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调查◇
我只是希望您知道,昭阳地产里的毒瘤不拔不行。
江修销假回来的第一场会议,就是南湖项目调查结论的汇报会议。
这次事故归根到底就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承重墙强度不够,最终坍塌。而深究下去,这些不合规的材料供应商和操作施工方究竟是谁引入的?质量报告究竟是谁糊弄过去的?其中存在什么样的利益输送?这种利益输送究竟是在单个项目存在,还是整个昭阳地产都已泛滥?
每一件事情都值得追查下去。
事实上,在江修的授意下,调查组也确实这样查下去了。
检查组的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出来了一周多了,江修还在医院的时候就仔细看过。报告里面已经列明了最终锁定的几名重要责任人名单,其中有的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有的存在渎职现象。
而这些责任人里,职级最高的,牵扯昭阳地产集团总部的管理者。
不知江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次汇报会的参会范围不大,除了调查组主要负责人,就只有江修和宋启君两个人,甚至连宋铮都暂时没有被叫过来。
因为方云晚的那碗番茄鸡蛋面,这场重要的会议,江修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颂文的人大多知道,宋启君生平最恨人迟到,有时候,约的人迟到一分钟,他便拂袖离去,一刻也不愿意等了。
可今天他却对江修难得地有几分耐心,江修到的时候,一屋子的人都在等着他一个,只是宋启君黑着张脸,会议室里的气压低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江修自知理亏,坐定后没多解释什么,只转头示意调查组负责人开始汇报。
不知道是不是是念在江修前一段病重,宋启君虽然因为他浪费了大家半个小时时间,心里有火,却压着脾气没有发作。调查组负责人拉出事故主要责任人名单时,宋启君的脸色陡然阴沉下来。
名单上赫然有几个名字,是宋启君无比熟悉的。
那都是早年跟他一起打江山的老人,后来颂文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些跟宋启君一起同舟共济过的人深得他的信任,便被分派到不同板块去,开疆拓土,随着各个板块发展壮大,他们日渐成为各个板块的中流砥柱,独当一方。
宋启君死死盯着那几个被怀疑存在利益输送的人名,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年踏踏实实的人,怎么会动起这样的心思?
这些颂文集团的元老们,不仅宋启君认得,江修和调查组的同事也认得。其实这次会议,除了向宋启君汇报调查结果外,更要紧的,是向他探探口风,下一阶段,该如何推进下去。
汇报完毕,调查组负责人朝江修看了一眼。
江修会意,抿了口水,清咳一声,向宋启君说:“本次涉事的人员不只有施工方的人,也有我们颂文自己的员工,有一部分人职级还不低,下一步的计划,我觉得还是得向您请示一下。”
“你们下一步什么计划?”
江修示意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先离开会议室,取过激光笔,将PPT翻到有涉事人员名单的那一页:“目前的证据已经相对充分,我们打算把这部分材料整理后移交公安机关立案,由公安机关介入下一步调查。”
“他们可能面临什么?”
“更专业的意见,可能还得请律师来判断。但是我们之前跟法务部的同事探讨过,这份名单里的绝大多数人,有可能被刑拘。”
宋启君久久盯着投影仪投出来的那几个名字,重重叹了口气:“只能这样吗?”
宋启君中年丧妻,晚年丧女,又跟他这个外孙相看两相厌,这些年他孤家寡人一个,除了宋铮,常走动的就是这些当年一起做事业的这些老朋友。
他和这些人的感情,江修不能体会,却可以理解。
会议室里只剩宋启君和江修两个人,宋启君没什么要掖着藏着的,叹气声越发多了起来。他曲着手指叩了叩桌面,对江修说:“你接手颂文的第二年,就大刀阔斧地搞制度革新,砍去了一波老人,你记不记得那时外头怎么说我们的?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我宋启君见利忘义过河拆桥。”
这事江修当然记得,那时他年轻气盛,自以为照章办事,支付了足够的辞退赔偿金,合该理直气壮。可大多像当年的颂文那样作风老派的公司,偏要谈法不外乎人情。
尽管他辞退的都是些仗着资历倚老卖老的闲人,也支付了优渥的赔偿金,可在别人看来,还是颂文不近人情,驱逐老功臣。
因为这事,江修跟宋启君本来就不甚融洽的关系雪上加霜。两人白天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吵,晚上回家在餐桌上吵,后来江修索性搬出宋家老宅,住到外面去。
隅城的圈子就那么大,那几年关于颂文的闲话多了去了。
江修对那些议论充耳不闻,在他雷厉风行的风格影响下,颂文集团一改内部人浮于事的作风。而与此同时,江修几番三顾茅庐,从各处挖来不少优秀人才,逐步推倒内部按资排辈的风气,不少重要岗位上都是能者居之。
后来,集团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营效率持续提高,加之江之恒当年目光独具,提前布局的各个板块遍地开花,颂文集团大放异彩,那些议论声渐渐便成了夸奖江修青年才俊的奉承。
成王败寇,自古如是。
宋启君的话还没有说话,江修抿着嘴等他继续说下去。宋启君拧紧了眉头,脸上的皱纹像是更深更长了,他指给江修看:“这些留下的老家伙,都是能做事的人,可是,可是怎么这么糊涂啊!你看,这几个人,再过几年就能退休了,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啊!”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身处一个行业里,有时确实很难独善其身。”江修在昭阳地产待过,对业主方与施工队之间的猫腻,他多少也了解一下,“只是这次牵扯到了人命,我觉得终归要给死难者一个交代,希望您能理解。”
宋启君又是一声长叹:“他们也是没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兴许是,但毕竟已经无法挽回。”江修与宋启君之间亲情冷淡,习惯了这样公事公办的语气沟通。
即使他要说的事与他自己密切相关,“还有一件事,我不确定是否与此事有关,但我希望您同步知悉。”
大多数时候,宋启君的优柔并不会在江修面前显露,难得的一回剖白心境,就这样飞快地被江修冷静疏离地打断。
早年,宋启君因为江之恒的关系,连带着也不喜欢江修,对这个孩子向来冷淡。
如今年纪大了,羡慕起儿孙绕膝的好处来,而这个孩子好像已经不再接纳他了。
俗话说得对,真的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宋启君暗自苦笑,收敛起感伤情绪,看向江修。
江修说下去:“我半个月前急病入院,那时徐章应该有跟您汇报过。”
“是,我知道这件事。”
尽管知道,却从头到尾没有去探过一次病。看起来,他们之间似乎当真是疏离的同事关系,而毫无血缘羁绊。
但江修却不在意这些,他继续说:“许路遥怀疑,我那时并非生病,而是中毒。”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