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朝堂
第144章朝堂
“老师病了?”
海毓许久没有与望都通消息,童源生究竟何时病倒的他一无所知。
“我自回来后,连鹊苑都没出过,老师病了这许久都不曾探望,他该伤怀了。”海毓苦笑。
赵楹往他手中塞了个暖炉,一行人从桌边回到了卧榻上,海毓歪着身子靠在靠枕上,书房的棋盘被谢临搬了过来,赵楹坐在海毓边上,一边与谢临下棋,一边腾出来一只手摩挲着海毓的手背,轻轻拍着他安抚。
“童老若是见着你如今这幅病恹恹的样子,那才是真的伤怀。”
赵楹说完,谢临点了点头,“你如今养好身子才是正经事,马上就要过年了,朝廷上已经有人上折子让你从湖州回来。你们在湖州闹出大动静,司礼监和都察院都要吵翻天了,你斩断了司礼监的臂膀纵然是好事,可眼下……”谢临语气有些担忧,“望都才经历了科举舞弊案,大家伙都有些害怕。”
怕什么?
怕君心难测。
一场科举舞弊案杀了江南数百名书生,众人都看得出来崇德帝对文官集团的忌惮,童源生的病到底是怎么来的,私底下不是没有人揣摩。
宦官能够结党,文官未必就全是清流之辈。
江南一座隐山书院,每年往望都送来了多少书生,六部、大理寺、都察院,千千万万的文官就像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在望都盘桓着,这些年伴随着司礼监愈发势重,更是隐隐有了文官结党之势。
今年的这一场科举舞弊案,更像是崇德帝对文官的敲打。
在他眼皮子底下,别想有多余的动静。
司礼监之所以能够一年比一年势大,与崇德帝的有意扶持逃不开关系。
“湖州一事陛下到如今都没有准确的消息出来,朝堂上下都在等着你回来,雁之,你,”谢临欲言又止,语气低沉:“这关想好怎么过了吗?”
怎么过?
海毓从重生到如今,闯的每一关都是刀山火海。
他要是走每一步前都得想好怎么走,那他在原地踏步就完事了。
“那你……”谢临眼底满是担忧。
海毓倚在枕头上,淡然道:“陛下到如今都没有发话,那便是在等人发话。”
“就算是杀鸡儆猴,也得有人举刀子。”
“我怕的可从来都不是举刀子。”
海毓是朝堂上的执刀人,他怕的只是刀子举起来,却动不了想动的人。
“雁之,你当真想好了?童老病着,没有他站出来主持大局,朝堂上没人敢替你说话,海大人要避嫌,自然要对此事袖手旁观,我等之辈更是没有说话的资格,倘若你向司礼监发难,孤立无援。”
海毓自然知晓他要面对什么情形。
“殿下,您也不去劝劝他。”
赵楹微微一笑,“我劝得动?”
这倒也是。
谢临又叹了口气。
海毓伸手,执黑棋堵住了谢临的活路,轻声细语:“做什么老是叹气,棋局都死了。”
“你……”谢临气得跳脚,“趁着我说话的功夫破我棋局,胜之不武。”
“无论过程如何,我只看结果。”
伴随着又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金銮殿上拉开了了一场整个崇德四年最热闹的朝会。
都察院巡按御史海毓当庭弹劾司礼监掌印尤春纵容属下王金水在赴任湖州制造局时贪污受贿、侵占百姓田地,导致丘城柳前镇上万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洋洋洒洒数百字,直骂司礼监乃‘脏心烂肺阴私污盗之辈’,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司礼监尤春乃崇德帝宠臣,海毓指着尤春鼻子骂,崇德帝面无表情坐在龙椅上,沉默片刻只一句‘卿文采斐然’。
崇德帝这话什么意思?
就在朝廷官员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三皇子赵楹挺身而出,指责海毓‘所言不实,尽是私情’。
私情?什么私情?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这海巡按与司礼监有旧怨!
科举舞弊案期间司礼监公报私仇,将海巡按抓进东厂关了好些天!
此话一出,立马有官员跳出来斥责海毓,王金水固然有错,可陛下已经处置了王金水,再者说王金水犯事的时候人在湖州,说不准是与地方官员勾结,如何就是尤掌印纵容下属了!你海毓这话有失偏颇!
说这话的当然是与司礼监交好的官员,听着这番话,有看不过去的文官心生愤怒,但看着崇德帝铁青的面容,却不敢上前一步。
海清风见儿子被官员刁难,神色倒是淡然,看不出半分不忿。
金銮殿上始终有人死盯着海清风,想挑这两父子的错处。
奈何海清风老谋深算,根本不着道。
“陛下,司礼监本该是朝之耳目,如今却成为害群之马,掌印尤春罪不可恕!还请您——”
咚!
海毓话未说完,就见崇德帝将手中珠串轰然丢在了桌上。
满朝文武面色惊惧,齐齐下跪高呼:“陛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