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老夫只有上吊了! - 我要当女帝,谁反对,谁赞成? - 讨厌夏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8章 老夫只有上吊了!

淮南道的官员坐在吏部的大堂中,规规矩矩的,脸上还带着青肿,京官看不起外地官员,肆意的羞辱,乃至殴打,竟至于此,实在是超出了想象。

吏部的官员似笑非笑的看着那淮南道官员,慢悠悠的翻出了淮南道推荐的丹阳县官员任免名单,手指着第一项任免。

“……丹阳县县令胡雪亭革职……”吏部官员冷笑,“什么理由?”就张镇周找出来的几个理由,诸如扰乱社会秩序什么的,本来就是一件事两边说,愣要找缺点而已,吏部以往也有就根据这小小的理由,干脆的就免去了小官员的例子。毕竟上下级不和,上级摆明了要换下级,总归是要支持上级的。但这种操作属于潜规则,上不了台面,拿大随朝律法说事,这点鸡毛蒜皮的理由撑死也就斥责而已。

胡雪亭没有从中贪污,目的又是崇高的推动当地的经济、人文等建设,顶多手段有些激进,除了斥责,还想干什么?

淮南道的官员倒也猜到了吏部不会同意罢免胡雪亭,奏本的重心也不在这里。他义正言辞的抗议:“我淮南道行军总管衙署要求彻查胡雪亭。”

表态而已,谁也没当真。

吏部官员的手指继续在奏本上滑动,到了任命丹阳县县丞,主簿等等官职的条款上,不屑的看着淮南道官员:“就这几个人,你们也敢提出来?”

淮南道推荐的丹阳县官员,全部是歪瓜裂枣,废物中的废物,有多年没有去过衙门,天天游山玩水的,有白天不办公,每天晚上通宵办公,显示勤勉的,有每次遇到工作,就哼哼唧唧,不答应,不反对,就是拖着不办的,总之,各种懒政荒政,摆明是混吃混喝的老油条,没有炒他们鱿鱼完全是看在他们都是各个门阀推荐出来的,给门阀一个面子。

“这种垃圾也配为官?”吏部官员翻出一个官员的考评,身为“典农”一职,上任十年,只会迎来送往,拍须溜马,竟然五谷不分,这也敢坐在“典农”一职上?

“淮南道多年荒废,不思进取,竟然还要推荐这些垃圾去丹阳县上任,其心可诛!”吏部官员用力拍桌,正气凛然,须发皆张。

淮南道官员死死的盯着那吏部官员,马蛋!谁不知道这是打压下级的手段,吏部这么当众揭穿潜规则,叫人怎么回答?道理太正,竟然无言以对啊!

“丹阳县不可一日无人,必须尽快派人。”淮南道官员只好找理由。

“朝廷命官,上为天子,下为庶民,岂可随意?”吏部官员怒斥,“这份奏本我吏部无法通过,汝取了回去,另写一份。”

立马回客栈再写一份?傻瓜还看不出吏部站在了胡雪亭的一边,再写肯定也被驳斥。干脆把问题上交,让吏部任命丹阳县的官员?那肯定是被吏部塞了一堆胡雪亭一方的人马,不但没有达成牵制胡雪亭的目的,反倒为胡雪亭送了队友。

“是,我淮南道会再写一份。”淮南道官员微笑着,吏部以为了不起了,行!老子回去找张镇周,上级的事情,让上级去斡旋,都是跑腿办事的,别以为老子要跪下来求你。顺便在张镇周面前告了吏部和御史台的黑状才是重点。

“老钱!”吏部门外,有人招呼淮南道的官员。那被唤做老钱的淮南道官员回头,是认识的某个官员。

“老孔!”他惊讶的道,“你调回京城了?”老孔左右看看,扯着老钱出了衙门,寻了个酒楼坐下。

“你没事吧?”他看着老钱脸上的青肿问道,听说有个淮南道的官员被御史台打了,没想到竟然是相识的老钱。

“这个仇,我迟早是要找回来的。”老钱冷笑,他已经想好了好几个主意,比如上书杨恕高颖贺若弼等大佬,要求讨个公道;比如就带着这鼻青眼肿回扬州,见了张镇周,就说京城已经见了淮南道的人就打;比如敲登闻鼓,找天子喊冤。御史台无缘无故的殴打外地来的官员,道理铁定在他这一边,就不信朗朗乾坤没地方说理去。

“倒不是无缘无故。”老孔苦笑。淮南道山一般的奏本,早已得罪了六部和御史台,谁看见淮南道的官员不是恨得牙痒痒的。

“为何?”老钱惊讶了。

这还用问,当然是每天一千二百本奏本,光是看完就要人小命了,还要批复,还要整理归档,连放的地方都没有,没看见御史台简直变成了收废纸的了吗?

“天下苦淮南道久矣!”老孔长叹,六部的官员连续一个月没回家,御史台的官员看门外的奏本山,半年之内休想能清理干净,不恨死淮南道就有鬼了,要不是还有点理智,淮南道的官员想要活着出城都有难度。

老钱愣了半天,就因为写了奏本,就成为天下公敌了?

