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这个女生原本是在天津…… - 回到民国做教育 - 云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 “这个女生原本是在天津……

“这个女生原本是在天津读中学的,父亲还在时,家境也还算富裕,父亲死后,她们孤儿寡母便只能依靠着伯父过活了。

她伯父不许她读书,霸占了她父亲的财产,对她们母女并不好,甚至有意要拿她攀附权势。

她不甘心受辱,便带着母亲跑了出来,只是她从学校离开时,还有一年的学业没有完成,故而并没有文凭。

燕京城你也是知道的,她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没有文凭,哪里容易找一份工作,如今只能靠着针线过活。”

徐瑶听了沉默了,像这个女孩子这样的情况,这两年有很多,没有求生的技能,就这样离家出走,必然是艰难的。

“倒是个烈性子。”

阮淑贞笑着评价道,语气中颇有些欣赏。

“只是不知她的文做的如何?”

徐瑶忽然开口问,昭兰听见这样说便知道是八九不离十了,她知道徐瑶心中一直有着絮芳的坎,对于这样的姑娘是能帮就帮的。

“我看过她写的文章,近体诗写的不错,现在还愿意讲究平仄写诗的可不多了,我瞧着觉得可惜。”

“你的意思是?”

“让她到报社来,担任校对员的工作,薪水虽然不多,但好歹不至于辜负她那一身才华。”

徐瑶笑了,无奈的说:

“你是真拿报社当善堂了啊!”

“你放心,我试过她的文采不差,至少不比你教得学生差多少。若不是她还有老母要赡养,我真不愿她就这么踏入社会。”

徐瑶闻言,来了兴趣,其实这件事昭兰提出了,就算那姑娘文采有限,她也是愿意想帮的。

只是若有些许文采,便更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基础,在报社她也可以慢慢的培养。

“你刚刚说那姑娘才十六七岁,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时候,只是这样算来,她母亲应该也不过三十多岁,何至于需要赡养?”

“你不知道,她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有着一双小脚,三寸金莲,但走不了路,只能困在内宅。

而她的母亲又是个极传统的人,是不肯轻易出门的,而这次她离家,其实她的母亲是颇为不愿的。”

徐瑶微微颔首,这个新旧混乱的时代,有多少人还固执着坚守着老一套。

徐瑶想起当初昭兰似乎也有着一双小脚,后来随着女性思想的觉醒,才放开的,因为当时年纪小,脚渐渐的恢复了。

虽说如今这双脚并不美观,但好歹是健康的,没有残疾。再说谁会没事看别人的脚,这不是变态吗?

“既然如此,便让她来试试。”

徐瑶在感觉略好些后,便去学校上课了,因为徐瑶病的突然,这几天她的课便由其他的国文老师代了。

徐瑶问了一下替她上课的周逸云上课进度,便去备课去了,一会办公室的老师各自便上课去了。

徐瑶因为是下午的课,若非担心这几天病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是不会这么早来学校的。

“唉!徐先生。”

徐瑶抬头看向周老师,点点头,周逸云鬼鬼祟祟的来到徐瑶身边,拉了一把椅子和徐瑶做得很近,低声询问着:

“你到底和学生说了些什么呀?”

徐瑶眨眨眼睛,疑惑的看着周逸云,她给学生讲得东西太多了,这突然一问,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你怎么给学生讲起了辛亥革命的事?这东西有多敏感,你不会不知道吧?”

“……这似乎没什么不妥吧?毕竟如今的共和制深入人心的一个重大原因不就是辛亥革命吗?”

徐瑶不是不知道北洋政/府的忌讳,毕竟自己如今什么鬼样子他们也是心知肚明的,南方政/府的成立,各地军阀混战……

这些东西可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哪怕徐瑶再怎么不关心政治,可眼前所见,心中难道还能没有一些想法吗?

“我们毕竟只是老师,政/治这东西不是我们能碰的,还是老老实实教书算了吧!

你讲得这些东西要是被校长知道了,你可就别想在这干了。如今找个工作多难呀!何必将自己搭进去呐,不值得。

你又是孤身一人在燕京,举目无亲的,若真出了什么事,别人有背景的不敢动,你这样的不正是杀鸡儆猴的嘛!”

周逸云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全然是为了徐瑶好,毕竟如今这个局势是真的很乱,燕京街头每天都有人在流血。

“放心,我有分寸。”

徐瑶笑着道。

周逸云拍了拍徐瑶的肩,叹了一口气,徐瑶有没有分寸他不知道,但作为同事,该说的他全都说了。

“谢谢你,周先生。”

徐瑶看着周逸云拿着教案打算离开办公室,由衷地道谢。

周逸云特意等办公室只有她二人时再说,可见待她之心一片赤忱,她的感激也是发自内心的。

“不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周逸云出生于传统的士族家庭,晚清时家族没落,到他时,家中只剩下了几亩薄田,他幼时是祖父启蒙。

对于古典文学有一定的基础,后来考入燕京的明都大学,但那时燕京的大学学术风气都不咋滴。

他到了燕京城后,很快就被眼前的繁华迷住了眼,正经的课是一天都没去,短短一月的时间就将吃喝嫖赌全学会了。

后来空混了个文凭,临近毕业时,正赶上白话文运动,和五四运动,思想因此受了很大的震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