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叔均没有肯定徐瑶的……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云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 叔均没有肯定徐瑶的……

叔均没有肯定徐瑶的想法,也没有反对徐瑶的想法,而是给徐瑶讲述了一个私奔的故事。

故事中女子和自己的表哥一同私奔逃离了家乡,两人也有着数月的恩爱时光,然而很快女子就被抛弃了,而女子不敢再回家乡,因为按照家乡的规矩,私奔的女人是要被沉塘的。

被抛弃后的女人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后,很快就流落了风尘,自此之后音讯全无。

徐瑶眨眨眼睛,有些不懂,这不就是一个痴心男子负心汉的故事吗?老师给她将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徐瑶,你要追求自由、独立,我和你先生都没意见,但我们并不希望你盲目的选择人生道路。”

曲雅明白叔均的意思,在这两年的相处中,她们夫妻俩早将徐瑶当做了自己的女儿,身为长辈,不会希望自家的孩子离家出走。

多年奔波离乱,两人都见过不少贸然离家最后流离他乡的可怜姑娘,她们不希望徐瑶也走上了这条路。

“学生其实还不是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徐瑶尴尬的笑了笑,她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首先她必须拥有着能够独立生活下去的能力。

“没关系,以后你会找到的。”

人生的路太长,叔均回顾自己走过的那十多年的岁月,颠沛流离,数次变更,这个时代,能始终如一实在太难了,他们亦不过是被命运推着向前罢了。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政治上的浮沉,柳叔均越发笃信宿命论,他八岁即能推演周易,当初干革命时也曾坚信人定胜天,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那份勇气。

《玩偶之家》的影响仍然在持续着。

徐瑶暑假寻了一份编辑的工作,随着白话文的普及,不少报刊也开始采用白话文写作,徐瑶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应聘上的。

这个时代女性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不容易,徐瑶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但可供选择的岗位并不多。

最后还是曲雅提议她去《神州女报》试试,神州女报作为早期的女性报刊,又经历了复辟停刊的磨难。

报道的内容虽然是以女性思想解放为主,但仍是偏向保守的,报刊的编辑也多以男性为主。

但随着《玩偶之家》的兴起,《神州女报》很快跟进进行宣传,徐瑶正是凭借一篇《娜拉人物形象的本土化分析》一文成功进入了报社。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编辑,而且为了不影响学业,她是以特约编辑的身份进入的。

特约编辑没有固定的工资,是按照篇数算的稿费,根据稿子的质量,3元到10元不等,但徐瑶已经很满足了。

徐瑶大概算了一下,一个暑假徐瑶大概可以有三四十元的稿费,再加上做家教的课时费,差不多可以凑个六七十。

这个工资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徐瑶可以自己交学费,自己一个人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徐瑶并不拘泥于写议论性的、学术性的文章,在《狂人日记》发表后,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徐瑶趁热打铁也写了一本短篇小说,小说开头是以传统的才子佳人月下相会为开端,语言婉转温馨。

整篇文章充斥着女性文字特有的婉约气质,徐瑶不善诗词,故而文字多半文半白,反倒格外的通俗易懂,偏向了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

最开始阅读时,甚至会以为这就是一篇鸳鸯蝴蝶派柔情蜜意的才子佳人小说,然而紧接着揭露的却是女主所遭受的不公对待。

从衣食住行,点点滴滴似乎都在诉说着女主生活在一个苦闷的环境中,女主想要逃脱,但她陷入了迷惘。

她不知道该如何走向自由,于是她将希望寄托在爱情之上,她以为爱情可以是救赎,于是她抛弃了一切,只愿逃离那个死寂的宅门。

可是最后她并没有得到救赎,爱情的保质期太短,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夫背叛了她,于是她开始怀疑世界。

她陷入了一种无助的状态,并开始思考爱情的本质,她想逃离自己的丈夫,可是社会上一个女人是无法脱离男人而活着的。

女人最终走向了毁灭,选择了自缢。

这是一种必然,她在私奔后,一直保守着心灵的折磨,她从小的教育告诉她这样是错误的,三从四德让她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行动的出发点。

旁人异样的眼神,还有名誉谋杀的威胁,都让她渐渐陷入到了精神恍惚的地步,她开始不停的自我怀疑。

而和她私奔的丈夫此刻开始对她进行精神控制,不断贬低她的价值,并威胁她,不让她和外面的环境相接触。让她只能依靠自己的丈夫。

而丈夫的出轨成为压垮她最后的一棵稻草,女人选择了自杀来成全自己的丈夫,而在她死后也不过是荒坟一座。

徐瑶尤其擅长对于女主心理的刻画,那种无助、迷惘、自我厌弃、自我绝望,彻底走向灭亡。

一步接着一步,完全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直到最后会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徐瑶给这部小说取名为《窒息》。

《神州女报》最开始并不愿刊登这篇白话小说,从表面看这原本就是一部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

然而最终还是刊登在副刊上,分为三期,刊登出来的时候,新学期已经开学了,徐瑶是早周末的时候才看到的。

《窒息》的确引起了小范围的影响,不过由于文笔太过稚嫩的原因,再加上《神州日报》销量有限。

对于《窒息》,整个社会分为两派,一是认为女人是罪有应得,私奔就该付出这样的代价;另一部分则认为女人的死是封建礼教和男人的原因。

一时间有不少报刊对《窒息》做出了分析,有辱骂《神州女报》不该刊登这样维护封建礼教的的文章,这和正在进行“娜拉”不符。

而还有一部分辱骂,则是认为《神州女报》在借这篇文章同情私奔女人,伤风败俗。

虽然两派评论迥异,但无疑还只是针对文章本身,用语还是比较文明的,而另外还有一些人。

直接上升到作者,认为写这篇《窒息》的人用心险恶,意在扰乱思想,宣传□□,其人实乃是大恶不赦的罪人。

徐瑶在看到这些评论,特别庆幸自己用了笔名“惜春”进行写作,好在这个时代,不能人肉,要不然她不死也得脱层皮。

新学期学校新来了两位邹姓的老师,这两位都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且都是著名国学大师枚叔的弟子。

徐瑶主要对于邹姓老大的课比较感兴趣,毕竟这位大佬那可是从小伴她长大,至于另外一位徐瑶表示不熟。

邹建同讲师在女校开了一门特别不合时宜的课,《论娜拉出走之后》,出于对这个老师的兴趣,徐瑶果断的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