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法律的执行度是个难题 - 我要当女帝,谁反对,谁赞成? - 讨厌夏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4章 法律的执行度是个难题

一群渔夫船夫闹事很快就镇压了下去,甚至不能用“镇压”二字,因为李大小姐根本没有觉得有必要花心思对付渔夫船夫们。这长江的航道和渡船并没有如那些闹事的渔夫船夫所料想的断绝,一堆闹事渔夫船夫的人头不仅吓住了观望中的上下游渔夫船夫,也空出了一个个的萝卜坑。

“扬州附近的渡船生意没人做了,我们快去!”有船夫欣喜无比,就算没有合适的渡船,只有一艘小小的渔船,也能渡人对不对?

“听说好些渔夫都死了,那一段水路上没人打鱼。”有渔民悄悄和家人商量,“家中阿大的年纪也不小了,可以一个人打鱼了,我去借点银子,再买一条船,阿大留在这里,我去新地方。”

“好,就这么定了。”家人一万分支持,别以为一条大江就可以有无数个人打鱼或渡船,那属于萝卜坑,多一个都难,老天爷保佑有傻逼让出了位置,必须立刻占住了。

有人看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恨恨的向水里吐痰,来晚了,已经被人抢了生意,他愤怒的骂着:“只要我们都联手罢工,没了我们水上人家,这朝廷还能不服软不成?一点都不团结,一点都不齐心!”

周围的人附和着骂着,同样羡慕妒忌恨的看着已经被分走的萝卜坑,在利益面前,华夏人的心就从来没有真正的齐过。

……

丹阳的皇宫前,一群大臣整整齐齐又肃穆的站着,过往百姓有些惊讶,看时辰不是上朝时间啊,为毛这么多官员就聚集在皇宫门口了,又偏偏不进宫。

“看,那是佘戊戌,我家以前就在她隔壁。”有百姓叫着,用力挥手。

“那是张修闻,竟然穿着武将的衣服了。”有百姓笑着,总觉得张修闻当武将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一群过往客商没有像本地人那般对大臣们了如指掌,又亲昵的直接称呼名字,只是悄悄的凑在一起,小心的打着眼色:“快看,虞公也来了。”“裴公也到了。”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一些衙役和士卒急忙过来管理交通,将众位官员和普通人隔开了偌大的一块。

“虞公,裴公。”数百大臣认认真真的拱手。

“诸位,祸福难料,现在退出还来得及。”虞世基温和的道。

裴蕴也捋须笑着:“你们与我二人不同,你们正当青春,有大好的前程,而我二人已经老了,行将朽木,万万不肯学我二人。”

一群年轻的官员摇头,佘戊戌跨出一步,脸上满满的悲愤:“大越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虞世基捋须而叹:“大越以国士待之,今以国士报之,可也。”

四周的百姓激动极了,竟然遇到了大事了,必须看热闹!

虞世基整理衣冠,与裴蕴并肩站在队伍之前,面对皇宫沉声道:“微臣恳请陛下重新审视《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身后数百官员齐声道:“微臣恳请陛下重新审视《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整齐的声音传出老远。

“丹阳就是不同啊。”某个外地学子大声的道,能够见到皇帝有错就仗义执言,这才是丹阳的气节啊。

“久闻丹阳人是圣上的嫡系,忠心耿耿,吾尝疑乎是,今日一见犹信也。”有年轻公子用力点头,差点以为忠心耿耿就是吹牛拍马趋炎附势,现在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忠心。

“是啊,这《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实在是恶法,万万不能推行。”有年轻人谨慎的道,最恶的其实是见死不救法,但这背律法书就能免罪或加罪的方式一定也是错的。

“草民恳请陛下重新审视《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一群商人也跟着大叫。

皇宫打开一条门缝,张夫人穿着全套官服冷然走了出来,厉声问道:“圣上问,何事喧哗?”

万众瞩目之中,虞世基慢慢的踏前一步,忧伤又沉重的看着天空的太阳半晌,这才缓缓的道:“《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造成刁民无数,钻律法漏洞者十之二三,构陷乡里者十之二三,各处衙门官司无数,打官司者日夜不停,多如过江之鲫,天下过半百姓由淳朴志诚君子成为刁民小人,长此而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荡然无存,天下哪里还是仁义美好的天下?此恶法也,若陛下不能废此恶法,国将不国!”

