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正直善良友好温和平等胡青天
“胡雪亭,我是创世主,你想要什么礼物,我快递给你。”
“我想要异能,瞬移!什么火球雷电空间全部不要,我只要瞬移!”胡雪亭的声音坚定无比。
“这个……异能系列不考虑……很容易崩溃的……”
“那么,飞机也行!没有飞机,高铁也行,再没有,汽车,还没有,你丫就是给个电瓶车也行啊!”
“噗!”
“啊!”
胡雪亭摸着脑袋清醒了,随手把脑袋上的小树枝扔在地上,继续纵马飞奔,就算点亮了骑马睡觉的技能,也万万不能再打瞌睡了,这可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随便马儿怎么跑,这次脑袋比小树枝硬,下次马跑到悬崖底下沼泽地里老虎嘴里,立马没救。
“啊啊啊啊!本座想要长翅膀!本座想要飞!”胡雪亭惨叫。
大随朝最繁忙的人就是胡雪亭了,刚在丹阳县吃了汤圆,就发疯一般往直线距离1500里的洛阳赶,而且是孤身上路,日夜不停,八百里加急。
“该死的!高铁三个半小时就到了,为毛我要跑七天!”胡雪亭真心泪奔了,“等本座统一了天下,把所有不修路的县令全部砍了!”
杨恕体贴的递上一杯热茶:“有话慢慢说,千万不要杀气腾腾,吓着我家的猫就不好了。”杨轩感用力点头,身上的纸甲太过膨胀,看上去让他的体格壮大了三四倍。
“其他地方不敢说,洛阳到丹阳这段路,全部都是修过的,非常好的路。”杨轩感确定是某个县令得罪了胡雪亭,胡雪亭很没品的诬告,要不是他走过很多次了,说不定就信了胡雪亭的造谣,把一个勤政爱民,修桥铺路的好官抓起来了。
胡雪亭怒目杨轩感,对什么叫“整齐的道路”,实在具有太大的差异,拿高速公路的标准要求大随的道路当然是太高了,但是,坑坑洼洼,烂泥塘无数,只是砍了树木,野草都没收拾的道路,也敢叫“整齐”,实在是挑战胡雪亭的理智。
杨轩感继续无视胡雪亭的愤怒,在书房中旋转着,任由身上的纸甲忽然飘起,忽然落下。
“轩轩,你越来越像我家小雪岚了。”胡雪亭恶毒攻击,转圈看裙子飞起的,也就小女孩子,你丫一个大老爷们,恶心人啊。
杨轩感斜着眼睛瞄了一眼胡雪亭,用最温柔的动作,小心的抚摸着身上的纸甲,宛如抚摸心爱的女子。“自从有了这件纸甲,我再也不怕侧漏了。”打错……,是再也不怕寒冷了。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杨轩感再怎么在军营中潜伏,计算时日,也必须回到司徒府,否则白痴都知道他潜伏在了军营。具有高度警惕性,时刻担忧杨诜脸杀入司徒府的杨轩感不得不带着两千骁骑卫挤入了司徒府,所有的空房间,就算以前是杨积善等兄弟的卧室,全部都挤满了骁骑卫士卒。以前美丽的花园已经干脆变成了养马场,草料堆成了山,马粪的臭味隔着一百米就能闻到。
“没有这个数量的骁骑卫,没有骑兵,杨某怎么能杀得出去?”杨轩感仔细衡量战斗力,坚信只要有两千骁骑卫士卒在手,就能保住杨恕的安全,轻易杀出杨谒奈赖陌围,逃到京城外的骁骑卫大营。
“有你这件宝甲在,吾无忧矣。”杨轩感对纸甲赞不绝口,自从穿上后,就没有脱下来过,睡觉都坚决不离身,要不是不想被人偷学了去,他恨不得穿到街上溜达一下,仰天大笑几声。
“温暖!轻!防御力强!不影响活动!携带方便!修理方便!制作简单!”杨轩感觉得胡雪亭这辈子最大的贡献就是这件纸甲了,足以名留青史,唯一的缺点,就是纸甲的价格不便宜。纸张是奢侈品,上好的纸张未必就比铁甲便宜了。
“我要在大随开几百家造纸厂!”杨轩感再次欢快的旋转,看着纸甲飘舞,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他是不是疯了?”胡雪亭低声问杨恕,杨恕一掌拍在胡雪亭的脑袋上,你疯了,他都没疯。
“说吧,这么急着赶回来,有什么要事?”杨恕问道。
胡雪亭万里加急的赶回来,只为了一件事情。“我要官员,越多越好。”
以前想的简单了,以为有张晓刚等衙役在,有佘戊戌等当地百姓在,丹阳县就会顺利的发展,来多少人都能慢慢消化,但最近涌入的那些难民,已经打了胡雪亭一个响亮的耳光。
以丹阳县目前的组织能力,唯一想要把未来的大量外来人口纳入丹阳县轨道当中的办法,只能是建立基层管理,比如搞派出所,居委会什么的,可是,那种密切和深层次的管理模式,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手死死的钉在无聊和琐碎的管理工作当中。
“这不是很好吗?你起码有几千信徒,让他们为星君布道,为星君巩固基层,不是最符合你的利益了吗?”杨恕的言语中虽然有些取笑,但意思却是真的。能够有效的掌握基层,才能有效的掌握社会,这是华夏千百年来的根基。从秦汉开始,什么亭长,村长,县长,全部都是为了更细致的掌握基层百姓,越是深入百姓当中,社会越是稳定。
“胡某不能把我的精锐用在这种地方!”胡雪亭斩钉截铁,信徒做了居委会大妈,谁做官,谁当兵,谁掌握刀枪,谁清理叛徒,谁掌握金钱?
