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
她想
钟浅晴一番话感动的不止路行云一人,就比如刚刚还在哄笑的导演组。胡同正在逐渐消失,那些年的记忆如珍贵的宝石,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路行云常听父母讲起小时候的事情。
几十年前,王雪和陈孑这对姐妹花也不是胡同里省油的灯。两人经常在胡同里,围追堵截一个帅气的邻家小男孩。胡同弯弯绕绕,得手并不容易。在一次跟踪不成反被人家堵墙角后,三人大笑着和解。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她俩的铁哥们儿。
“钟浅晴是吧。”赵导拿着简历冲她微笑点头,“行,今天就先到这里,有了结果会通知你的爸爸妈妈。快把你的小伙伴带走吧,都要哭鼻子了。”
赵导和王雪的关系还算不错。王雪文笔好,下乡那会儿会给宣传科提供文章素材,也会给他的剧本提意见。他在路行云还是幼儿的时候见过她,但路行云是一点印象没有了。
时隔多年,又见到老朋友的女儿,自是多一份亲近。再加上路行云嘴甜,又是拜晚年,又是一口一个“赵叔叔”的,不仅成功收获节后红包,还被允许近距离旁观。
“赵叔叔再见。”被点名的路行云满脸通红。她将双手搭在钟浅晴的肩膀上,低头推着对方出去了。
“嘿嘿。”钟浅晴直勾勾地盯着路行云,笑逐颜开,“至于么,竟然要哭了,我表现的这么深入人心?”
“是的,你可厉害了。”路行云不想解释,朝不远处的妈妈们挥手,“我们在这儿。”
四人回到路家。两位妈妈丝毫不怀疑钟浅晴的表现能力,一副坐等电话的样子,在客厅喝茶聊天。钟浅晴和路行云听着没意思,主动提供“扫拖”服务,领了七元钱报酬后,一起去了路行云的房间。
“你说咱俩是不是卑微打工二人组。”
“谁说不是呢!诶?你不玩游戏啦?”钟浅晴扫了一眼路行云的电脑桌,上面只有两盘游戏。这不符合常理,平时那里至少会放个五六盘。“要为中考做最后的冲刺了?”
路行云笑而不语,而是朝书柜努努嘴,指了指第一排书的右边。那里放着一整排辞典类书籍,包括但不限于:近代史辞典、哲学辞典、汉语大词典、美术史纲、文体大全等等。
钟浅晴内心感到疑惑,按照路行云的指示取出一本又厚又沉的辞典,发现后面侧躺着一个盒子。
“呵家伙!”打开盒子,两三本日记盖着十几盘游戏,其中不乏新的没拆封的。“原来都在这儿呢。你怎么不都藏起来,还留两盘在外边?”
“电脑架上没有游戏,还是我吗?”路行云往椅子上一躺,向后捋了一下半长不短的头发,洋洋洒洒地笑道,“演戏演全套,做戏做一半。真假难辨,懂不懂?老爸老妈就算不管我,我也怕他们说我游戏多。你是不知道,我妈越来越叨叨了。”
“那你锁柜子里不就完了吗?还藏书后面。”
“锁起来等于告诉人家里边都是秘密,真正能藏住的是书后面。”路行云双手交叉垫在脑后,虽是小聪明的行为,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算计。她仰着脑袋笑了笑,“他们肯定不会翻老旧辞典,我放了几本常用的辞典在桌上。”
“谁没事儿也不会去撬柜子。”见路行云表情得意,钟浅晴只在心里说出这句话。冬日温柔的阳光透过窗户定格在对方的笑脸上,有些好看。她呆愣住了,随即擡起眼皮,递给对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简单。
这个寒假如往年一样,平平无奇。快开学的时候,陈孑接到剧组的电话。对方告诉她,钟浅晴通过了《于音》的试镜。
于是从三月开始,钟浅晴周末要去赵一百学生开设的小演员培训班旁听,并接受两个小时的一对一培训。电影七月初开机,她的戏份不多,出境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她还是学生,最多进组一个月,参加完期末考试后再去就行。
她的周末被占用了,钟强夫妇只好将钢琴课也换成私教,并安排在周中的晚上。她还要看剧本,身为准演员的她一下子比同龄的学生忙很多。
只剩四个月了,她想。
路行云也没有好到哪去。介于学校位置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未来能不能上国内顶级大学,初中即可见分晓。中考是个分水岭,作为教师的王雪深谙其中的道理。
还有四个月就中考了,路知远夫妇一改常态,决定暂时将注意力放在路行云的身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她的偏科问题。夫妻俩给路行云请了英语家教。路行云周三和周五的晚上要去老师家上课。她对英语成绩也很不满意,自然是毫无意见。
不就四个月了么,她想。
除了面对文化课的压力,初三学生还要参加体育中考。总分三十分,八百米必考占十分,考试成绩最终会算进中考总成绩。
学校会在课间组织学生跑步。初一初二的时候,他们是在校内跑,初三以后改为四公里校外跑。通常情况下,跑步队伍一开始还整齐有序,随着大家体力耐力下降,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渐渐拉开了。
“你一男的,跟我俩跑什么啊。”
“大哥,你考一千米,不是八百米。”路行云没好气地附和李梦宵。
赵天遥也不说话,稍微加了点速度,但又不甩开她俩。路行云一看对方提了速度,不由自主地就追了上去,李梦宵紧随其后。
每次跑步,班里的男生总是嘲笑女生拖后腿。这该死的胜负欲,她才不想比男生差呢。
30分钟后,路行云与班内大部分男同学在同一时间回到了校门口。她很高兴,去小卖部买了两盒牛奶和一个面包,去了初一部。
“给。”路行云将插好吸管的牛奶递给钟浅晴,还塞给她一大口面包。“是不是累了?”
“嗯。”钟浅晴没空说话,嚼着面包就了一口牛奶。她跑的满脸通红,额头上可见细密的汗珠。体育和主科学习不是她的强项。上帝为她开了太多扇窗户,总是要关上几扇的。
她和路行云擅长的学科几乎是相反的。陈孑是翻译,所以钟浅晴英语好。路行云的语文只有写作能拿得出手,其他都不行,尤其是背诵。钟浅晴却不是。她只要看两眼课文和古诗词,就能背下来,而且从来不忘。至于她的数学,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明天一模考试,准备好了吗?”钟浅晴问。路行云将面包又递到她的嘴边,她摇摇头。
“准备的差不多了。我有预感,英语成绩要突飞猛进了。”路行云把剩下的面包吃完,“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若是考得好,咱俩去吃烤鸭。奶奶过年的时候给我塞了小钱,够吃好几顿鸭子的。”
“那还是小钱吗,我说你那堆新游戏是哪来的呢。”
“嘻嘻,别告诉我爸妈哦,我给你买好看的皮筋。”
“你不给我买,我也不会说的,放心吧。”
这时,预备铃响了。路行云三口两口把牛奶吸溜光,扔进垃圾桶,飞奔回教室。
“这家伙是驴么,体力这么好。”钟浅晴暗自感叹,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浅晴。”同桌羡慕地看着她,“你姐对你真好。”
“是的。”她垂下视线,嘴角微微上扬,翻开课本。
翌日,全市第一次升学模拟考试拉开帷幕,历经三天结束。
路行云考完以后,觉得自己要上天。但是具体怎么上天,她没和家里说,也没和钟浅晴说。如果预感没错,她的成绩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今天天气真不错。”周一上学的路上,路行云神神叨叨的,“你看树上的那只鸟多可爱。”她的语速很快,一边说着不着边际的话,一边眉飞色舞的比划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