一群官员齐声道:“恳请陛下重新审视《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

一群百姓含着泪水跟着呼叫,太对了,背书就能免罪已经是荒谬了,背不出书就要加罪更是荒谬中的荒谬!这个世界已经是坏人横行,用律法书欺负好人的时代了吗?

张夫人冷冷的看着虞世基,道:“圣上问,你们反对《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是不是因为剥夺了你们为了私利任意解释朝廷法律的权利?”

周围的百姓立刻竖起了耳朵,这话真是诛心啊。有人却暗暗的点头,那些年轻人只看见了背书就会降低或提高罪行的奇葩,却没有看见对整个官府的影响,这人人都懂了律法,果然是对官员非常的不利的。

虞世基笑得云淡风轻:“若是官员枉法,自然有御史台处理,该杀则杀,何必怜惜?我大越朝立国多年,又有几个官员枉法?为了几个官员而纵容了无数刁民,岂不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圣上当知道何为重。”

张夫人铁青着脸,恶狠狠的看着虞世基,声音仿佛从地狱出来:“你可知道你在干什么?”虞世基微笑着,又抬头看天上的太阳,缓缓的道:“无非就是虞某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太阳了而已。”

数百官员一齐抬头看天,神情悲壮,好些人眼角都流下了泪水。

一群外地年轻人激动地嚎啕大哭,想到佘戊戌的“大越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越发的觉得感动得不能自已。

张夫人听了虞世基的悲怆之言,淡淡的点头,转身进了皇宫,皇宫的大门再次缓缓的合上。

一群外地年轻人激动地手脚颤抖,果然摊上大事了。“今日能够遇到大越建国第一大案,实在是幸甚啊。”不少年轻人慷慨激昂。

皇宫之内,隐隐有胡雪亭的咆哮声,隐约听到“朝令夕改”,“这不是打朕的脸吗?”等等言语。众人都理解,要学堂的先生认错都是极其难的,要皇帝认错那是绝无可能。

好些人看着那数百官员的眼神中满满的担忧:“与圣上作对,会是什么下场?”有人惊疑不定:“唉,圣上会不会下令杀了他们?”有人立刻反对:“圣上虽然杀得人多,但是很少杀自己人,这些官员都是圣上的老臣子了,好些人都是从圣上还是县令的时候就跟着圣上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圣上绝不会杀了他们的。”周围的人用力点头,佘戊戌张晓刚等人都是丹阳百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好些人甚至跟佘戊戌张晓刚一起吃过饭喝过酒,看着就像自家人一样,胡雪亭绝不会杀了他们的。

“死罪可免,获罪难逃。只怕……唉。”有人沉吟着。

“最大的影响,是失了圣宠啊。”有人同情又惋惜的看着数百官员,有了今天的闹事,铁定上了圣上的黑名单,以后想要升官就有些难了。

“大越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有人喃喃的道,热泪盈眶,至于大越立国才几年,何来养士百五十年,谁在乎。

过了半晌,皇宫的大门再次打开,张夫人面色有些灰暗的走了出来,道:“诸位,圣上道,《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乃利国利民之良策,上应天心,下应民意,断断不能改。”

一群百姓愤怒的看着张夫人,P个上应天心,下应民意,瞎几把扯吧,又死死的盯着虞世基,万万不能服软啊。

“恶法误国害人,微臣等恳请陛下重新审度《晓畅律法书增减罪等律》!”虞世基重重的道,一步都不退缩。

一群百姓大声的叫好,遇到昏君就要正面杠回去。

张夫人长叹:“虞公,何必呢?”虞世基微笑着,缓缓的将双手负在背后,道:“仗节守义,就在今日。”数百官员用力点头,仗节守义,就在今日。

张夫人长叹:“来人!”皇宫的大门打开,千余士卒蜂拥而出。

一群百姓脸色大变,难道这是要屠杀官员了?

“圣旨下,诸位目无圣上,扰乱治安,寻衅滋事,处杖刑!”张夫人缓缓地道,眼角有一滴泪水落下。

百姓们激动了,这是昏君要为了面子当场打死朝中大臣了吗?好些人死死的盯着张夫人的脚尖,到底是打死了暗示还是放过的暗示?该死的,为毛被挡住了,看不见脚尖?

“莫要打死了。”张夫人缓缓的开口道。一群士卒点头,如狼似虎的将数百官员按倒在地,板子用力的落下,哭喊声立刻震天的响亮。只是几下子,好些官员的背上股上就有鲜血渗透了衣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