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长安是个好地方,地呀方儿
沈家被杀十几口人的消息传到了历阳,王庆和破例在大白天就给自己倒满了酒。看着王庆和颤抖的手,王舒鑫很理解,命悬一线啊!若不是王庆和临时变卦,现在死得就是他们父子了,必须喝杯酒压压惊啊。
“压惊?”王庆和笑了,“我这是高兴!王某的判断没有错!”能顶住压力,没有执行原定计划,保住了小命,怎么能不为自己的果决点赞?
和不把胡雪亭当回事,几乎完全不知道胡雪亭的发展的沈家不同,王家一直是很关注胡雪亭的,否则也不会早早的就派王舒鑫去洛阳打交道。但是,对胡雪亭的认识,王家一直在不断地改变。
王家对胡雪亭的最初看法,也是根据“沈雪亭”的十四年表现,认为用“女孩子要为了家族贡献”,“没有家族的强大,就没有女孩子的幸福”,“没有娘家可以依靠的女孩子,就是一根草”等等通俗易懂的大道理,就能让胡雪亭乖乖的成为王家的棋子。因此才有了王舒鑫到洛阳,几乎用命令的方式,要求胡雪亭为他在洛阳铺路。在王家看来,这是非常正统非常合情合理的双赢策略,王家并没有欺压胡雪亭。
王家的外甥女,没了父系亲属的依靠,王家作为母系亲属蹦出来,为胡雪亭撑腰,那是不小的人情,让孤儿胡雪亭姐妹有了依靠,有了主心骨,有了退路。以后胡雪亭姐妹谈婚论嫁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嫌弃家中无人,王家也会出体面的嫁妆,按照出嫁的儿孙辈的礼仪举办婚礼。有娘家依靠的女人,和没有娘家依靠的女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怎么都是对胡雪亭姐妹有利的。王家做了这些事情,胡雪亭为此感激王家,回报王家,那就是理所当然的。沈家和王家都是锱铢必较的生意人,有来有往那是人生原则,作为继承沈家和王家血脉的胡雪亭姐妹,自然可以抛开一切狗血的亲情感情等等想法,理智的看待这一笔互惠互利的“交易”。
然后,这么理智的一比交易的结果,王舒鑫差点被打死了。
“好吧,这是一个偏激的孩子。”王家认识到了胡雪亭的个性不是那么的圆滑,决定给个小小的教训,放弃了一切和胡雪亭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胡雪亭不是笨蛋,终究会意识到没有家族支持的凄凉的,吵个架都没娘家可以回。
结果王家傻了眼。
胡雪亭立军功,杀人放火,臭名昭著,小儿止哭,却偏偏一步步的越走越高,甚至成了县令大老爷!王家还处于晕厥当中,小雪岚竟然成了公主!
这个世界是不是疯了!
王家的人彻底重新梳理了胡雪亭的经历,虽然从市井谣言中得到的信息,就像是雾中看花一般,看不真切,但有些大方向还是很清楚的。
胡雪亭的个性是非常极端的,从来不是一个会原谅别人的人。
这个糟糕的结果,和王家满心以为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嫌隙渐渐消息,慢慢看重亲戚关系的设想差距非常的大。王庆和三兄弟几乎确定,胡雪亭绝对不是哄几句,或者会被舆论胁迫,原谅亲人的白痴蠢货。
想要从胡雪亭手中占便宜,就不再是理所应当给,或者互惠互利的了。王家手中几乎没有胡雪亭要的一切东西。
接近胡雪亭的核心,竟然又回到了低级和狗血的亲情牌。
只有一张牌,面对的却是一个不吃这一套的人,怎么办?
