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废弃鬼楼
照片上的女人长相清秀,但那眼神却犀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她的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畏惧的气息,仿佛一只沉睡的雄狮,随时可能苏醒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这股气息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不要轻易招惹一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她隐藏的实力有多深。”
"幕后吗,而「疯者之扉」是……一群行事疯狂的人?"
叶凌天微微蹙眉,心中暗自思忖。他感到眼前的局势变得越发复杂和严峻。这些神秘的组织和人物背后似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和危险,让他不得不警惕起来。
他深知,一旦卷入其中,就很难脱身。而且,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信息,这些人都是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疯子。
他们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成为了最为可怕的敌人。
叶凌天曾听闻过关于「疯者之扉」的传闻,据说他们曾与「红木馆」(南城分局长)发生过冲突,导致了许多人员伤亡。
这次事件让他对这个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他们的危险性。因此,他担心自己的处境会变得更加艰难。
毕竟,如果他没有死成,那么这些疯狂的家伙很有可能会再次出手,试图完成他们的目标。
面对如此困境,叶凌天决定要更加谨慎地应对。他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揭开这场阴谋的真相。同时,他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真尼玛是一群疯子,靠...”叶凌天暗骂
稍稍平复心情,他便打给了「道观」,上次的事件后,叶凌天有嘱托过他制造完声音就可以回家了,(之前那两个人的对话,都是「道观」弄出来的)
“喂?老叶啊,干哈啊,有空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又要我帮忙啊”电话那头传来姜玄的声音。(一直道观累死了,以后非特殊情况叫姜玄)
姜玄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兄弟需要,他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赌上自己的性命去完成。
“暂时没什么事,出来喝酒吗?”叶凌天平静地说道。
“你这是咋的了,之前从来不喝酒的”姜玄疑惑地问道。
叶凌天沉默片刻后回答道:“心情有点复杂,喝点散散心,马上假期要结束了。”
叶凌天和姜玄来到一个摊位边,点了一些酒菜,然后开始边喝边聊。期间,他们还提前付了钱。
就在这时,叶凌天的目光突然被一个身影吸引住了。那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
“这不是照片上那个女人吗?老姜,走,跟上她。”
姜玄看看桌上的饭菜,似乎觉得有些可惜,看着叶凌天已经走了,他也跟了上去。
他们一路跟踪,路边的场景迅速褪去,来到了一个废弃的鬼楼前。楚璃江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叶凌天和姜玄对视一眼,也紧跟其后。
楼内弥漫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空气中弥漫着腐臭的味道,让人感到一阵恶心。两人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了什么。
突然,一声尖锐的尖叫打破了寂静。叶凌天和姜玄心头一紧,立刻朝着声音的方向奔去。当他们赶到时,发现楚璃江正静静地站在一扇门前,门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散发着诡异的光芒,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
楚璃江站在门前,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终于,她开始有了动作,缓缓伸出手去握住门把。
然而,就在她的手指即将触碰到把手时,突然僵住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接着,她开始喃喃自语起来。
"为什么啊,明明都已经除掉他了,怎么还会在这里看到他……"楚璃江的声音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敲打着叶凌天的心。
听到这句话,叶凌天的心中猛地一紧,咯噔一下。难道这个疯子发现了自己?他不禁有些紧张,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可能,如果楚璃江真的发现了他,以她的性格绝对不会如此平静地自言自语。或许这只是她的错觉或者精神错乱导致的幻觉罢了。想到这里,叶凌天稍微松了口气,但仍然保持着警惕。
楚璃江又有了动作,她低声不知道念了些什么,她面前的那扇门随着门上图案的闪烁打开了,站在他面前的竟然是一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楚璃江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和不解,开口质问道:“信息怎么不回了?还有那个男的,你那边没杀吗?我这边怎么还能看到他?他已经被我杀了!”
门内的「楚璃江」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回应道:“我这边也杀了啊,你难道没在6:30的时候准时把他杀了吗?”
楚璃江肯定地回答:“时间是对的。”
两人陷入了沉默,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这种情况实在太过诡异,两个楚璃江都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他们站在同一个地方,却发现彼此的行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
据说在古代的某本书中曾经记载过一些关于平行世界和时空交错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根据这些记载,这个世界可能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时空,而每个人在另一个世界都能找到另一个自己。
然而,通常情况下,两个世界中的人各自生活,无法互相联系。只有某些具有特殊生辰八字的人,通过特定的生辰八字搭配一些神秘的语言,才能引发一扇雕刻着符文的门降临。
这扇门可以让人们在门口与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交流半个小时。
如今,眼前的情景似乎正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两个楚璃江同时出现在同一地点,这扇门成为了连接两个时空的桥梁。
“真相算是揭穿了一半,两个自己吗,这扇门好像在一本书上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