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想要活到一百岁吗?
越国朝廷高层用火箭一般的速度赶到了九江。
“快看,又是哪个官老爷来了。”九江百姓指着一小队骑兵从远处飞快的疾驰而至,几乎已经麻木了。这几日快马快船进入九江,下来的都是越国的高官,身边至少有七八个亲兵跟随,跺跺脚就有一方土地激烈震动。
“这越国是又出大事了。”有百姓低声的道,胡雪亭杀气太重,随便就干掉了长安几十万百姓,还有几百万百姓将要被屠戮,如今闹出这么大动静,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附近的人不屑的看着他,这是多么与社会脱节啊,竟然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养女案。”有百姓大声的道,一点都不避讳。其余百姓用力点头,他们与养女案没有一丝的关系,单纯的酱油而已,朝廷再不讲理也不能杀酱油众吧。
“养女案?”与社会脱节的百姓果然懵懂无知,难道出了某个冤案,养女为父报仇什么的?
一群百姓兴致勃勃的解释,不是没有成亲申请书就不允许成亲,违者要全家挖矿吗?有人找漏洞,把媳妇变成了养女。但做的太明显了,在改变户籍的时候立刻被当地官员看出了问题,仔细的核查,又有正义的邻居出面指控,这张家和李家的案子立刻就做实了,被上报到了朝廷。
这个案子被火速的通报各地官府,要求深查,结果整个江西境内爆出了百余个类似的案件,都是把媳妇变成养女的,有的嚣张无比,比如张家和李家,竟然把定了亲的男女直接变成了父女,有的隐晦的很,把夫妻变成了兄妹,却没能逃过隔壁邻居的火眼金睛。被抓的时候还嚣张无比,“我们哪里犯法了!”
与社会脱节的百姓听得目瞪口呆:“养父和养女,这是乱(伦)啊!”
“谁说不是啊。”一群百姓笑眯眯的聊着,这越国真是奇妙的很,什么诡异的事情都会发生。
“那还不是因为……”说话的百姓硬生生的忍住,笑眯眯的走开。众人都懂,但有些话绝对不能说。
“我就看看。”一群百姓微笑着,这种匪夷所思的案件都闹出来了,就等看着越国怎么垮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德操的君主怎么可能国祚长久。”某个年轻人淡淡的道,神情忧伤,眼光深邃,仿佛看透了千万年的历史。附近的人立刻作鸟兽散,愣头青不怕死,什么话都敢胡说八道,他们可怕得很,万万不能牵涉在其中。
“你说,朝廷会怎么判?”某个角落,两个人却在低声商议,他们也没能拿到成亲申请书,没资格娶媳妇,但这张家和李家的案件举世皆知,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等!”其中一个斩钉截铁的道。要是朝廷重判那些耍花招的人,他们就立马偃旗息鼓,想别的办法钻漏洞,若是朝廷捏着鼻子认了,他们立刻就去找养女。
无数百姓伸长脖子,乐颠颠的等着朝廷的决断。
九江的府衙中,胡雪亭与一群官员面面相觑,还以为可以借着控制婚姻,实现调整人口出生率,延缓粮食不足与人口暴涨的压力,改变生育年龄,降低产妇死亡率,树立更符合人类生殖系统的繁衍观念等等一系列目的,没想到遇到了一群刁民,分分钟就打脸。
胡雪亭脸色古怪,这就是古代版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朕拍脑袋想出来的办法,竟然被人破解了?”一群官员看胡雪亭,做皇帝就是拍脑袋决定事情的,但你丫竟然一点惭愧的意思都没有?
胡雪亭深刻反思:“朕小看了传宗接代的诱惑啊。”西方资本家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敢于挑战断头台,华夏百姓为了能够有个后代传宗接代敢于直面全家挖矿的未来,真是太有趣了。
一群官员斜眼看胡雪亭,有趣?果然是昏君。
“这三皇五帝以来,只听说过强制早婚的,没有听说过强制晚婚的。”裴蕴道,一群官员用力点头,强制早婚的手段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比如因为战乱人口下跌,敌人又没有干掉,朝廷自然会强制百姓在某个年龄前必须成亲,没有汉子的配个汉子,没有媳妇的配个媳妇,寡妇鳏夫强制成亲,总之要用一切手段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兵源。但这强制晚婚的手段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除了我们,聪明人都看出来了。”裴蕴看看一群官员,朝廷官员自然是知道内(幕)的,但百姓也不傻,有见识的人很轻易的就从官府控制成亲推演到了官府控制人口,再推演到官府粮食不住耕地不足,以及官府对未来持有悲观态度等等。
胡雪亭拍桌子,百姓要这么聪明干什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虞世基淡淡的微笑着看胡雪亭,现在总该知道为什么这句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的语句被如此解读了吧,愚民政策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想要国泰民安,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老百姓就不能聪明,越笨越好,最好是统治者说太阳从西面出来,老百姓就用力点头,太阳就是从西面出来,这样国家就和谐稳定了,社会就长治久安了。
佘戊戌怒目虞世基,这读书读到了反人民的一面,怪不得是奸臣。虞世基瞅佘戊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你倒是找个办法能够更合理的解决刁民钻朝廷政策漏洞的办法啊。
“抓!敢钻朝廷政策漏洞的,全部抓起来,”佘戊戌当然有办法,要是纵容了这些刁民,整个越国立刻养女无数。
其余官员却皱着眉头瞅胡雪亭,抓人自然是最简单的,但越国一直执行法制治国,这其中一条要义就是法不禁止即可行,百姓收养养女违法了哪条法律?若是随意抓人入狱在单一案件上自然是很爽的,但对总体却具有破坏性的结果。
“办他乱(伦)罪!”佘戊戌大声的道,这个罪名简直是现成的,保证合情合理合法。
“这街上已经有儒教的人开始抨击我们了。”陈云兮听了很多的报告,一些学儒又不成,没能进入朝廷体系的人四处的宣扬着,没有伟大的儒教思想改变人心,纯洁社会,这社会就人心堕落,直接开始乱(伦)了,简直禽兽不如。“想要恢复礼教,人心向善,必须重新树立儒教的至高无上地位!”
