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徐瑶很佩服这个生长于传……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云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 徐瑶很佩服这个生长于传……

徐瑶很佩服这个生长于传统家庭的姑娘,拥有打破束缚,但每每看到絮芳艰难的模样,心中也会有着一丝犹疑。

絮芳性子单纯,她这次逃到燕京来,身上除了路费,是半分也没多带,而她的兄长,知道她逃婚的行为后,果断的断了他的生活费,试图将人逼回去。

徐瑶有时候觉得自己性子就够单纯的了,但对比起黄絮芳,她突然觉得其实自己还不是特别单纯。

只是她当初可是从家里偷了不少的钱,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她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富婆。

不过那都是往事了。

徐瑶最近忧心忡忡,先生已经上今年第二次因为昏厥住进了医院,每次看到先生压抑咳嗽的模样,徐瑶的心中也不好说。

许是预感时日无多,叔均先生这段时间开始频频和季舒先生讨论经学,而学生的研讨大多也是在家中进行。

先生已经越发少的去学校了,写作也多是在家中进行,对于他多带的课程,虽然时常缺课,却也会撰写详细的讲义。

每次在家中听到那一声声咳嗽声,徐瑶都感觉自己的心被揪住了。

她也不知道是多少次看到师母在偷偷抹眼泪了,师母对着老师仍旧是温柔的,两人一直避而不谈那件必然会发生的事。

叔均先生和季舒先生讨论经学的时候,,往往会让徐瑶旁听,毫无避讳。

这天讲经学结束后,徐瑶出去给茶壶添水,在门口时,忽然听到叔均先生在对季舒先生说:

“我这一生应当只做学问而不问政治,如今声名狼藉,误先人清德。”

这句自责的话,明明只是一句平淡的叙述,徐瑶却觉得仿佛有一把尖锐的刀直插入心脏。

徐瑶很少听先生提起以前的事,她也了解的不多,比起青年时雄姿英发的先生,她所知道更多的是关于先生变节的名声。

先生到底是在乎清名的,先生出生书香世家,怎么会不在乎读书人的清名?只是年轻时走错了路,自此一步错,步步错,再无回头的余地。

“往事已矣。”

这句话季舒是赞成的,但对于已经病体沉疴,穷途末路的叔均来说,这句话由他自己说出,就添了悲凉了。

季舒无法违心,只能如此宽慰,正如他当初这样宽慰自己,和先生和解一般。

“咳咳!”

叔均刚想说话,就开始剧烈的咳嗽,季舒慌忙拍打着叔均的背,徐瑶这时也送来了药,叔均先生喝了药,方才缓解了一些。

“季舒,我求你一件事,徐瑶这孩子,我希望你收她为徒。”

“先生?”

“叔均!”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两人都愣住了,徐瑶怔怔的看着先生,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的先生是不要她了吗?

“你自己的弟子你自己教,别想着往别人身上推。”

赵侃预感到叔均似乎在托付临终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叔均会这么快离去,他才刚刚拜师,真本事还没到手呐!

“季舒!”

叔均一本正经的看着赵侃,两人目光相对,季舒看到叔均眼中的坚持,可他也绝不能容忍叔均这么轻易的离开。

“我是认真的,这孩子我既然收了就一定是要负责到底的,这些年,看着她的古文功底一点点提起来,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

季舒,我能够托付的人不多,她是我柳素颉的弟子,除了你,我想不出其他的人可以做她的先生。”

赵侃陷入了沉默,他收徒也有着自己的规矩,但叔均的情意,他不能不顾。

“你想让她跟着我学什么?小学、音韵学?这些你自己都能教。”

“经学。”

“经学?你确定?”

赵侃自认为在小学方面可以称得上一句“精通”,可是在经学方面,他自认为还是有着诸多不足的。

“当然,小学方面你若是愿意,我也是乐得其见的。”

赵侃没有马上答应,只说要思量思量。

他是担心叔均没了牵挂,就可以放心的去了,尽管知道叔均已是病入膏肓,但他还是希望留给叔均的时间能久些,再久些。

季舒先生离开后,徐瑶看着先生,短短两个月,先生已经被疾病折磨的不成人样了,但依旧不肯放下自己手中的笔。

她明白先生是在给她的以后进行规划,可她此刻只希望先生能够好好的,她只希望时间能够善待先生。

学校最近也不太平,徐瑶知道在这一年会发生什么,可她不知道那一刻是一切的起点,女校获得消息总是要晚一些。

女校的学生很少谈论政事,纵使思想解放,更多的关注点还是落在文学上,或者是,这一年年初原不过是乱世中最为平凡的一年。

和魏景他们聚在一起时,他们对于华夏未来的局势也是看好的,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一战胜了,华夏就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对待。

徐瑶沉默的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怎么说,看着觉得扬眉吐气的魏景他们,她说不出来。

严邵看了一眼徐瑶,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自去年秋他便搬离了叔均先生的家,最近听说先生病重,他也去看望过两次,不过都没有遇到徐瑶。

几个月不见,徐瑶看起来憔悴了不少,心事重重的模样,抿着嘴,盯着桌面,一语不发。

两人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有些事,注定会发生,谁也改变不了。

覃仪说起了最近学校组织了一个平民教育讲演团,希望能够提高平民素质,唤醒民众的自觉心。

几人就此聊了一会,就各自散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