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到底是不是远大理想?
第100章到底是不是远大理想?
陆鸣泽对于时装剧已经拍出心得,不说得心应手,也算是驾轻就熟了。
再加上有楚安这个编剧把关,《荣耀》的拍摄进度飞快。
而苏曼卿,演技上就不说了。而且,她是那种不但自己演的好,还能带动楚安快速入戏,也能及格的水准。
唯一让苏老师有点适应不了的,就是电视剧的拍摄标准了。
电视剧对于镜头以及表演的追求确实没有电影高,所以苏老师必须要接受“平庸”。
很多镜头以苏老师的标准来看,根本就不合格,需要重拍。可在陆鸣泽和其他剧组成员眼中,却是相当到位了。
这多多少少让苏老师有点不适应。而且
“你学的是电影导演?”
与楚安借拍摄间隙,吃着小零食闲聊。
楚安不知道她为什么突发此问,“对啊!怎么了?”
只见苏曼卿皱着眉头,“那我建议,你以后不要再拍电视剧了。”
楚安,“???”
苏曼卿解释道:“有些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过来的。你明白吗?”
楚安似懂非懂,“你是说,电视剧里养成的习惯,不适合电影?”
苏曼卿撇撇嘴,“可以这么理解。”
随即又补充道:“当然,如果你只是拍一点商业片,就当我没说。”
苏老师也是斟酌了很久,才和楚安说这些心里话的。
在她看来,楚安未来的潜力非常大,他可能不会成为实力派演员,但在演艺圈的发展,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真心希望楚安少走一些弯路。
“谢谢!”楚安真心道谢。
苏曼卿的这个视角,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今天经她这么一说,还真是给楚安提了个醒。
正好借这个机会,他也有点心里话,想和苏老师说一说。
楚安满面严肃,无比认真,“我其实一直有个远大理想!”
说的苏曼卿都不由得郑重起来,“什么?”
楚安却是答非所问,“老陆其实也该降低产量了。”
见苏曼卿疑惑,楚安解释道:“《最好的我们》和《荣耀》的盈利,足够老陆休息一段时间,沉淀沉淀了。”
“加上我们这个团队,其实经历了两部戏的磨合,如果继续走传统盈利路线,有合适的商业剧本就拍,也有点浪费。”
苏曼卿点头沉吟,她似乎有点明白楚安的意思了。
事实上,苏曼卿虽然瞧不上电视剧剧组的创作水平,但不得不说,这个剧组是她见过的凝聚力最高,氛围也是最好的。
而且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苏老师也看得出来,无论是马兰、王征,还是董文德、冀英来,这些人都是有真本事的。
“你是说走精英路线?”
“以后陆导专挑叫好又叫座的大制作拍?”
楚安微微一笑,“不全是。”
这话说的苏曼卿一怔,楚安那个表情仿佛在说,他的野心可不仅仅那么一点儿。
“那你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楚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苏曼卿,弄的苏老师又不上不下的,“你说,中国影视算了!电影先不算,只说电视剧行业的优势在哪?”
电影再等等吧!2002年,院线改革还没完成,电影就是一坨。
苏曼卿对电视剧行业还真不太了解。
不过也尝试着回答道:“市场!”
结果,还真让她蒙对了。
楚安,“对了,就是市场!”
放眼全世界,除了英语区,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拥有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家电视台。
而且,由于电视剧的宣传、传播属性,不光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敢完全开放电视剧市场,所以这还是相对封闭的保护性环境。
客观地说,这也是此后二十年,国内电视剧行业野蛮生长的主要原因。
特么拍成什么样儿,都有人买单!
(虽然赔钱的还是占多数,但那是行业规律决定的。)
楚安:“市场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那你想没想过,市场也可以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础呢?”
“基础?”苏曼卿不理解,“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