“我们有三个人。”王庆和咬牙道,每个人选择一个方式,总有一个能够成功。
“王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王庆通道,小家族,没背景,没门阀靠山,想要在世间存在,只有一致对外,抱团取暖。
王庆和选择了扮演一个愚蠢的贪婪的长辈,在利益面前,坚持血脉高于一切的伟大思想。辈分就是辈分,亲人就是亲人,就算是皇帝了,该是晚辈还是晚辈,该是长辈还是长辈。这种人设很糟糕,几乎可以肯定成功率只比零大一点点。那些一口一个血浓于水,亲人长辈永恒并不可抛弃的人,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亲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却选择了没看见。但王庆和无法选择其他人设,当年他的亲儿子王舒鑫已经选择了这个人设,并被胡雪亭揍了,换成其他人设也没人信。王庆和只能人前人后的一口一个表小姐,外甥女的叫着,装着愚蠢和贪婪。
王庆通能选择的道路就多了些,他选择了最稳妥,但收益却不那么明朗的高姿态。找到胡雪亭,道歉谢罪,声称断绝一切亲属关系,这么讲理和硬气的态度,胡雪亭心中本来就不怎么多的对王家的嫌隙肯定会立刻消失,多半还会因此对王家刮目相看。有这么一点点小小的观念的转变,王庆通就能在半年甚至一年后,制造机会,和王奶妈牵上线,逐步的进入胡雪亭的视野。随便玩一些套路,比如每天坚持送最新鲜的鸡蛋,比如每个月送一些小土特产,比如每年沈子晨王秀霞的忌日扫墓,胡雪亭和小雪岚的生日送鲜花,或者更高杆一点,送一些以前胡雪亭和小雪岚最喜欢吃的零食什么的,只要不吭声,在几年之后寻找合适的机会揭开,就能在胡雪亭的心中留下深刻的感情。
有王庆和的贪婪和愚蠢映衬,这王庆通必然是获得大量的加分的。
原计划是王庆和第一个去找胡雪亭,展示各种贪婪和不要脸,之后才是王庆通出马。但是王庆和在出发的最后时刻变卦了。
“风险太大!”王庆和摇头反对,倒不是说他很有可能被胡雪亭砍死。一个人发达了,穷亲戚上门那是常事,不,是常识!胡雪亭再看不起王庆和,也绝不会砍死王庆和的。王家只是对外甥女不闻不问,有多大的罪?律法上找不到这条,道德上受到指责的余地同样不大。胡雪亭的父系家族还在,怎么轮都轮不到母系出头。胡雪亭再怎么杀人不眨眼,也不至于不分青红皂白的砍了王庆和的,顶多就是羞辱一番。和巨大的收益比,羞辱算个毛啊,王庆和可以躺平任羞辱的。
“有一再有二,套路的太明显了。”王庆和认为的风险,是在于王庆通的高姿态套路被识破。
王家三兄弟考虑了许久,终于决定王庆和维持人设,却暂缓出动,直接就派王庆通出面。为了增加对比,衬托王庆通的高大,王庆通的亲儿子王鼎鑫不得不装出贪婪和纨绔的样子了。
与王庆和王庆通两兄弟前脚跟着后脚,态度却截然不同相比,作为老子的王庆通成熟理智讲道理,作为儿子的王鼎鑫年轻不懂事,期待天上掉馅饼,显然更合理一点。而且现场的对比,效果更好,还能出演“大义灭亲”的戏码。
果然,在王鼎鑫被打成猪头后,结果还算不错,胡雪亭平平淡淡的,好像看着路人甲,王奶妈却很有些欣慰的样子,一群年轻的越国官员更是一脸王家还不错的表情。
就算胡雪亭绝情绝义,一辈子和王家老死不相往来,王家也赚到了。知道王家是胡雪亭的还算有些硬气的亲戚的越国官员们,会为难王家吗?提拔是不会的,但为难肯定更不会了。那基本就是半个靠山了,有什么事情打官司,口碑爆棚的王家一定不会输。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越国的百姓,知道了王家是皇帝胡雪亭不认,但也不反感的亲戚后,会去招惹王家吗?只怕捧着有骨气的王家还来不及。
王家没有得到看得见的利益,却得到了看不见的利益。
而王庆松就是王家最后的一道保险。隐姓埋名,不联系胡雪亭,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科举,没有认亲,也没有大义凛然的割断,就算王庆和王庆通的行为被识破,惹恼了胡雪亭,王庆松也可以装作不知情。无耻亲戚认亲占便宜失败,总不至于诛灭九族吧?王庆松一支怎么都能安安稳稳的继续现在的生活的。
有此三条路,王家进退有余。
王舒鑫笑着,声音中也微微打抖:“沈家竟然如此不智。”虽然没有想到胡雪亭会这么狠毒,上门求关照的亲戚都杀,但是这沈家的手段也太龌龊了,怎么看都是没动脑子的,成功的几率小得可以不计。
“以前还以为沈家只是运气不好,没想到竟然是一群白痴。”其余沈家的人也道,买官被骗,虽然也是贪字作祟,但那是所有没有靠山的小商人的悲哀,并不代表沈家的方针做错了。用孝道逼迫,却实在是后患太大,容易玩脱。
“沈沐琛虽然是沈家的族长,但毕竟不是胡雪亭的直系。”这孝道是不是包含叔公,还是很有商榷的。
王庆和摇头。王家和沈家的结局差距有点大,是沈家没脑子,有潜力股都不关注,官迷心窍,脑残,王家比沈家聪明一万倍?
