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暗中较劲
北方的冬夜寒风刺骨,陈跃华独自站在走廊上,冻得直打哆嗦。
扫盲班的社员早已散去,绝大多数第二天都要早起上工,所以一般八点钟之前就结束了。
可备战高考的提高班中,每一名“学生”都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渴望知识,也渴望能改变这个社会,甚至改变这个当下还十分落后的祖国。
70、80年代的大学生,那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相当具有含金量。
一开始陈跃华也想过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虽然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但是通过高考致富,显然是一条最为正确的选择。
只不过母亲的身体并不允许他背井离乡,而且上大学一去就是四年,等到有回报的时候,保守估计,也要十年左右。
可80年代,改革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在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机遇下,将时间花费在上学上,陈跃华觉得并不值得,何况自己手里还有着量子平板这样bug级别的存在。
可当他看着教室里那些埋头苦读的学子,陈跃华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动机不纯的作弊分子,他到这里不是来学习的,而是要撬走他们的老师……
就这样,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陈跃华一直在外面等到提高班下课。
知青们成群结队的往知青点走去,陈跃华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却迟迟不见苏晓云出来。
他奇怪的从门外探出头向教室内看去,只见苏晓云正俯身给一个戴眼镜的女青年讲题,柔和的灯光映着她认真的侧脸,马尾辫垂落肩头,随着讲解轻轻晃动。
一时间,陈跃华看得有些出神,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站到了他的身边。
“嘿!你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呢?”
陈跃华猛地回过头,发现原来是公社赵书记的儿子赵德海,这小子也没有离开,而且手里还拿着一条红色的毛围巾。
“我……”
然而还不等陈跃华开口解释,屋内的苏晓云就发现了门口的二人。
“德海同志,你还没走啊,是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赵德海白了陈跃华一眼,随即走到了苏晓云的身前,旁若无人的说道。
“苏老师,这是前几天县城新到的款式,送给你。”
“德海同志,这……”苏晓云也没同意,也没拒绝,而是看了一眼座位上的女知青。
赵德海是极有眼色的,立马说道:“晚上天气冷,可别冻坏了自己,要是你倒下了,我们这些人可就连个想请教的老师都找不到了!所以为了我们这些学生,苏老师你也得收下。”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给了台阶下,又显得大公无私。
而刚刚那名请教问题的女知青顿感气氛不对,立马收拾好东西,二话没说直接出了教室。
路过陈跃华身边的时候,还特意瞪了他一眼,那样子就像是在说“我都走了,你还在儿充当什么电灯泡”。
陈跃华不屑的回敬了一眼,心说老子不仅要当电灯泡,还要当最亮的那一个!
于是就在苏晓云伸手之前,他大步流星的走进教室,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苏老师,我也想报名参加咱们提高班?”
“你?你是……”
一听到苏晓云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记住,陈跃华脚下拌蒜,差点儿没摔个狗吃屎。
不过就此,她也没能接受赵德海的围巾。
“我叫陈跃华,是……”
“是三大队养猪的。”不等陈跃华自我介绍完,赵德海就没好气地补充道。
“陈跃华同志,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这里是专为有基础的知青,备战高考的提高班。”
苏晓云微笑着说道,那甜美的笑容,似乎能融化腊月的冰雪。
可赵德海偏偏不合时宜地帮忙“解释”着:“苏老师的意思是,扫盲班在隔壁,你走错教室了!”
陈跃华没有理他,“苏老师,我的确是来备战高考的,不是说你这儿有摸底考试吗!只要通过了就可以来听课,我想要试试。”
可不等苏晓云开口,赵德海这边已经不耐烦地轰人了,看来陈跃华这个电灯泡,已经是和他结下了梁子。
“我说陈跃华,你就别在这儿添乱了行吗?明天还得起早喂猪呢!赶紧回家睡觉吧!”
“赵德海同志!你的话有些过分了,人人都有学习进步的权利。”苏晓云眉头微蹙,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见苏晓云明显有些不高兴,赵德海也不敢再胡乱说下去。
而陈跃华见状,立马见缝插针,“苏老师,我不是来添乱的,我是真的想要学习进步的。”
“那我简单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能回答上来,我就给你考试的机会。”
“好。”
看见陈跃华胸有成竹的样子,苏晓云反倒是看了一眼一脸不屑的赵德海,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赵德海同志,你也可以一同来试试。”
“行,问就问!”
“好,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下一句是什么?”
“额……”
赵德海还在那儿干嘎巴嘴,陈跃华这边就已经抢着回答道:“下一句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很好!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的下一句是……”
“是‘师不必贤于弟子’!”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