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 我要当女帝,谁反对,谁赞成? - 讨厌夏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1章

防盗:谎言只能骗过一时

东平郡的某个县。

县里到处都有人在谣传,淮南道发现了大量的银矿。

“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去淮南道,碰碰运气?”小酒店中,有人兴奋的道,心里犹豫不定。

其他人摇头,这辈子一直没有好运气,就能在淮南道忽然走了大运,发现银山?想想也不太可能。

“你没那个发财的命。”有人鄙夷的对别人,也是对自己道。

“而且,你想仔细了,在这里,你起码有房子,有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工作,要是去了淮南道,要是找不到银子,你住哪里?吃什么?”这个悲观的念头,打消了很多人想去淮南道的主意,越是年纪大的,越是感觉到这句话当中的无奈和压力。拖儿带女,上有老,下有小,放弃眼前的一切,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需要的勇气实在太大了。

窗外,有人敲着锣,大声的喊着什么。“……淮南道有银矿的消息是假的,不要信谣传谣……银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自己勤劳致富……淮南道没有银矿,只有各种卖身为奴,好好的人不做,为什么要去做奴隶?……不要做梦,要面对现实,留在家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小酒店中的人默默的听着,这几天县衙的锣鼓不停的敲着,到处的喊话,连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不放过,这里所有的人都听了不止十遍。

从一开始信任官府,到觉得官府欲盖弥彰,又到觉得官府的话有道理,再到觉得这些话中有话。

每一遍,都能听出不同的感受。

“县衙说得对,要是真有银矿,真这么容易挖到银子,早就被官府的人全部挖走了。”有人说着,有好处,哪里轮到他们这些小百姓知道。周围的人点头,心里还是犹豫,这谣言中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水分,但是,就没有一点点干货吗?

“我们姑且再看看情况。”有人道,不用急着判断,等着时间流逝,真相就出来了。

县衙中,一群小吏偷偷的聚在一起,鬼鬼祟祟的说着话。

“……这几天的邸报中,每天都提到了淮南道没有银矿。”

“以前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朝廷下了严令,要求辟谣,严禁人口流动。”

一群小吏都看出了其中的蹊跷,别说天天说一件事了,有时候一些大事发生了很久了,都没见邸报提过一句。

“我们该怎么办?”有人低声的问道。

其余小吏互相打量,最终缓缓的点头,想要发财,就要反着看邸报,这是做官许久才得出的诀窍。

“我们留着,让家人去试试看。”有人道,谁家都有一些拐弯抹角的亲戚,让这些亲戚去试探一下。

……

上洛郡。

某个豪宅内,十余人端坐着,几个老实巴交的人惶恐的站着,手脚都在颤抖。

淮南道有银矿的消息传得太广,又有官府辟谣,很是扑朔迷离。小官吏们只能瞎琢磨邸报中前所未有的言词,然后一厢情愿的认为要反着看,作为门阀世家,看问题的方式却更深刻。

“你说,淮南地区有银矿吗?”端坐的人当中,地位最低的人厉声问道,找这些富有经验的矿工询问,就是最简单的方式之一。

“小的不知道。”那人抖了一下,急忙回答。

“什么?你敢欺骗我?”问话的人脸色更狰狞了。站着的人吓住了,急忙跪倒在地上,用力的磕头。“小人挖矿十几年了,银矿,铁矿都挖过,可是,小的真的不知道淮南地区有没有银矿?”

其余老矿工也急忙跪下:“小人们在山中见过铁矿银矿,在平原也见过铁矿银矿,铁矿银矿到处都有,淮南道有没有银矿,小人们实在不知。”

端坐着的贵人们慢慢点头,原来江南山丘也可能有银矿啊,还以为只有北面才有呢。

负责问话的人继续问道:“可有一锄头就能挖到的银矿?”端坐着的贵人们都微笑着,怎么可能有呢,一看就是编的。

一个矿工犹豫着道:“小人没有见过露天银矿,但是见过露天铁矿。所有的铁矿石就在土下,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到铁矿。”端坐着的贵人们脸色微微一变,真是奇妙,这明显胡说八道的东西中,竟然有些真实的成分。

