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壮丁 - 导演:从奥斯卡开始 - 我的魔法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六章壮丁

李懊脚趾立马扣地,干笑着也不说话。

“李导来指导工作?”这位女教授约摸50岁左右,明显认得李懊,面带笑意的调侃。

“还能不让你进来?来,进来看。”

随着教授的话,后面的学生也传来低声笑声。

“老师好,我就随便转转,刚才看见俩人在这扒着看,我就好奇也跟着看一眼。”李懊强行挽尊,可显然没用。

“来吧,进来,正好我看看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们怎么样。”女教授显然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他。

李懊无奈只好跟着女教师进了教室,通过教室里面那一面墙的大镜子,他看到自己的尴尬模样。

“来同学们,再准备三分钟,我们分组开始。”女教师拍了拍手,拉回同学们的注意力,说道。

于是大家又开始分组商量。

“今天回来的?”女教师站在李懊旁边,道。

“对,上午上完课,得等个人,然后溜达溜达,就溜达到您这了,嘿嘿嘿。”李懊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那就抓你个壮丁吧,一会一起跟我看看他们演的怎么样。”教授拍板道。

“我不行,我这……”李懊连连摆手。

“就这么定了。”教授目光盯着分组讨论的学生们,看都不看李懊,继续道:“演的小品是公交车上的事儿。”

说完她也不再开口,看着几组同学在那边讨论。李懊也值得既来之则安之,踏实站着陪着教授看。

同学们自然比平时卖力,也更紧张。而这时候大概分成几种人。

第一种,面对突如其来的表现机会,他们不知所措,下意识的往后躲。这种人生活中有很多,平时私下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真让他上了,他们往往推着别人上前。

不说在我们生活中这种人如何,最起码在这一行,他们不大适合。因为很多时候,带你去试镜,让你来段什么你现场就得来,不一定会让你准备充分。

第二种,面对机会想要表现自己的,这也是第一种人往后退,往前推的一类人。他们会正视机会,抓住机会。相比第一种,这种人肯定会相对更容易得到角色。

最后一种则是心里渴望,表面却满不在乎。这种人在学生群体里更多。如果说第一种是拱火的,第二种是干活的,这种更类似于点评的。

他们表现出平淡,甚至对第二种人不屑,对第一种人嗤之以鼻。表面清高,内心比谁都渴望得到机会,你如果不给他,他会美其名曰自己是沧海遗珠,不争不抢,踏实学艺。

想着这些,李懊觉得也挺有意思的,他安静看着这教室里的20多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会分成了三个队伍。

一个是郑霜代表队,聚拢在一起,虽不是以郑霜为首,可组织分配表演任务的男生却处处听从她的意见。

第二个是旁听队,也就是高职班的,这时还没有分校区,部分表演系的大课也会一起上。他们则相对务实一些,可能是因为其中有的人年龄偏大一些,组织起来也算是井井有条。

第三个队伍氛围因为景恬搞的有些僵,因为这姑娘说话挺直的,不是噎人那种直。而是很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诉求,这种表达有时会让人觉得无措。

但是李懊觉得挺好,都是同学,又不是亲戚。大家各自争取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能出彩的角色无可厚非。

李懊看着此刻三组人表现出的样子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时候,一个年纪大概30岁左右的助教走了过来,普通话倒没有口音,可咬字发音就是让人觉得是沿海城市的。

“韩教授,李导,那边学生们准备好了。”中年助教过来很有礼貌,微微弯腰,音量不大不小刚好可以让两人听清。

“好。小李,这是张松文,表演系的助教。小张,这是李懊。”韩教授听了张松文的话,扭头给李懊介绍道。

“诶,李导,您好您好。”张松文马上堆起笑容,弯腰伸出手,礼貌之极。

“别,张老师,您别。”李懊赶快一只手扶着他胳膊一只手握了上去。

“您是不是还带我们大课呢?”李懊小声问道。

“对,那节课我替高教授上的,您请假了。”张松文回答道。

李懊有些尴尬,讪讪道:“这学期是有点忙,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韩教授忍着笑意瞥了李懊一眼,然后拍了拍手,示意安静。

“准备好了吧?哪组先来?”

这种时候一般本科班的会先来,李懊以为会是郑霜那一组先来,毕竟怎么看那一组同学组织的更井井有条。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景恬这组叫孟醒的男生先举起手了。

韩教授点点头,示意他们这一组可以先开始了。

小品名字是《多余的一句话》,就是拥挤的公交车上的事,角色有刚上车拎着大包小包买错票的男人,车上相互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一对闺蜜,中年妇女,两名男乘客,售票员以及司机。

小品讲的是公车上各个角色之间因一句话,或一些小事发生的冲突。故事很小,但确实五脏俱全,是有一定发挥空间的。

表演过程怎么说呢,最起码在李懊看来这根本就不算表演,看的他有点尴尬,他觉得他上他也行,可肯定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装作聚精会神的看着。

如果这时候有笔和本的话,李懊肯定装模作样的记上几句。

大家都很青涩稚嫩,甚至亮点就剩几个男孩女孩的颜值了。

“好,停吧。”张松文等他们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在韩教授的示意下叫停了表演。这几个同学都站起身看着韩教授有些忐忑。

韩教授依旧很和蔼,问道:“你们自己觉得怎么样?”

一般这种问题不会有人回答了,可表演系是个例外,可能是松弛的教学氛围又或是这个科目教学的特殊,让一部分人把没脸没皮当成大胆。

“我觉得挺好的呀。”一个留着韩式刘海遮住眉毛,烫着头的男孩说道,说完还笑着四处看了看,好像在寻找意见相同的队友一样。

果真也有几人附和,这无疑让他觉得获得了认可,又把目光投向另外两组人,这两组人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又或者是起哄架秧子,还真鼓起了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