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烤鸭
舒玉之所以一醒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看到城门口排的长队。
府城基本只有节假日门口的人会多一些,京城布防更加严格,城门口的队伍大概得从早排到晚。
好奇地掀开帘子看了看,虽然队伍前进速度慢,但所有人都井然有序的。
无聊到盯着排队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在看到每人都向官兵出示什么东西时,舒玉突然想到了什么。
“完了!”
她迅速放下帘子,让车内的另外两人一脸懵圈,不知道她怎么了。
舒玉焦急地看着褚越,“没带路引!”
这话说完,两个原本紧张的男人又放松下来,张东升更是挥了挥手,“我当有什么大事……”
这还不算大?没有路引可就进不了城了!
舒玉没管张东升,他肯定带了,她的目光一直放在褚越身上,不知道该怎么办。
见她这样着急,褚越从袖袋里掏出两张折好的纸递到舒玉面前,舒玉接过来展开看了一眼。
纸上写了离乡日期和省份地点,显然这就是两份路引。
“你都办好了?”
舒玉头一次出远门忘记了这件事,没想到褚越已经提前办好了。
褚越沉稳地点了点头,他以前出门就得办这个,所以出门之前特意去找了一趟老卢。
顿时放下心的舒玉这才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掀开帘子继续往外看了起来。
大概排了半个时辰左右才轮到他们这两辆马车,还是他们来得不晚的缘故,有了路引很快便让通行了,车夫驾着马车缓缓驶进城里。
舒玉倒没有盯着城里各个建筑目不转睛,大部分城市的建筑其实都差不多,只是有些更繁华些罢了。
“先去我的宅子安顿好,咱们再出去走走。”
张东升气定神闲地跟舒玉说了自己的安排,舒玉对此没什么异议,只是惊讶于他都在京城置办好宅子了。
马车驶过不同街道,舒玉看到的地方都是青石地砖铺好的街道,看上去还挺干净古朴的。
又坐了一刻钟不到,马车在一座不小的宅院前停了下来,这一片都是独立的院子,不像舒玉之前看到过的连在一起。
光看其他院子的装饰,也能猜出来这里住的都是有点家底的,舒玉跟在褚越身后下车,张东升走在最前面带头。
进门是一个小小的院子,外墙这一排都是倒座房,进第二道门就是大院子了,直行是正房,左右两侧为厢房,庭院不大不小,没有舒玉那个三间院子连起来的大,但是看上去布局要精美得多。
刚进门便有管家模样的人出来招待引路,舒玉凑到张东升边上悄悄问道:“你什么时候买的院子?”
张东升不是很满意,随意道:“上次来的时候买的,几百两银子买不到好院子,这院子小了点儿。”
捂着自己就带了几百两的荷包,舒玉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酸意,这可能就是有钱人和她的差别吧。
只感慨了一句,舒玉便想开了,她能奋斗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你和褚兄住那边。”张东升指了指东边的厢房,舒玉应下之后便将带来的包袱拿进去收拾了一番。
衣物之类的收到衣柜里,银票让褚越贴身带着,至于调料,舒玉估计没什么用武之地,便收到了柜子里。
都收拾好之后,时辰也不早了,可以准备吃午饭。
舒玉拉着褚越出了房间,便见张东升坐在庭院里,身旁的管家正在低声汇报些什么。
见状舒玉便想回房回避一会儿,张东升看她转身要走,连忙挥了挥手,“这个点儿还回什么房,吃饭了!”
张东升那边简短结束了谈话,等舒玉两人走过来时,管家行了礼便下去了。
三人围坐在院里的桌子旁,张东升摆弄了一会儿手里的扇子,“本来你头一回来京城应该带你吃点儿本地菜,但今日时辰晚了些,便先在家里吃点。”
倒没有非得吃本地菜不可的心情,舒玉了然点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招待不周的感觉。
菜一端上来,还是在县城里吃的那些,舒玉估计是张东升自己培养的厨子,做的都是辣菜。
吃过饭后上的甜点倒是不一样,是一碟子黄色的糕点和一碗银耳雪梨汤。
舒玉捏起一块糕尝了一口,入口细腻,口感绵密,没有大颗粒的杂质,吃起来还有一股豆子的清香。
“这是绿豆糕?”
都快忘记绿豆糕的味道了,舒玉有些惊喜,这跟现代那种面包店卖的绿豆糕的口感很像。
张东升摇了摇头,“这是豌豆黄。”
见舒玉还挺喜欢,他将碟子朝她那边推了推,“京城本地流行这种糕点,我请的本地师傅做的。”
“尝尝梨汤,”张东升努了努嘴,示意她尝尝,“跟你做的差不多,我觉得你做的更好喝些。”
之前舒玉还做过野梨莲子汤,那时候张东升大概还没来京城尝过这里的梨汤。
喝了一口梨汤,舒玉就明白为什么张东升会更喜欢自己做的了,这碗汤味道更甜些,大概是为了让银耳吃上去更有味道。
喝了几口之后舒玉便放下了碗,她没那么嗜甜,这碗汤对她来说甜度有点超标。
“这汤你哥应该爱喝。”
舒玉想到了张二哥,他上次来她店里吃烤乳猪,几乎片片都要蘸糖,可见他在吃甜这一事上的造诣。
张东升看了眼梨汤,赞同地点了点头,他们家除了二哥和娘之外,估计没人爱喝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