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进货 - 重回1992年 - 东风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2年 >

第9章 进货

这日,周老二夫妻又起了个大早,因着清晨太阳未出的时候,温度最是适宜,周宝珠不小心睡了个懒觉。

旅馆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守着,故而十分安全。

两口子跟旅馆大妈打了声招呼,就各自出门做事。

刘芳到玩具厂的时候,方婶子正在吃早饭,见了刘芳也没停下,只是笑了笑,并指着旁边的凳子让她坐。

方婶子是管仓库的,主要工作是外包玩具衣服和鞋子给厂外的人剪线头,翻边儿。此外,来料了,出货了,她也得跟着盘点。

虽用不着她搬箱子做苦力,但盘点货品,给厂外的人结算工钱,也是件繁琐的事情。

尤其是早晚,最是忙乱,为此,她通常提前半小时到厂里做准备工作,故而没功夫在家弄早饭吃。

刘芳坐在小凳子上,旁边堆的就是各种料子,不管是成捆的,成袋的,还是成箱的,上面都贴了标贴,备注了来料工厂,名称以及数量。

“芳芳,久等了啊,你今日拿多少?跟昨日一样么?”方婶子一吃完,就拿起单子准备做记录,边记边问。

“成,跟昨天一样就行。奥对了,婶子,这是我昨天做的头花,给你孙女的,东西粗糙了点,你别嫌弃啊。”因着工具有限,刘芳昨日做的都是头花,在原有的黑色皮筋上加了各式各样的花呀,蝴蝶结之类的,花花绿绿的,正是小孩子们喜欢的款。

方婶子翻来覆去看了看,夸道,“这么好看的东西,一点不粗糙,我看哇,比外头买的还好看。”

说来,玩具厂里的员工会做娃娃衣裳鞋子,自然也会弄这些头花发夹之类的,不过就是太忙了,懒的弄罢了。

毕竟这种东西,买一个,也就一毛两毛。对她们而言,自己做的功夫用来干活,不晓得挣几个一毛两毛了。

“婶子,冒昧跟你打听打听,这些个绸带,沙布,蕾丝啥的,你们都是在哪里买的呀?不晓得是个什么价位?”刘芳错了搓手,还是没忍住问道。

她昨天想了一夜,还是觉得头花袜子的小生意能做。她之前就注意了,城里的小孩子,特别注意打扮,就算天热,也很少光着脚丫子乱跑,都穿着各色短丝袜,配着皮凉鞋,格外好看。

她家的珠珠年纪不大,倒也挺爱美的,她还要在丝袜上加蕾丝边,塑料珍珠,她想了想,觉得这主意还真不错。

到时候她买点丝袜,加工一下,也能挣点手工钱。

“芳芳,你打听这个,是要做买卖么?这小东西卖个一毛两毛的,能挣什么钱。”方婶子不看好这门生意,小东西,一毛两毛的,得卖多少才能挣个五块十块?

“婶子拿铁饭碗,自然瞧不上这些。我们乡下人,能挣个一毛两毛也就谢天谢地了。”刘芳笑着回道。

方婶子刚才也不过顺嘴一说,见刘芳有了主意,也没继续说讨嫌的话,而是说道,“说来,我们厂里买这些蕾丝,仿纱布,毛绒布的,因为量大,价格是便宜。你个人买,肯定买不到这个价位。”

说到此处,方婶子见刘芳面色不变,暗道这个乡下人还挺稳的住,才又道,“不过你也可以去打听看看,这几家工厂就在市里,坐公交就能到。我把地址写给你,你去问着看看。对了,正巧工厂在安汇去,那边去年开了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你去那边看看,也许能淘点便宜好货。”

刘芳拿了纸条,感谢道,“真是谢谢婶子了,您可帮了我大忙了。不然光靠我自己慢慢摸索,还不定得浪费多少时间,走多少冤枉路。”

“应该的,应该的,你们离家那么远出来挣钱,还把孩子带着,着实不容易。”方婶子就是想着刘芳带了个女儿出来打工不容易,自己能帮的,也就帮帮了。

两人又说了些话,听到了大卡车司机按喇叭的声音,她才匆匆走开。

刘芳出来就看到玩具厂的员工一箱一箱的将玩具娃娃搬上车。

她可是听说了,一个玩具娃娃卖的比一袋大米还贵。

洋鬼子的日子真好过,他们的钱也真好挣。

刘芳扛着货,一边往学校走,一边想着。

等她到家,周老二也从人民公园回来了。两人先是把周宝珠喊醒,而后商讨道,“方婶子不认识云河区那边的人,你那个装修的生意,她也不清楚能不能做。不过她把那些工厂的地址都给我了,我想着,上午把这包货剪完,下午带着珠珠出去看看。”

“成,出门在外,你注意安全,再带点钱在身上。热了,就买两瓶汽水喝,别只顾着省钱。今天我去问了罗大爷,他建议我先签个合同,还给了一个合同的范本给我。此外,他让我自己去跟人打听打听,一个人好不好,周边邻居最晓得了。”说来,周老二今个才晓得合同这个东西。

“芳芳,罗大爷说,社区里头搞了个老年教学中心,都是一帮退休了的知识分子闲在家里没事做,免费给附近的人上课。他建议咱们也去多听听,地址跟时间也给我了。”

周宝珠一旁听了,顿时催促道,“爸爸,要上课,要上课。”

天啊,如罗爷爷这样的人免费授课,也太幸福了。

这样的好事,也就8/90年代才会有吧。

“哎呦呦,咱家珠珠这么爱学习,以后肯定也是大学生。”周老二好笑的看了眼激动开心的闺女。

看来把珠珠带到城里是正确的,这孩子,以前没觉得多喜欢看书,这才来几天,都会背乘法口诀表了。

看来,明年好把她送到幼儿园了。

日后,她要是考上大学生,混个铁饭碗,他这个当爸爸的也能安下心。

“来贵,虽然我来省城没多久,但我也看出来了,要想日子过的好,就得不停地学习。咱们乡下出身,以前家底子薄,就囫囵混了个小学毕业,不当睁眼瞎罢了。可你看看外头办大事的人,哪个不是懂好些本事。要我看,咱们都去学习,毕竟学习无坏处。”

两口子定下了晚上学习的计划,方才各自忙活。

中午的时候,刘芳将货交给了方婶子,结了钱,跟周宝珠一起在路边吃了份三鲜面。吃完饭也没回旅馆,直接就坐公交去了安汇区。

公交的车窗大开,风从外头窜挤进来,吹乱了母女的头发。刘芳将周宝珠紧紧的抱在怀里,静静地听着车里的人说着新鲜事。

安汇区是新开发的区,越往南走马路越宽敞,道路两边,有厂房,也有农田,目前没有全部开发好。

等过了一段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到了安汇区的中心,新房子,商场,也样样都有。

母女两人下了车,又问了行人,在医院门口转的公交车直奔料子厂。

说是厂子,但也不大,占地不足一亩,不过瞧着进进出出的车子,生意应该也不错。

门卫见了周宝珠母女,听说她们是来买料子的,也没细问,就将人带到了门厅处等着。

周宝珠心想,看来这家工厂小生意不少,不然门卫不会是这种态度。

正如周宝珠所想,这家工厂因着是新开办的,不管订单多大,他们都吃。当然,因着业务熟练,见了刘芳也没打哈哈,直接将报价表拿了出来。

刘芳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写了价格,其中原价多少,打几折,以及相应的数量,规格型号都标的清清楚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