自然不是。
沈家和王家都是历阳郡人,两族所处的县城相聚不过百十里地;都是小商人;都没有门阀背景没有官府背景。沈家和王家不论在见识上,还是处事方式上,其实是半斤八两的,甚至沈家还比王家强了那么一点点。沈家能出现一个孤注一掷当兵当官的沈子晨,王家为什么就没有呢?沈家敢拿全家的钱财去买官,王家敢吗?
沈家不关注胡雪亭,不是他们蠢,而是有太多的事情迷住了眼睛。
沈子晨夫妇被杀,显然牵涉了与段阀的仇怨,段阀若是继续追究,追究的是沈家,而不是王家;沈家需要用最果决的态度向段家表态,割断和沈子晨的两个女儿的联系,而王家不需要,大可以表示一点血肉至亲的情义;沈家因为得罪了段阀,担忧报复,必须尽快的找靠山,或者买官,而王家没有这种迫切感;沈家被骗子不断的吸血,沈沐琛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筹集资金,以及掩盖家族资产被沈族主支挪用,而王家资金丰厚,闲的无聊;沈家必须在证实被骗之后,立刻逃离历阳,隐姓埋名,低调做人,躲避沈家旁支的追查,而王家一切照旧,天天吃喝玩乐;沈家剩余的银钱有限,生活压力山大,无法有效的收集,分析消息,而王家有的是银子收集信息,有的是时间分析资料;沈家不成功就成仁,而王家有的是退路。
诸多客观条件的变化,造成了王家和沈家在处理“认亲”上的巨大的差异。
某个打工仔比部门经理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创新,不是因为他有能力,只是因为他的老子是公司老板。
“被沈家这么一闹,只怕胡雪亭本来不怀疑,此刻也怀疑了。”王庆和叹气,一个渣亲戚,在喜欢多想的人的眼中,并不会衬托的另一个亲戚高大,反而怀疑另一个亲戚为什么不渣。
“要不要避上一避。”王舒鑫问道,胡雪亭虽然乖张,但还算理智,顶不住有个不讲道理的石介在,石介能毫无理由的杀了沈家,就能毫无理由的杀了王家。
“还是避一避吧。”王庆和道。可以和奸臣打交道,却不能和神经病打交道,只会杀杀杀的石介是不可理喻的,必须小心再小心。
王家三兄弟迅速调整,生意尽数交给掌柜伙计打理,王家直系子弟进入了半隐居的生活。
……
越国的人口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上万人疯狂的进入越国。
“你们为什么来越国?”越国的官员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家人,三四辆马车坐满了人也就罢了,鸡鸭都带来了。看他们的服饰,也不像是逃难的流民。
“唉,快要打仗了。”那家人带着浓重的河北口音,懊恼无比。
“是啊,再不逃,就没命了。”排在后头的人也叹气,却是山东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