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新婚佳期 - 疯郡王就藩历险记 - 波板云朵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7章 新婚佳期

……新年快乐?

谢潜:“………………”

不是明明才过完小年的吗?谢潜在心里迅速数起了日子:

与贺飞云喝酒吵架那晚是腊月廿六,跑回黍郡那天是廿七,住了两天,回到西营是二十九,然后当晚――也就是昨晚,对酒当歌、洞房花烛,今天虽然已经过了晌午,可的确是――

贺飞云善意地道:“今日是初一。”

谢潜:“卧槽。”

当他以为错过了很多,万万没想到实际错过的更多。守岁、清晨拜年,放鞭炮,吃年糕……谢潜跳了起来,绕着桌子跳脚,悔得肠子都快青了,哀叫道,“孤还没有守岁,孤还没有办篝火大会,孤还想着小年刚过吃过饺子了,大年怎么也该吃吃全鱼宴、或者全鱼加烤肉大会也好啊!!!孤怎么就尽顾着……把这些全忘了呢!!!”

今年……不对,去年只有腊月二十九,没有大年三十。可恶啊,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任何人来提醒他!!!

谢潜又恨又气,连带看贺飞云也不顺眼起来,咬牙切齿地抬脚就踩。正如刚才所说,他的鞋是趿拉着的,抬脚快了点,鞋子没跟上,于是,踩到贺飞云腿上的,便只是一只洁白圆润的脚丫子。那脚丫踩了又踩,直到被贺飞云握住,拢在到怀里,对他道:“莫要着凉,饭菜也先趁热吃了。”

他这么边说着,调羹舀起一只胖滚滚的汤圆喂了过来。

谢潜下意识接了,心里反驳着哪里有菜,分明四样全是饭,可等咬破了汤圆,里面包裹着的猪油芝麻滚了满嘴,甜丝丝香喷喷的滋味从舌尖一直甜到喉咙,顿时,再多的抱怨也说不出口了。

他颓然坐到贺飞云的怀里,不客气地把脚丫伸到对方袍子里暖着,道:“唉,孤算明白祭灶时为何要用糖给灶王爷甜嘴了,原来果真会叫人说不出坏话的……”

贺飞云不解地看他一眼,显然没能跟上这十万八千个弯的脑回路。不过,有一样他倒是知道的,便道:“昨日去了宵禁,今日全营放假。河边开了篝火,不轮值的都可以去闹。那里不在军营,不禁酒。”

谢潜:“!!!河边篝火烧烤会?!你也太会玩了吧?!”

他随便垫吧几口汤圆,再不肯吃其他几样,吵着闹着非要去河边看篝火。这篝火大会从大年二十九晚就开始,闹到现在已差不多过了一天一夜,临近收场了。就算现场看,也实在凑不到多大的热闹。

不过小别又新婚,贺飞云这作夫君的,总归要宠一宠新夫人,便好脾气地陪着谢潜换了新衣裳,沿着河畔游了一圈。人确实已经不多了,吃的却还有不少――准确地说,自从谢潜把带来的厨子强塞给飞鹰军之后,全军上下已经渐渐被吃货的气息侵染,如今每个人对吃食都自有一番高论了。

话虽这么说,下酒的菜多油腻,谢潜暂时不宜多吃,两人一路逛下来,贺飞云吃了一肚子谢潜不能吃的烤串、零食、点心,勉强算是蹭了个大年的尾巴。吃完喝完,免不了再来一套消食运动,总之,第二天,谢潜不出意料地,又起晚了。

谢潜顶着一对乌青的熊猫眼,扶着酸涩的腰,带病投入到黍郡繁忙的复建工作之中。

大年初六,从长安远道而来的车队,踏上了回长安的路途。尽管黍郡贫乏得一穷二白,好在西营伙食还算不错。住帐篷确实简陋了些,但飞鹰军坚持不懈地打猎,猎来的毛皮将帐篷加厚得密不透风,再经过作坊师傅们的改装,住起来还算温暖舒服。车队的每个人天天吃好喝好睡得也好,闲着没事还能去河滩遛遛马,去山林打打猎,既不需轮值也没什么烦心事,日子过的比长安还安逸。总之,临行前,每个人都胖了一圈,连最瘦的吴贤吴公公,都隐约多吃出来一层新下巴。

回程的马车,已经经由作坊师傅的手进行了改装,原本满载精白米、精白面,布匹、锦缎,这些实心货的车厢里,如今只平平铺了一层坛坛罐罐。看似普通,可陈蓬却并不认为这些坛坛罐罐普通。

最鲜嫩多汁的菌子,最清甜可口的菜肴,虽然没那么精致,却好吃到吞掉舌头的各种吃食。说黍郡没有好东西,陈蓬第一个跳起来反对。可惜的是,新鲜的蔬菜带不回京里,最多大伙带些在路上吃。同样都是厨子,不知为什么,偏偏西营的厨子就能想出许多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腌渍、晒干、水煮后封罐,总之,居然敢保证,这些罐子运回长安,还能保持七八成的新鲜风味和口感。这该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和发明?

只是,唯一的问题便是,如何安全运回长安了。这些满满地排放着的罐子、坛子,里面装着腌制的白菜、茄子、萝卜、辣子;蜜渍的野山莓、野青梅,山笋;另外还有单独放着的熏腊山鸡、山兔、山鹞子;晒干的六七种菌子,全是珍贵难得的贡品,倘若路上损失太多,却也是掉脑袋的大罪。

陈蓬看着这些东西就发愁,虽然里面加了减震的稻草、棉被,每个易碎的都密密实实地包了起来,可回程的路那样难走,谁也无法保证这些罐子能保留下来多少。

然而,事实上,车队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担忧着。可随着行程的推进,随着翻山越岭,众人惊奇地发现,以前过不去的山路,如今居然过得去了,以前滑车的陡坡,如今居然轻轻松松上去了,这让苦不堪言的旅途,似乎变得美好了那么一点。那些明明颠簸不堪的车厢,人坐在上面,都能明显地感受到颠簸变小,更别提稳稳当当躺在车里的罐子们。押车的陈蓬每晚查看,都忍不住笑得眯起了眼睛,他的亲兄弟的驻地,看来,未来不可小觑啊。

且不说陈蓬、吴贤如何上京向皇帝复命,翻回头,谢潜的蔬菜铺子,终于在他力排众议之下,也在大年初六的通一天,冷冷清清地开张了。

谢潜一大早送走了陈蓬的车队,带着小桃小袖,高高兴兴来到了位于黍郡东市的蔬菜铺子。

郡城的试验田招了不少新人,如今宋氏是全家齐上阵,所有成员都在田里作业。而蔬菜铺子,据说是由她们这一代最小的妹妹负责。这小丫头尚未婚嫁,扎着一对可爱的双丫髻,脸上遮着面帘,正坐在铺子大门口发呆呢。见谢潜来,也不紧张,恭恭敬敬行了礼,恭恭敬敬把人请到铺子里,还去亲自端了三人份的茶来。

谢潜在柜台上坐了,四下打量,铺子里里外外都清扫得相当干净,似乎临开门前,又用清水扫洒了一遍,所以里外的地面都还有水的痕迹,也弥漫着一股清新而湿润的气息。挨着门边,并排放着整整两排的草编筐,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试验田产出的各种蔬菜。

这些本就没经历过什么风霜的蔬菜,稍加清洗,更显郁郁葱葱,看起来清新又令人胃口大开,显然,这负责开店的小姑娘是有经验,并且也用了些心思的。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休息哦~后天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