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争论
第272章争论
赵楹深吸口气,说道,“这些道理,都是以往儿臣在望都所未曾体会过的。”
崇德帝来了兴趣,“哦?什么道理?”
赵楹拱手道,“儿臣在回来的路上总结了一下,诸般感想,大致可分为三条。”
“其一,我大周与萝兰,当以交好互市为先,以对攻为下!若是不到了万不得已之时,最好还是不要动刀兵。”
此言一出,朝中文武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其中自然还是和刚才一样分为两派的。
主和派以童阁老,史善周璋为主,依旧是主张开放边地贸易。
而主战派自然是赵筠尤春一派。
他们可是刚才劝住了崇德帝,此刻自然是不愿崇德帝再被勾起开放茶马边贸的心思。
赵筠站出来说道,“老三,你莫不是这一回在那萝兰王庭待久了,已经对萝兰人心中生出恐惧了吧?”
“萝兰悍然霸占西域,而西域自古以来乃我天朝上邦之地,如今怎可与那萝兰讲和?传之后世,岂不为人耻笑?”
赵楹摇头,淡定的回应道。
“二哥此言差矣。”
“我此次游历萝兰,虽说是吃了败仗,然交州,密西两战皆胜,足可说明我大周军士,全然无惧萝兰宵小。”
“于我而言,又有何惧之?”
“我所以为的,并非是永远与萝兰讲和,而是要避实击虚,何为避实击虚?眼下,萝兰王年事已高,而他尚未立下世子之位,只要这位萝兰王一死,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等闲之辈,到那时,必然混乱。”
“而我大周这几年连年遭灾,仅靠着江南几地的赋税勉强维持,若是在此时寻求与萝兰交战,那不是以彼之短,攻敌之长吗?”
“我听说,凡兵法者,上兵伐谋!”
“眼下萝兰王尚在,我国财库空虚,因此开放边地贸易,一来,可以从萝兰和西域购得更多的好马,充实骑兵,以备不时之需,二来,开茶马贸易,可以萎靡萝兰人的好战之心,其三,交州贫瘠,连年战乱,以此可以生养交州之民,又可以充盈我国库,此三利,有何不可?”
“你!你这是在帮萝兰蛮子说话,老三,我看你是去了一趟萝兰,现在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赵筠发现自己说不过赵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开始扣起了帽子。
这时,崇德帝大手一挥道。
“筠儿,你少说两句,这一次,朕觉得楹儿说的很有道理。”
“父皇……”
“你不要再说了,此前,童阁老等一干大臣也曾经力劝朕开放边关,朕一直犹豫,这一次有了楹儿的这番话,朕也深以为然,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童爱卿,茶马贸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即日执行!”
话音落下,童阁老可谓是十分兴奋。
正所谓旁人千言万语,不如意中人一句。
此刻刚刚回到望都的赵楹虽然不说能得到崇德帝多少宠爱,但也算是能让崇德帝暂时倾向于这边的,他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赶紧落实一些平时力劝的措施。
崇德帝又看向赵楹道,“楹儿,这才第一条,还有两条呢?朕对你所顿悟的这几条道理,倒是很感兴趣!”
赵楹于是拱手接着说道,“父皇,这第二条,也是儿臣在王庭游历有感,儿臣发现他们萝兰人,其实也并不都是我们眼中的蛮子。”
“他们之中,也有很多对咱们的诗书礼乐很感兴趣,甚至其中不乏一些高位之人,儿臣以为,我们在面对萝兰时,不应只是将其当成蛮子来看待,而是应该予以重视,不仅要以军队威慑之,同时也要以礼服之!”
崇德帝微微颔首。
“嗯,这一点倒也算是新颖,你说的不错,朕予以采纳。你的第三条又是什么?”
却见赵楹缓缓从袖子中取出了一封上书。
“启禀父皇,此乃交州巡抚海毓托付给儿臣,要儿臣亲自呈给父皇的一封上书。”
“哦?海毓来的上书?”
崇德帝很是疑惑的道。
“他巡抚自有上书可呈,何须一定要拖你呈给我?”
“父皇,此上书乃海毓所书,交州三镇二十七地的真实情况,字字泣血,还望父皇能逐字看完!”
崇德帝于是打开那折子,却见上面所写的的确都是交州的真实情况。
交州经过连年天灾,人丁户籍大大减少,无主之地到处都是,除了府城之外,其余各地几乎堪称民不聊生。
而又经历一次反叛一次萝兰入寇,则更是雪上加霜。
赵楹这时道,“父皇,儿臣这一次前往交州,深感交州百姓生活之水深火热,儿臣以为,萝兰之所以敢入寇,就在于我交州之贫瘠,虚弱。”
“若是我交州富饶强盛,交州之百姓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则哪怕是交州之兵卒再少,我相信也不是萝兰人敢随便造次的!”
“父皇,交州今年经历两次战火,又天灾频发,人祸不断,儿臣与海毓恳请父皇能免去交州百姓的赋税钱粮!”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又是一片震动。
赋税钱粮,乃是大周立国之根本。
更何况是在如今的大周,国库十分空虚的情况下,每年每一处地方的赋税钱粮,可都是需要精打细算,绝不能有任何差池的地方。
而赵楹直接恳请免去交州的赋税,可谓是让朝廷国库经历一次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