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须臾 - 雁回 - 柏林少女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雁回 >

第204章须臾

第204章须臾

黄昏余晖洒落下来,渡马关的城楼被映照的金光闪闪,就像是镀了一层金箔似的。

同样似乎被镀了一层金箔的,还有此刻穿着一身盔甲的赵楹,柔和的霞光打在他的脸上,映衬着那张本就轮廓分明的脸庞,更加棱角有致。

海毓站在赵楹身边,两人望着不远处渡马关外的长河。

海毓突然想起了一句诗,便说道,“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长河浩荡,人的岁月和它比起来,倒也是人间变换,却亘古不易了!”

闻言,赵楹皱了皱眉道,“雁之,何出此言,你我都是芳华正茂之时,万千世界,大好河山,不都是为我们而备好之地吗?当一展才华,青史留名才是!”

正说话时,黄昏的风渐渐大了。

赵楹见海毓穿的单薄,于是便将自己盔甲上的袍子取下,缓缓披在了海毓的肩头,同时又探手在袍子底下握住了海毓的手,温暖细腻,轻声说道,“有我在你身边,哪怕是天荒地老,日月倒悬又能如何?你看这长河虽久,然是孤独,人若是孤独一世,又有何意义呢?”

海毓点了点头,笑道。

“我只不过是看到这长河浩荡,突然想起来这句话罢了,不必挂在心上。”

赵楹微微颔首,又道,“明日等擒拿了赵靖之后,交州的兵权可就收了回来,这之后,你可有什么打算吗?”

海毓缓缓道,“谢临之前说的很对,我打算按照他的计划去一步步的实施,兵权收回来之后,现如今至少可以保证交州平叛之事告一段落了。”

“不过要按照陛下所言,重开茶马古道,却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在我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

“人才?”

“对,就是人才,交州之所以变成如今这般窘境,固然有朝廷的得失,然而在我看来,官吏之病,也不在少,寻常能到这边来为官的,多半都是一些被贬斥而来,要么就是科考屡次不第,无法在望都或者是江南三省为官的。”

赵楹点了点头,说道。

“这倒也是确实,但也算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些读书人苦读十年寒窗,考上了科举,谁又不想去那富饶之地?而偏偏要来这偏远穷苦之处呢。”

“这正是交州当前的弊病所在。”海毓道。

“既然要治理交州,就必须从吏治开始,简而言之就是需要更多更有用的人才,有了人才,吏治才能改善,吏治改善,茶马古道才有了第二个能够实施的基础!”

“吏治……”

赵楹犹豫了一下,接着道,“这件事看来要上报朝廷,或者是禀报父皇,让吏部那边多遴选一些人才过来这边。”

海毓摇了摇头,“读书人不愿意来此,是出于本心,若是强制将他们安置来此,恐怕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人会自认为是被贬斥而来的,不会尽心尽力,这不是我要找的人才。”

听到这话,赵楹顿时有些莫名其妙。

“雁之,既然你不愿意从吏部挑选人才,那又该如何遴选人才呢?”

海毓不慌不忙的道,“朝廷可以办朝廷的科举,为什么交州不能办一场小科举呢?”

赵楹眸子立刻瞪大,惊讶道,“雁之,你……这,这可不行,遴选人才那可是朝廷的大权,举办科举更是只能由礼部来主持,这是国之重典,私自操办,那便是越俎代庖,朝廷一旦知道,必定会猜忌怀疑,认为你私募门客,意图不轨,这可是死罪啊!”

海毓见赵楹有些激动,便安抚道,“你放心,我既然这么说,当然知道私自擅开科举是死罪,不过在我看来,遴选人才最好的法子只有考试,不考试,如何能知道其能力才华如何呢?”

“至于说科举不科举,我们大可以启奏圣上,就说我们要为茶马古道遴选一批专业人才,需要开一个茶马大试。”

“通过茶马大试之人,可以进入茶马都司之中为吏,重开茶马古道,本就是为了充实圣上之府库,只要圣上同意,通过大试之人,也可入京由圣上裁决,此事在我看来,圣上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闻言,赵楹点了点头。

“这么一说,倒是合理的多,只是我担心司礼监那边,恐怕会借此生事!”

海毓摇了摇头道,“过一段时间司礼监恐怕就要自身难保了,等圣上整治了司礼监,再行筹办此事也不急,圣上为了制衡,必定会安排晋王或是其他皇子前来监看的,这不是你我需要操心之事。”

“既是如此,那便一切都好。”

海毓接着又开口道,“茶马大试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我以为,在解决了赵靖之后,便要着手改革徭役赋税。”

闻言,赵楹又是一阵莫名其妙。

“徭役赋税,又有何问题?”

海毓摆了摆手,“上次和芝玉一番洽谈,让我愈发以为,徭役赋税不改,则交州之茶马古道不行,交州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而粮食收获甚少,为了能够缴纳足够的粮食布帛,交州之百姓,常常需要整年劳作,而不得生息”

“如此,则交州之人丁不会兴旺,交州之钱粮也只会越来越少,同时各地镇府县官吏又层层盘剥,则更是雪上加霜,我的意思,就是要让交州之百姓以后不必再缴纳粮食布帛,而是将每年应当缴纳的布帛粮食都折算成银两,让交州之百姓以后都以银两缴纳赋税。”

“这样一来,交州之百姓可以不必被困顿于两亩田地之间,致力于经商,则茶马贸易可自发而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之?”

话音落下,赵楹点了点头,不禁摸了摸海毓的头发道。

“雁之,你的智谋可真是思虑深远啊,若真能按照你说得这么来实行,交州之困局,必定改善!对了,你的这个赋税徭役变革有没有个具体的名字?待我回望都之时,也好奏明父皇。”

“就叫……一条鞭法吧。”海毓缓缓开口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