。

白衣的禅师睁开双眼,看向了她。可是他虽然看着她,她在他眼中却没有看到自己,她虽落在他的眼底,却并无法在他的心中留下哪怕一丝的涟漪。

僧人稽首合什,眼中犹带微笑道:“施主有妙慧。但美人是白骨,红粉是骷髅,小僧已堪破了。”

……

虽然卓小星知道两人之间不过是红酥夫人一腔痴恋,但是听闻乐歌如此直接了当的拒绝还是微微一惊。

扪心自问,若是自己身为男子,只怕也未必能拒绝像红酥夫人如此美人的追求。

她问道:“那后来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