胡雪亭瞅一群官员,弃儒崇科技是必须的道路,决不能动摇。
“唉,你怎么就这么顽固呢。”虞世基微微叹息,这儒教也不是全是坏的,有许多好的东西,就算不用来统治社会,也不需要全盘打倒,大可以取其有用的,增加适合越国的理念,只要披上“论语新解”,“孟子真解”,“孔子真意”等等华丽的外衣,保证那些百姓按照胡雪亭设想的道路走下去。
胡雪亭恶狠狠的瞅虞世基:“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可以换马甲,我就不弃儒了!”把什么墨子韩非子数理化全部编入孔子的言论中,搞几本孔子遗著什么的,立马压力小了一百倍。
虞世基瞅胡雪亭,当年初来乍到,当奸臣哪有打皇帝脸的,又不知道胡雪亭是不是恨极了孔孟,不想孔孟的名字留在世上,当然是老老实实的闭嘴,不惹麻烦是上策了,伴君如伴虎,多说一句全家掉脑袋的。
胡雪亭仰天长叹:“沟通是大问题!”走错了一步,这换马甲的行为就做不得了,数理化已经在推广,若是改弦易辙很容易被人以为是儒家的胜利,进一步抵抗数理化推崇孔孟的。
佘戊戌看看周围的人,人人皱眉苦思,于是再次建议:“还是只能以乱(伦)罪严查。”全越国百姓看着呢,要是以为法律不能追溯过往,放过了这些人,保证全越国分分钟出现几十万养女。
胡雪亭用力的点头,已经顾不得什么法制不法制了,唯有人治。“朕是昏君,朕不要脸,朕管什么法不追溯过往,全部抓起来,全家挖矿。”
“再重奖举报者,朕要这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密探。”胡雪亭叫嚣着,什么人心善良,在重奖面前都是虚的。
一群官员看着胡雪亭,这次可不同与以前,这养女的手段是非常隐蔽的,群众举报的难度很大。要不是张家李家带着怒气处理这件事,让张家少男收养李家少女的行为多少有着报复朝廷、打朝廷脸的逆反嚣张心理,换成了张家父亲收养李家少女,那查出来的难度就非常大了,总不能立法不允许收养子女吧?那么那些真正的孤儿呢,难道要任由他们饿死不成?
“还有亲戚寄居。”余阿福举手,随便一个表妹寄居在表哥家,谁都找不出理由来反对,举证说明不是亲戚?这一表三千里,哪里查的出谁和谁不是亲戚。
“或者黑灯瞎火偷偷的把人送到了男方家中。”余阿九道,就不信隔壁邻居能够十二个时辰盯着,大半夜的把人送到男方家中后,女孩子坚决不出门不出声不见人,就不信隔壁邻居还强大到能够从粪便数量中判断出宅子里多了口人。
一群官员用力点头,这钻漏洞的口子一开,以后真不好处理。
“看本座的手段!”胡雪亭咧嘴笑,看过宅斗文无数,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贯彻始终,那就是名分。
……
凡是涉及“养女案”的人家全部被判决终生挖矿,没砍头只是因为矿里需要人手,但这和死罪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意料之中。”百姓们平静无比,朝廷怎么可能任由别人钻空子。
“那些人真是蠢啊。”某个百姓大声的道,“他们不知道没有名分,就是货物吗?”
有人帮腔:“就是啊,养女,养女,养女不是夫妻啊,就算瞒过了官府,以后也没有好下场。”一群百姓点头,没有名分,这养女算个鬼?以后男方要是翻脸不认,另娶一妻,这女方岂不是比通房丫头都不如。
“人怎么会这么没有良心呢?”几个男的急忙大声道,怒视说养女没名分的人,这是要断了他们收养女的机会吗?
“嫁女儿最重要的就是看男方的人品,我们穷人都是憨厚人,不像有钱人那么的刁钻没有人性,我们穷人绝不会嫌弃糟糠之妻,再说,娶一个媳妇你以为容易吗,谁有钱养得起两个媳妇啊。”一个男子大声的道,一脸的正气和憨厚。
“是啊,你把养女许配了别人家,就有钱娶媳妇了。”某人大声的嘲讽。周围的人用力的点头,防人之心不可无,谁也不想女儿没名没分的“嫁”给了别人当女儿,几年后人老珠黄却被卖给了村口的傻子当媳妇,那些急着送女儿当养女的人家真是心宽啊。
“心宽?你怎么知道不是看中了聘礼?”有人大声的道。虽然是恶毒的猜测,却让其他人更加的惊恐,以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收回一份聘礼就是赚了,以后女儿死哪里都不是自家人的愚昧脑残多的是,谁敢说李家人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