杨恕瞅胡雪亭,终于理解了胡雪亭的用意。丫的胡雪亭想要建立等级制!
“这可不太好。”杨恕希望胡雪亭清醒一点,等级制其实是从奴隶制演化来的,已经被社会淘汰,平等和谐才是发展的道路。
“就是因为平等和谐才是发展的道路,所以我必须制定等级,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胡雪亭道。
“因为,目前丹阳县的核心,其实是畸形的。”胡雪亭叹气。从丹阳县人口的组成来说,粗略的可以分为三大类。
原有丹阳土著;军队遗孤;外来流民。这三大类造成了对胡雪亭的认可度极其的不同。
“进入丹阳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我的计划是整个丹阳县要有二十万人口。”胡雪亭道,参考二十一世纪,这点人口实在微不足道,限制人口没有扩充到三十万四十万,只是因为粮食供应和建筑水平不够。要是有亩产万斤的水稻,已经能够盖二十层楼的技术,胡雪亭立马把人口上限提到一千万人口。
“丹阳土著人口数量不会超过一万人,一旦人口发展到了二十万,这些对我忠心耿耿的人,就是极少数,我难道能信任那些流民组成的军队?”胡雪亭冷笑道。
杨轩感指责:“当老大的,要有包容所有人的心胸,只要加入了丹阳县,就是丹阳人,要一视同仁。”
杨恕看杨轩感,瞅瞅身边,抓了一本书砸了过去:“蠢货!”
杨轩感郁闷了,家中兄弟姐妹都跑光了,胡雪亭也越来越属于自己人,杨恕对杨轩感是打骂由心了,一点面子都不给。
“我以前也这么想。”胡雪亭道,可是,看看那些外来流民根据地域抱团,什么湖南帮,什么山东帮,什么李家村帮,同乡同村老大说话比县衙还管用,白痴都知道这些人对胡雪亭的忠心度就是零。
“语言不通,无法和其他人交流了,所以,怕被人欺负了;身上没钱,别人有钱,所以,怕被人欺负了;别人聪明,自己笨,所以,怕被人欺负了。”胡雪亭弯曲手指,随意的说了几点,都懒得继续深入分析。
杨恕缓缓点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财产,不同的出身,飞快的拉帮结派,那是难以避免的。但这种是基本的东西,难道胡雪亭就没有考虑过?
“考虑过,我还备了好几手准备。”胡雪亭愿意吸收那些地域头领进入丹阳县衙体系,愿意给他们自己建立一个村,只要暂时稳定住,随着推广洛阳话,大小便罚款,以及丹阳百姓成为居委会大妈,就能慢慢的把所有人都吸收到丹阳县的体制当中。
杨轩感点头,自古吸收流民,其实也就是同样的这么几招。
“但是,我疏忽了一点。”胡雪亭道,该死的,这些人都是彻底的无产阶级!
胡雪亭可以通过加税,罚款,让丹阳土著迅速的学会洛阳话,却没有办法让口袋里只剩下几个铜板的流民们感受到惩罚的可怕。
“他们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没有产业,甚至还欠着我钱!”胡雪亭长叹,已经有人打起了欠债的就是大爷,你不继续借钱给我,我就不还你第一笔钱的主意。
“我只有杀了他们。”胡雪亭平静的道。“大乱的时间,可能就在一两个月内。”现在天气还冷,流民都老实的很,不会到风雪中造反作乱,没了丹阳县的支持,他们说不定都要冻死饿死。但过了冬天,到了温暖的春天,流民对丹阳的陌生和恐惧渐渐消失,就未必老实了。
杨恕和杨轩感毫不意外,很是支持,为了整体的和谐,就必须杀一批不肯听话的人。
杨恕笑了:“所以,你需要忠心耿耿的军队,以及县城。”杨恕一眼就看明白了,想要有军队震撼乃至镇压流民造反,就不能依靠流民组建军队,唯有丹阳土著的军队才能忠心放心。想要丹阳有个稳定的大本营,丹阳县城就算不控制流民进入,也要保证大部分丹阳土著长期住在县城内,因此,丹阳的土著就不能渗透到各个流民当中。这两者都决定了丹阳县不可能把丹阳土著分散到整个丹阳的各个环节。
“几年后或者可以,现在绝对不行。”胡雪亭道,几年后人心稳定了,就毫无问题了,最初的几年是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