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不争陵,只争庙 - 寻根 - 小小的蚂蚁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寻根 >

第16章不争陵,只争庙

黄振邦看了李卫国一眼,笑着说道:“大家不是外人,李主任有话直接说就行。”

李卫国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这事有些难开口,但还是想争取一下。你也知道咱们市中心有一处黄帝故里,也算是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但这些年经费紧张,存在好多修缮不到位的地方,说真的,我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如今咱们既然打算宣传黄帝文化,将祭祖活动推向全国,最起码得先把硬件设备做好。种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鸟来,所以你看能不能……”

李卫国的话没有说完,但黄振邦已经知道了其中的意思。他笑了笑道:“我前些天随天亮去过一次黄帝故里,确实有不少需要修缮的地方。这样吧,我回头琢磨下,看能不能拿出一些钱出来捐给黄帝故里,也算尽一下绵薄之力。”

李卫国当即表示感谢。现在他也没有办法,黄帝文化的重要性市委早就知道,但财政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想法只能暂时搁浅,如今遇到愿意出资的黄振邦,自然希望能拉来一些资金,缓解燃眉之急。

“对了,还有件事,我看国际新闻,印尼那边的动乱已经结束了,黄老要是打算回去,可以提前和我说一下,我好安排行程。”李卫国似乎想到什么,又开口说道。

啊?结束了?

黄振邦一愣,随后轻出一口气,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虽然根在这里,但自己的家人和产业,如今都在印尼,而自己此番归乡,除了探亲祭祖,也有躲避灾难的成分,只可惜通讯不便,他只是听闻印尼局势得到控制,但那边具体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如今得到李卫国的证实,那就可以彻底放心下来。这次回乡,在老家已经待了快一个月,各方面事情筹备的差不多,既然动乱平息,那自己也确实该回去了。

黄振邦道:“让李主任费心了。我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好就回去。”

李卫国点头,和黄振邦握了握手,随后带着吴闻起,乘车返回市里。

黄振邦回到黄振江的家中,此时人已经散的差不多,只剩下赵学礼和黄天亮。黄振江还在和赵学礼聊着黄帝文化园的后续建设计划,从表情可以看出,聊得很开心。

眼见黄振邦回来,黄振江招手让他在旁边坐下,笑着问道:“振邦哥,李主任单独找你聊什么呢?”

黄振邦也没隐瞒,直接说了下情况。

赵学礼在旁边点头道:“虽然是拉投资,但李主任说的也没错。要想把祭拜黄帝的事情推广出去,黄帝故里肯定是要好好修缮的。”

黄天亮提出疑问:“为什么只修缮黄帝故里,不修缮熊村那边的黄帝陵和其余地方呢?”

赵学礼当时就笑了起来:“你这就不懂了吧?封建王朝历代皇帝拜祖,都是只拜庙,不拜陵。宗庙才是在政治上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就比如朝觐之礼、策命大臣、发布奖赏、颁布国策等,都是在庙堂上进行的。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也就是以前的都城,从作用上来讲,是符合古代的祭祀标准,如果选择祭拜的场所,肯定是黄帝故里,而不是熊村黄帝陵,而且咱们这么搞,还能有效的解决和陕西黄帝陵之间在祭拜问题上产生的冲突,不争陵,只争庙,大家互不相扰,并且从传统上来讲,我们才是正宗。”

几人皆是点头。

有这样一个历史学的专家在,确实能解决不少疑惑。

又聊了一会,赵学礼也起身离开了。

动工仪式虽然结束,但新一段新的征程却正式开启。借助黄振邦的投资,黄天亮招募了几个志愿者,投入到了紧张的修缮编订工作中。黄振江每天都去村后的黄帝文化研究基金会的工地,亲自监督建设情况,保证不出现任何纰漏。

黄振邦暂时倒是闲了下来,通过市里,和印尼的家人取得联系,家里人回话,全家都安然无恙,因为提前做了准备,家族内的产业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已经恢复正常,航班也已经恢复,随时可以回国。得到这些消息后,黄振邦也确实动了回去的心思。

他委托吴闻起,帮自己订了张一周后的机票。剩下的这些天,就待在黄垌村,也没有别的什么大事,就是每天在村里走走,去河边坐坐,偶然再去爬下具茨山和风后岭,他就仿佛一个即将离家的孩子,用自己的双脚和身体去拥抱和丈量这片天地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把这些画面彻底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毕竟他也不知道这次离开,在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本来黄振邦以为回印尼前生活会一直这么平静下去,可没想到,在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三天的时候,村里又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当时刚吃过中午饭,一个村民就慌张的跑到了黄振江的家,刚进门就大声喊起来:“叔,你赶紧去村后的黄帝文化园吧,出大事了!”

听到话语,黄振邦、黄振江和黄天亮的心头是一紧。

黄振江喊道:“出啥事了?”

村民道:“大家正在挖地基呢,结果挖出来了个棺材。现在大家都不敢动,你赶紧过去吧!”

黄振江听完骂道:“就这?差点把我吓死,还以为出了啥大事。走,咱们赶紧去看看。”

这年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不少工地都出现过死伤的事情,黄振江乍一听,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坏事,最后得知仅是挖出棺材,这才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事处理起来并不难。

黄振江、黄振邦和黄天亮一起朝着黄帝文化园的方向快步走去。远远就看到一群村民围聚在一起。三人挤进去,在不远的地方已经挖出了一个大坑,里边露出一大块木头的边缘,已经腐朽,乍一看还确实挺像棺木。

黄天亮负责考古,遇到这事也不怵,直接跳了进去,拿铁锹在木头周围又挖了一会,使得露出的地方更多一些。盯着木头仔细看了一会,他的眉梢逐渐挑起,然后笑了起来:“行了,别害怕,这不是棺材,估计是个大点的木箱。”

众人将信将疑:

“真的假的?”

“不是棺材吗?”

黄天亮道:“我好歹也是考古的,是不是古棺还是能认不出来?你们慢慢挖吧,估计是之前的人埋在这里的好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