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密信
第223章密信
胡雕儿松了口气,赶忙转过身来对赵楹道,“殿下,您可得管好您手底下的人啊,这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这回我可是以朋友身份前来,若是伤了友军的和气,对双方而言都是多大的损失啊!”
话音落下,杜玉林怒喝道。
“胡雕儿,你这条狗可还认得我吗?”
“龙凤西征,就是因为你这条狗的背叛,才导致十多万大军功亏一篑,你这等无耻叛徒,竟然还有脸前来我大周的军营!今天我必将你大卸八块!”
胡雕儿惊悸了一下,旋即道。
“你……你是何人?当初龙凤西征的事,我早就说了不怪我,我也是身不由己的,不过今天我可不是为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的,我此行前来,可是为了三皇子殿下的,你若是杀了我,你们今天照样走不出去这燕子矶!”
“你!我!我先宰了你再说!”
怒上心头的杜玉林还要再度动手,这时赵楹使了个眼色,一旁的卜春立刻会意,抽剑而出,顷刻间便听见砰的一声,剑锋相抵,打断了杜玉林的攻势。
赵楹接着道,“陈将军,你先带着杜将军出去冷静一下。”
“末将领命。”
杜玉林尽管不很甘心,但面对赵楹的将领,却也是不得不从,只是临走时仍旧吐了一口唾沫在胡雕儿脚边。
两人走后,大帐中只剩下赵楹和卜春卜秋,以及惊魂未定的胡雕儿。
赵楹端坐大位,审视打量了一番对方说道,“你刚才说,你是以友军使者的身份前来的,此言何意?”
胡雕儿又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望着赵楹说道,“我当初离开望都时,还曾见过三皇子殿下一面,当时殿下还不到十岁,而今十几年时间疏忽而过,想不到殿下已然是如今这般英姿勃发,气宇轩昂,颇有几分崇德帝当年的风采了!”
赵楹摆了摆手,淡然道,“你不用拍我的马屁,龙凤西征一事我不了解,但也深知其弊,但今天我不打算谈这件事,你还是直说你的来意吧!”
胡雕儿于是点了点头,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赵楹的跟前。
“殿下轻启,此乃我家主公,当今萝兰三王子殿下帕提之手书。”
“我家主公素来为人义气,讲信修睦,与新近之交州巡抚海大人交好,此前也互有书信往来,又听闻三殿下只为人豪爽义气,既然出塞,当尽一尽东道主的地主之谊,还望三殿下慷慨往之!”
一边说着,赵楹一边将书信上的内容大致看了一遍。
通体是用萝兰文写就的,不过旁边有相对应的翻译,赵楹对萝兰语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因此看懂并不困难。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帕提简单的说了一遍此前海毓如何写信给他让他帮忙,现如今则是要求赵楹前往他的大营中赴宴,双方友好交流,结识一番。
看完之后,赵楹先是皱了皱眉头,旋即将书信放在了案台上。
胡雕儿笑眯眯的说道,“三皇子殿下,如今大周与萝兰之间,非水火之势,依在下之间,双方反倒是应该化干戈为玉帛,同力修好,同心戮力,日后大周再开茶马之道,于双方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啊。”
“而三皇子殿下若是能以千金之躯,亲往赴宴的话,则两国之间,误会自解,今后百世修睦,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闻言,赵楹微微颔首,他擡头笑道。
“你们王子的意思我大概知道了,不过我身为军中主帅,亲往赴宴,这不是小事,我需要和我的部下商议一番,我让我的人先带你下去用膳,一个时辰之内给你答复,你看如何?”
“谨遵殿下之命!”
胡雕儿嘴角上扬,于是便转身退了出去。
等到胡雕儿走后,赵楹吩咐将杜玉林和陈琦又给叫了回来,他将‘帕提’书信传阅两人,接着问道。
“你们以为,可以去么?”
杜玉林拱手道,“殿下,您是千金之躯,又是三军主帅,岂能轻易赴会?这萝兰之人皆是人面兽心,万一他们心怀不轨,埋伏于两侧,殿下,您若是有什么闪失,那可是我们担待不起的啊!”
一旁,陈琦也沉声道,“我也以为谨慎为好,只是……帕提为人向来豁达义气,若是不去,未免有些驳人颜面了。”
“而且帕提手中掌握着整个萝兰左十五旗的精锐力量,如果能拉拢帕提,那么为日后我大周与萝兰的和睦之约,确实大有裨益……”
杜玉林上前道,“殿下,万不可小心萝兰宵小之言啊,一旦有变,我大军当如何是好?您当如何是好?”
陈琦也劝说道,“殿下,虽有万全之功,但在末将看来,若没有万全之策,则不可以为万全之功,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为保万无一失,还是不要铤而走险!”
面对两人的劝说,赵楹当然也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只是站在他的角度而言,此番能留在交州,乃是欠了人家帕提的一个大功劳,现如今对方主动邀约,若是不前往赴宴,未免有些忘恩负义了。
这帕提又是个讲究义气的人,这会儿要是自己做了缩头乌龟,且不说让帕提看不起,恐怕连海毓那边,事后也不好说。
至于其三,则是正如那胡雕儿所言,如果对方真的是帕提,赵楹是不担心对方会对自己使什么下三滥的招数的。
而一旦谈成,对于交州的未来,大周与萝兰之交好,茶马之道……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面是万无一失,一面是风险与收益并存。
赵楹眉头紧皱,一时间心中似乎也个两全之策。
他轻轻摆了摆手道,“行了,你们的意思我大概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这件事,容我再细细的思量。”
“遵命!”
等到杜玉林和陈琦出去之后,赵楹便坐在位置上,托着腮细思了起来。
而一个时辰的时间也疏忽而过。
就在这时,胡雕儿再次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