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收获
后知后觉自己忘记跟万安说了,舒玉愣了一秒才点了点头,见他有些犹豫,以为他不想去,舒玉便道:“是我欠考虑,你若是不想去也可不去。”
“那倒不是,”万安见舒玉误会了赶忙摇了摇头,忙不迭解释道,“我只是有些惊讶,还以为您会去京城呢。”
这倒是,但舒玉跟常人想的不一样,她还是更想待在县城,生活比较悠闲,正适合她这种想要养老的人。倒是像万安这个年纪正适合出去闯闯。
担心他们二人怕出远门,舒玉又道:“也不急于一时,若是想在家里待一阵子,便在家待一阵子再去也是可以的。”
舒玉对两人的要求不高,不需要他们将店发扬光大到什么程度,能守成也很不错了,主要还是锻炼一下两人的能力。
见两人一直没说话,舒玉还想再劝上几句,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却看到万安一脸兴奋,舒晗勉强维持着脸上的表情,实则脸都红透了。
看来不是害怕,是激动。错估了两个年轻人的承受能力,舒玉一下便想到了其中关窍,这两人可都是从家乡不远千里而来,再怎么也不至于怯场。
舒玉见他们情绪还算稳定,不用自己再绞尽脑汁想怎么安抚两人,便放下心来。
不确定两人的具体想法,舒玉还是问了一句,“你们想什么时候出发去京城?”
期待又紧张的万安也不清楚,他求助似的看向舒晗,这番动作引得舒玉笑了一声,调侃道:“看来要让舒小娘子做主了。”
舒晗被她逗得双耳赤红,她微微低了低头,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口中却没有多少犹豫道:“不如再过十天吧。”
“那就听你的。”舒玉爽快地答应了,十天时间不多也不少,赶到京城也不过就过了半个多月。
确定好两人启程的日子之后,舒玉又将自己在京城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然后给了舒晗一张写了店铺地址的纸条,让她保管好。
“上面还有我二哥的住址,你们若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他。”
将事情都交代完,确定两个孩子都记住了,舒玉就没再多说。
之后的日子便向没有去过京城前那样,缓慢地过去了。舒玉的店也没发生什么变化,只有要去京城的两人做事越发勤奋了。
舒玉看在眼里,哪里不知道这是他们在表达不舍。
如此过了五六天的样子,一天上午门口突然来了几辆牛车,舒玉定睛一看,打头的正是每次回村坐的那辆牛车的主人。
那个老大爷带着另外两辆牛车过来了。
牛车上除了赶车人没坐其他人,后座只用布盖了一层,严严实实,鼓鼓囊囊的,看到这舒玉心中便有了成算。
仔细算算,她去京城已经有一个多月,也到了作物收成的时间了。
舒玉将赶车的几人迎进了店里,“日头大的很,先进来坐会儿喝口水。”
这么大热的天,从村里赶到县城,几人脸上挂满了汗水,背后已经湿了一片。
迎着几人坐下,一旁的伙计赶忙上了凉茶,几人没客气咕咚咕咚几口便喝完了,这才觉得舒服了些。
不忙着询问,舒玉先等他们休息好了,这才跟自己熟悉的老大爷开口。
“牛叔,您送了多少东西来?”
坐在一旁的牛叔见舒玉开口,身体便不自觉地坐直了些,闻言答道,“粗略估计有两三百斤。”
他这是把三种作物算在一起了,其实除了他自己的牛车之外,其他两辆牛车放的都是辣椒。
“成,那咱们去看看。”
三人没什么意见,赶忙起身跟在舒玉后头。
一一掀开布看了看,辣椒和姜蒜的品质都是合格的,为了避免某些情况,舒玉还翻了翻埋在底下的。
确认没问题之后,舒玉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头看向牛叔,夸赞道:“这批作物种的很好,便按之前说好的价格收。”
听舒玉说完没什么问题,立在后头的三人松了一口气,也不枉他们费心照料了一个多月。
店里没有秤,舒玉让店里的伙计跑了一趟祥福酒楼,带了几个帮忙的人手来,将牛车上的作物一一称量。
正忙得热火朝天的,张东升也坐着马车过来了。
“你怎么也来了?”
舒玉有些不解,她应该只让伙计叫了称量作物的人来,再说张东升也不会帮这些忙。
“想来便来了,”张东升对舒玉的话颇有微词,“没事便不能来了?”
他这话说得酸溜溜,惹得舒玉没忍住笑了,“自然能来,只是觉得天气太热,你没必要过来。”
张东升自然不会说是因为舒玉来要人,他好奇才来的,闻言只是睨了她一眼,也不解释。
眼见着所有作物都称完了重量,舒玉把钱结给三位。本还想留人坐一会儿,但中午的日头更毒,几人便赶着回去了。
送完人出去,舒玉回头看着坐在那儿悠哉悠哉的张少爷,有些无语道:“热闹看完了,你怎么还在这?”
当然这话只是好奇张东升的意图,并没有赶他走的意思,舒玉都打算等会儿去厨房给他做午饭了。
她看着将放下来的作物运到后院去的几人,想了想问道:“你打算何时将这些辣椒运到京城去?放久了就坏了。”
辣椒不像姜蒜那两样经放,放不了多久就得坏了,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
闻言张东升用扇子抵了抵下巴,暂时没开口。
“你之前没想到这个问题?”
舒玉狐疑地看着张东升,这人的沉默很能说明问题,他不会真的没想过这件事吧?
张东升不自在地咳了一声,“想是想过,但要安排人专门运送,我还没去找人。”
没想到张东升还有措手不及的一天,舒玉想到京城已经开业的酒楼,“那你酒楼的食材怎么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