老孔用力点头,当然!很是惊讶老钱的懵懂,作为一个亲手创造每天千本奏本奇迹的一份子,竟然没有想到六部和御史台的麻烦,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我当然知道六部和御史台要面对一千两百本奏本!”老钱厉声道,差点掀桌:“你们都是傻逼啊,不知道看都不看随便扔啊!”

每天一千两百本举报弹劾同一个人,甚至是同一件事情的奏本,能有多少差异?也就文字上的次序颠来倒去而已。

老钱一天写三本奏本,写了两个月,有个P的可能每本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前几本奏本还费尽心机的找不同的罪名,不同的词语,引经据典,把奏本写成雄文,到了第三天,老钱已经简单的把同一本奏本写了三遍了事,连个标点符号都没变,到了第十天,老钱干脆的找了略通文墨的仆役抄写,最后自己签名盖章。

虽然没有当面问过淮南道的其他同僚,但是用P股想也知道老钱的手法肯定也是其他人的手法,区别只在于堕落的时间长短而已。

“就这种P奏本,有P个好看的!老子顶多看第一天,然后撑死用三个弹指的时间扫一下有没有其他事情,然后立马就能扔到垃圾堆!”老钱的手指都颤抖了,没想到京城的官员们废物到这种程度,一点变通都不懂,换成他来处理,一千两百本奏本撑死也就一个时辰的事情。多少淮南道的官员在每天费力写奏本的时候感叹着写了半个时辰,却被人看都不看就扔了,恨不得就在奏本里写“弹劾胡雪亭”五个字了事。

“被一群蠢货打,简直是钱某毕生的耻辱!”老钱悲愤极了,还以为不小心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或者遇到了一群神经病,没想到竟然是遇到了一群不食人间烟火,连公务员必须会的偷懒秘技都不会的人间最蠢菜鸟。

老孔鄙夷:“你丫才是大傻逼!”张镇周和胡雪亭之争,已经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当中,越是低调老实本分越好,谁知道一个小小的偷懒失误或者什么的,会不会成了斗争的焦点?

老钱愕然,小小六部或御史台的官员少看几本一模一样的奏本,也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焦点?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老孔恼怒的看他,不在京城当官,就是太幼稚啊。从古至今,因为一件漫不经心的小事,以为只是牵扯了一个最底层的小吏,没想到越查越大,最后数万人脑袋落地的事情,要多少有多少。

“在京城为官,任何事情都不能疏忽。”老孔认真的道,苦点累点,换取脑袋安稳,谁不会选择?

老钱愕然,淮南道总管要对付一个小县令,至于如此紧张吗?

“胡雪亭卑鄙无耻,手段狠辣,善于推动小事演变成大事,满朝文武谁敢小觑?”老孔认真无比,就是因为是胡雪亭,才要一万分的紧张。

老钱仔细的品味着老孔的语气,忽然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疑点。他试探着问道:“听你的口气,好像张胡之争,你很是不看好张镇周?”

老孔微笑:“你且听着。”他就在酒楼之中,忽然提高了嗓门,大声的问道:“诸位,今天张镇周和胡雪亭的盘口,到了多少了?”

酒楼中很快有食客回答:“胡雪亭胜,十五赔一。张镇周胜,一赔二十。”

老钱眼珠子都要掉了,这是公然以朝廷官员争斗开盘口了?洛阳百姓太嚣张了。但是,抛弃城会玩,为毛洛阳人这么不看好张镇周。

“堂堂淮南道总管张镇周,怎么会斗不过一个小县令,我买张镇周胜,一两银子!”老钱大声道,倒不是贪图这区区一点银钱,淮南道官员遇到了上峰的盘口,要是不坚决表明立场,很容易被人攻击的。

四周的人大声的叫好,自然有庄家过来,收了银钱。不断的有人对着老钱指指点点,敢下此巨资买必输的,家里一定有矿。

老钱四下拱手,得意洋洋,一群没有见识的洛阳人,竟然以为张镇周会输,他这个从淮南道赶来的、身临其境、就在争斗第一线的当事人,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张镇周就算不赢,也绝对不会输。总管对小县令,那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老孔,相信我,买张镇周赢!”老钱鼓励着,一赔二十,买一两银子,好几年的俸禄就赢回来了。洛阳人在京城呆久了,真以为世界是讲理讲法的了,不知道偏远的地方,总管就是土皇帝。

“唉,你的银钱扔到了水里了。”老孔来不及阻止,惋惜的道,小官没什么收入,一两银子是笔巨资啊。

“你既然以为淮南道总管会倒在一个小县令的脚下?太荒谬了!”老钱简直怀疑老孔的智商了。

“这倒不至于。”老孔笑,张镇周毕竟是高大上的总管,胡雪亭不可能随便干翻他的,但是,张镇周只怕要惹得一身腥,被胡雪亭占了大便宜去。

“这是为何?”老钱不解,小县令还想斗大总管,难道胡雪亭其实是当朝公主?

“张镇周必须讲法。”老孔笑,老钱点头,这点他知道,张镇周本身就是讲法的人,而且事情闹大了,不讲法都不成,但这不代表法制之下,张镇周就不能秒杀胡雪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