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认罪
第209章认罪
海毓点了点头,他早就料到赵靖会这么说,不过他并不着急,只是徐徐道。
“赵靖,你听好了,今天我们来,的确是来治你的罪的,而你有三大罪,罪一,你勾结朝堂宦官奸佞,贪污粮草,贿赂州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罪二,你平叛不力,剿匪不速,而欲养寇自重,有不轨之心。其三,你纵容下属,欺凌州县,横行霸道,滥虐无辜,这三大罪,你可认罪?”
赵靖闻言,心中不禁冷笑,他这时不知道哪儿来的底气,竟是直接从地上站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海毓道。
“海大人,三殿下,看来你们今天来,是瞄准了末将啊?大人所说的这三大罪,敢问放在谁身上不是这样?大人又何必一定要跟我赵某人过不去呢?”
“要我认罪,也不是不行,您得拿出证据来,没有证据,您就算是上一道奏疏给圣上,给内阁,给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又能如何?捕风捉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赵靖眼中,海毓等几人单枪匹马而来,原本若是对方以礼相待,他或许也可以还之以礼,至少明面上还能装一下,互相能过得去就行。
可现在看来,海毓既然已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他也没必要继续装下去了。
作为三川镇的土皇帝,赵靖在自己的地盘上有足够的自信不会有任何人动的了自己,而若是海毓三皇子告到了朝堂上,那也有朝中的人替他辨经。
海毓接着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随即将那小册子丢到了赵靖面前。
“你不是要证据吗?这些够了吗?”
赵靖翻开那小册子一看,不禁脸色一变。
因为这上面几乎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他这些年在三川镇所干的所有的贪腐贿赂,结党营私,纵兵横虐,提拔亲信,养寇自重,贪污户部下拨的粮饷等等事迹。
清清楚楚,每一件上面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再详细不过了。
赵靖的手不禁开始抖动起来,他清楚这上面的东西是什么人写的,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人。
而这个自己人,分明就是此前叛逃到桑达军中的他的部下所为!而且还不止一人!
只是赵靖想不明白,海毓是如何从桑达军中的那些人手中得到这些东西的!
“怎么样?这小册子属实吗?”海毓不慌不忙的问道。
赵靖微微一笑,他这一次没有否认,只是将那小册子合上,同样淡定的说道。
“大人,是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我不妨直说吧,在这里,诸位大人和这本小册子,只能出去一个!”
“赵靖,你好大的胆!”郑霖忍不住怒斥道。
“大胆?我就是大胆又如何?”
“郑知州,你要清楚,在别的地方,我或许没这个能力,但是在这三川镇,我说的话,就是比圣旨还要管用的命令,你信不信我一声令下,我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里血流成河的,但是我的部下会不会这么做,我可就说不清楚了!”
海毓徐徐道,“郑大人,不必与他理论。”
随即海毓又看向赵靖道,“赵靖,你真就以为自己在三川镇一定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赵靖双手抱胸道,“就是不败之地!”
海毓轻笑道,“既然这样,你现在可以喊你的人进来了!我倒想看看,你的手下是不是真的那么听你的话!”
赵靖冷笑道,“巡按大人,这可是你自找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完,赵靖拍了拍巴掌。
无人响应,也无人进来。
赵靖觉得有些疑惑,又拍了拍巴掌,然而这一次还是无人响应。
赵靖眉头一皱,嘶了一声,转身朝着外面喊道,“人呢?都给我进来!”
“不用喊了,你的手下,已经都被拿下了!”
说话的人正是郑寻秋,此刻他穿着一袭亮银色的盔甲,迈着有力的步伐从外面走了进来,在海毓一干人处理了哨营之后,他带着渡马关的士卒已经轻松的将三川镇拿下了。
赵靖望着来人,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吃惊道,“你……郑寻秋,你为何会出现这里?”
郑寻秋嘴角微微上扬,不屑的望着他道,“这就不得不提巡按大人和三殿下的神机妙算了,没有哨营,我带着渡马关守军轻而易举的就来到了三川镇城下,又不费吹灰之力的骗开了城防,可怜你的士卒平时训练懈怠,被我的人轻松夺取了武库。”
“一群连武器都没有的人,不投降还能做什么?赵靖,这些年你在交州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也是时候该有个头了,你认罪吧!”
话音落下,赵靖心中咯噔一声,双目失神,他接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失魂落魄的说道。
“我……我输了,我认罪……我甘愿受罚,求求殿下和大人,饶了我的夫人和她腹中的孩子吧,我愿意招供所有与朝中之人的往来……”
望都。
皇城,寝宫之中。
啪!
随着崇德帝将手中的奏疏猛的丢在了地上,贴身太监不得不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将其捡起来,再递送到其手中。
太监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这……朝堂政务尽管烦忧,但无论如何,您都一定要当心您的龙体啊,天大地大都没您的龙体重要,可千万不能因为这件事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啊!”
崇德帝冷哼一声,将奏疏再度打开。
只是当看到奏疏中由赵楹和海毓一同撰写的,赵靖等一干边将是如何伙同朝中司礼监吃空饷,贪腐的种种事迹之后,一股怒火不由得再度涌上心头。
“朕的钱!朕的钱!”
“都被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给私吞了,交州平叛,朕停了宫殿修缮,命户部拨下去的钱粮,都被这些蛀虫给吃了!我大周快要被这些蛀虫给吃光了!”
崇德帝激动的说完,红着脖子站起来道,“快……快让童阁老,还有周璋,史善两位阁臣来朕的内廷,朕要让他们好好看看,朕养的好奴才!好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