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六合大战(上)
第371章六合大战(上)
六合,周军大营。董遵诲与众将站在高处,看着东边的扬州,焦急地等待消息。看众将都有些急躁,董遵诲笑着说道:“大家不必心急,那韩令坤也是员猛将,他手下的将士更是原来淮南道行军都部署李谷大将军麾下的精锐,战力很强。而且韩令坤被咱们逼回了扬州,身后又有张永德将军的援兵压阵,他肯定能取得一个大胜仗,大家放心就是!”
听董遵诲这么一解释,大家总算是安下心来,这时韩重赟对董遵诲说道:“将军,石(守信)将军留守滁州,咱们在这六合只是负责督战,等韩令坤打赢后咱们可能就要搬进扬州,就没有必要在这里修建过多防御工事吧!士兵们疾行至此都很是疲惫,将军,咱们今天就不要让他们再挖掘壕沟、树立寨墙吧!反正前面有韩令坤挡着,咱们还算是比较安全!”
董遵诲轻轻摇头,“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总想着犯懒?!咱们急匆匆从滁州赶到这里,根本顾不上搬运投石车,什么重型武器都没有带,如果再不修建防御工事,敌军突袭咱们该怎么办?!要知道,六合南边的瓜代就是个优良渡口,敌军说不定就会从那里偷袭上岸、绕过扬州!”
董遵诲话音未落,突然从远处跑来一个斥候,等他跑到近前,顾不得大喘气,连忙禀告道:“启禀将军,唐国齐王李景达率领两万敌军抢占瓜代,目前正向六合方向冲来!”
韩重赟等人听到这消息,敬佩地看着董遵诲,老大果然是老大,牛人啊!
董遵诲轻轻一皱眉头,看来那李景达是想以陆孟俊为佯攻,吸引周军注意力,自己却率主力想要抢占六合,说不定还要去攻击寿州御营呢!现在六合附近只有我这两千人马,实在是势单力薄啊!不过李景达刚刚渡江,我应该也有机会阻拦他继续西进。
董遵诲大声说道:“传我命令,立即派出斥候前去侦察敌军情况,防备敌军绕道西进。
韩重赟,你立即督促士兵整修工事,同时在营前树立我的大旗,越醒目越好。
张逸,你营中骑兵居多,立即派人向寿州城的御营禀告情况,申请援兵。
曹铨,你马上并拿着令箭前往滁州,从那里调集三千人马,迅速前来增援。同时警告石守信,让他坚守滁州和清流关,万万不得有失!
张毅,你立即前去扬州,如果韩令坤没有击败唐军,或者张永德将军还没有赶到扬州,你就不要声张六合之事;如果韩令坤已经与唐军交战且取胜,你就在那里等候张永德将军,说明六合情况,请他速速救援!”
众将听令,立即展开行动,董遵诲也站在高处,焦急地等待着。
压力就是动力,不久,韩重赟就催促着士兵挖好了壕沟,又从不远处的树林里砍伐了树木,运到营地分为前后两排做成了寨墙,将挖掘壕沟所挖出的泥土充填在两道寨墙中间,形成一道简易的土墙。
而此时董遵诲所部斥候已经与唐军斥候交手,董遵诲所部将士都是精锐士卒,就连胯下的战马也是从辽军中夺来的上等货色;而唐军斥候虽然精锐,胯下战马却比驴子大不到哪里去,交战很是吃亏。不过也有些唐军斥候冒死来到董遵诲所部营前,看到了董遵诲营前那高大的“董”字战旗。
等到下午时分,李景达率部来到了距离六合东南二十余里处,扎下了大营。李景达此时也得到了斥候的汇报,说前方敌军乃是董遵诲亲率部队,敌军斥候很是凶猛,几乎遮蔽了整个战场,斥候部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可仍然没有探查清楚董军的人数。
李景达轻轻一皱眉头,命令斥候退下,对监军使陈觉说道:“我军前面定是那董遵诲无疑,他可是郭荣的心腹爱将,所部士兵战力较强。本王准备明天一早尽起大军,与董遵诲所部一决胜负,陈大人意下如何?”
陈觉轻轻摇头:“大王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思我陈某也懂,只是那董遵诲素以狡诈出名,岂会孤零零出现在六合?!上次涡口会战他就是用少数士兵引诱我军主力,这次他会不会又是故技重施,咱们一定要谨慎啊!”
听陈觉这么一说,李景达也觉得很有道理,而且陈觉可是监军使,握有大权,他的意见李景达绝对要慎重考虑。于是李景达对陈觉说道:“那咱们认真观察,再等上一天,免得中了敌军的诡计!我这就吩咐下去,今夜加强戒备,防备敌军夜袭!”
陈觉连连点头,“大王说得甚是,一定要提醒将士们多多戒备,董遵诲可不是易于之辈!”
而此时六合营中,韩重赟等人也向董遵诲请战,唐军渡河而来很是辛苦,今夜正好对他们展开夜袭!
董遵诲有些心动,可盘算一下,他又摇了摇头,对众人说道:“李景达率众而来,气势汹汹,偏偏却在半路上扎下营寨,分明是没能了解咱们的兵力,害怕咱们在这六合附近驻有大军。现在咱们营地里只有两千士卒,如果就这样去攻击他,一旦李景达反应过来,了解到咱们的虚实,那反而提升了他的胆气,壮大了唐军的士气。不若咱们留在这里坚守营地,以逸待劳。”
董遵诲说的很有道理,众将很是信服,加上前不久他又成功预测了唐军的动向,所有人都不敢质疑他的决定。而李景达和陈觉两人害怕被董遵诲偷袭,愣是战战兢兢等了董遵诲一个晚上,呵欠连天。不过他们俩人的运气还算是不错,奉命率军在外埋伏的朱元可就惨了,被蚊子叮得浑身都是大包,痒得不行!
朱元本名舒元,乃是李守贞的门客,当年奉李守贞之命与道士杨讷一同前往南唐求援(见《第170章铁口神算》),再也没有北返。李守贞所部覆灭之后,杨讷四处云游不知踪迹,朱元却靠着出众的武艺赢得了李景达的信任,成为唐军中有名的大将。
朱元这个人大大咧咧惯了,满腹牢骚的他不敢埋怨李景达,却对陈觉口出怨言。陈觉现在可是监军使,消息很是灵通,顿时对那朱元悄悄嫉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