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投资“人情”,四两拨千斤的心理攻势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 李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投资“人情”,四两拨千斤的心理攻势

第13章投资“人情”,四两拨千斤的心理攻势(1)

二十几岁的女孩初来乍到,单靠自己是不行的,还必须开心结网,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心理攻势,去撒播“人情”。聪明的女孩就是这样,她们懂得笼络人心,快乐自由地游弋于各个“圈子”之间,在长袖善舞中,绽放着自己芬芳四溢的人生。

将大人物变成自己的“圈里人”

二十几岁的女孩,应该学会结交一些大人物。当你将他们变成自己“圈里人”的时候,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你本身也会散发一种向上的动力,就好像是向日葵,只有吸收进去了足够的养分,才能够长高。那些大人物就好像是你生活中的阳光和水分一样,带给你养分,也会帮助你成功。

哈里森来到丹佛市,住在第二大道的一套小公寓里,他想在这里开始创业生涯。

初来乍到,人们并不认识哈里森,因此他必须计划好为自己的房地产事业铺平道路的每一个步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加入该市的“快乐俱乐部”,去结识那些出入该俱乐部的社会名流和百万富翁。对哈里森这样一个无名小辈来说,要想进这样高档的俱乐部,实在是很不容易,但他还是决定去大胆尝试一番。

哈里森第一次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刚说完自己的姓名,随着一声斥责,电话就被对方挂了。哈里森仍不死心,又打了两次,结果仍遭到对方的嘲弄和拒绝。

“这样坚持下去,将毫无结果。”哈里森望着电话机喃喃自语。突然,他心生一计,又拿起了电话。这次他声称将有东西给俱乐部董事长。对方以为他来头不小,连忙将董事长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了他。

哈里森立即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的董事长,告诉他自己想加入俱乐部。董事长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却让哈里森来陪他喝酒聊天。

通过喝酒聊天,哈里森逐渐与这位董事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几个月后,在董事长的特殊关照下,他如愿以偿,成为“快乐俱乐部”的一员。

在俱乐部里,哈里森结识了许多富商巨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

1972年,丹佛市的房地产业陷入萧条时,大量的坏消息使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严重受挫,丹佛人都在为这个城市的命运担忧。然而在哈里森看来,丹佛市的困境对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从前那些对他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好地皮,现在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任意挑选收购了。

就在这时,哈里森从朋友处得到一个消息:丹佛市中央铁路公司委托维克多·米尔莉出售西岸河滨50号、40号废弃的铁路站场。

哈里森凭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判断出:房地产萧条是暂时性的,赚大钱的好机会终于降临了。为此,他把自己所拥有的几个小公司合并起来,改称为“哈里森集团”,以使自己更具实力。

第二天一早,哈里森便打电话给米尔莉,表示愿意买下这些铁路站场。

他们很快便达成协议:“哈里森集团”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西岸河滨的那两块地皮。不久,房地产升温,哈里森手中的两块地皮涨到了700万美元。他见价格可观,便将地皮脱手了。

经过许多人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哈里森终于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0万美元。此后,他开始了在美国辉煌的经商生涯。

二十几岁的女孩,要想让自己成为大人物,就要和大人物站在一起。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同化”的效应的,跟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在一起,你本身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增加。而且,跟大人物在一起,你的机会就会比原来多很多,走近成功的几率也就比原来大了。

叫出他的名字,让他觉得受到重视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谁都喜欢的女孩,应该记住对方的名字。”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的名字加起来还要感兴趣。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容易就叫出来,等于给予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写错了,你就会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

“记别人名字有什么意思?”

“我太忙了,没时间记住别人的名字。”

“我不行,我记忆力不好。”

如果你总是这样抱怨,那么你在人际方面不会有大的成功。许多成功人士都有记住别人名字的惊人能力,他们总是挤出时间来记住别人的全名。

吉姆法利从来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46岁之前,已经有四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把别人的名字存入了自己的感情账户。

有人去访问他,向他请教:“据说你可以记住1万个人的名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