翻来覆去的问了半天,没有问到什么实质性的答案,几个矿工终于被呵斥着退下。这个结果也算在意料之中,毕竟上洛郡的矿工能够知道千里之外的淮南道的消息,那纯属玄幻了。

“李浑要这些流民干什么?”某个人慢悠悠的道。从那些矿工的话中判断,这银矿的事情,十有(八)九是假的,深埋的银矿不是随便能发现的,露天矿早就该发现了,不肯几百年都不知道。

其余人沉默不语,在他们这些门阀贵族看来,肯离开土地,去淮南道找银矿的人,就是一些没田地没产业的流民,没了这些人丝毫不在意,对当地的经济和治安的稳定还有些帮助。但是,李浑没有理由做大好人,努力承担流民的负担,便宜了天下人。

“仅仅管吃管住,就是一大笔银子。”有人道,淮南道确实没有什么人口,李浑很有可能需要人口充实淮南道,但是,眼看天下流民都要向淮南道而去了,没有百万,也有几十万,这么多人进入淮南道,李阀的家底只怕掏空了也不够,要是再混入一些贼人,高呼一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什么的,这热闹就大了去了。

“背后还有杨恕和高颖的影子。”又是一人缓缓的道,其余人点头,五卫一齐出手,明显是杨恕和高颖也掺和了进去。

“他们三人难道联盟了?”有人皱着眉头,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就李浑那副德性,高颖是万万不会和他联手的,丢不起那人,而杨恕和李浑的关系也向来不太对,就差打起来了。

“高颖的品行?”有人摇头,高颖本来是好的,时不时和杨诙宰鸥桑朝廷百官都怀疑高颖什么时候会被杨谏蓖妨耍但自从杨谡魈指呔淅龌乩粗后,高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彻底的抛弃了节操,走上了奉承杨诘牡缆贰

“没这么严重,只是明哲保身罢了。”又是一人说道,高颖确实没有和杨谟捕チ耍但是,这也是处世之道,没道理说一定要被皇帝砍了脑袋,才是臣子的本分。高颖只是从反杨诘募毕确娴奈恢蒙贤肆讼吕矗并没有阿谀奉承杨凇

“难道,李浑是想要征召军队?”有人用最坏的角度看问题。其余人摇头否定,招募私军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皇帝管不了,律法管不了,但是钱袋子管得了。招募的人数少了,也就是护院的数量,做大事根本不足用,要是数量大了,立马就掏空李浑的钱袋子。李浑以前没钱组建大量的私军,现在同样没钱。盯着淮南道的大佬们多得是,李浑稍微坑点银子没问题,要坑大笔银子养数万的军队,那就等着人头落地。

“派人去看看吧,在洛阳和关中再打探一些消息。”有人道。不管李浑杨恕高颖要做什么,这迁移人口进入淮南道的事情,不是一秒钟能成的。消息扩散全大随,流民一路迤逦而去,都需要时间,只怕前后年许时间内,会不断的有人迁移进入淮南道。有这么长的时间,怎么都足够众人看出李浑的盘算了。

……

“东家,有些不太对。”某个店小二悄悄地说道。东家看着那人脸上惊恐和郑重样子,心中一凛,急忙躲在门后张望。

“看,那头,那个男的,还有那个女的,还有那个!”店小二指指点点,那几个人守在商号门口,一直盯着商号的大门看,却既不像是来买东西的,也不像是来卖东西的。

“难道是贼人!”商号东家吓得脸都白了,这些贼人竟然这么嚣张,踩盘子直接踩到县城里面了。

“快去找李捕头!”商号东家低声叫着,声音压抑而嘶哑,让人心中更加的恐惧。

没等派人去找李捕头,李捕头就出现在了商号门口。

“李捕头!”商号东家热情极了,看看李捕头身后,没看见其他衙役。“就你一个人啊?”没想到李捕头竟然这么勇猛,一个人就敢闯到一群贼人的包围圈内。

“今儿个来,是找你说件事情。”李捕头笑眯眯的,“你家在明日就要去淮南道进货,是也不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