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离开
第182章离开
从到了这城主府,月玲玉就没少嘲讽他,虽然她也不计较,可有报仇的机会,怎么可能会不好好的把握住呢!
显然,月玲玉没有听出重点,这会问道:“你方才说风月走了?去哪了?”“你不知道吗?昨晚他就给我说要离开了,至于去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我估计短时间肯定是回不来了。”苏九兮道,还悄悄的打量着他的脸色,
最终她几乎可以确定,这月玲玉不仅是失了身,还失了心。
也不怪他,要是换个别的男人,或许还有点疑惑,可却是风月,那就不亏!
“阿姐,风月哥哥让我转告你说他走了,你别担心,等他忙完了就回来找我们!”璇玑一步一步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揉着眼睛,看样子也刚起来不久。声音还很稚嫩,眼睛都没看苏九兮的方向就开了口。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月玲玉是没脸待下去了,转身就走。苏九兮这次可没拦着了。她是真的没想到,风月临走之前会搞出这么一件事,还真是出乎意料啊!
“璇玑,以后可不要喝酒了,回头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苏九兮笑道。
听到这句话,璇玑的脑袋就耷拉了下来,那个酒喝的她头疼,到现在都还没好,下次说什么也不喝这么多了。
城主府的热闹基本都过了,月玲珑才慢慢吞吞的赶回来。她去送云渊行了。一直很不舍,所以送了很远,之后回来的时候又无精打采的,转悠了好大一圈才回来。这才晚了。
云渊行一走,整个城主府好像又空了一样。月玲珑是在是无聊。所以路上碰见月玲玉也就多问了两句。
“阿弟,你清早怎么没去送渊行哥哥?”
月玲玉浑身僵硬,支支吾吾道:“我……我……我起来晚了。”
话音一落,一溜烟的就跑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猛地关上了门,然后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他此刻的紧张和焦灼。
月玲珑也没去追,他们经常都是这样,也懒得管了。
就这样,城主府安安静静的过了三天,而这三天的时间,苏九兮也将一切都收拾好了,买了马车,准备了吃的,她们这次出发可不知道会遇到多少麻烦,吃喝最起码要准备够,这样才能打持久战。
而苏九兮在准备这些的时候不可能不惊动任何人。月玲珑也在情理之中的知道了。
苏九兮的院子里,这会她正在交璇玑认识物价。
“苏九兮,你要离开?”月玲珑人还没进院子,那清脆的声音倒是先传了进来。
抬起头,对上月玲珑的眼睛蓦然的点了点头:“是啊,我知道你不待见我,这样眼不见心不烦。”
月玲珑一时语塞,她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态度真的不怎么好。
“你不能走!”她道。
这样的答案倒是她有些意外,这月玲珑不是应该巴不得自己走才对嘛,怎么可能这么的好心呢。未免也太奇怪了吧,她一直相信,事出反常必有妖。
“为什么?难不成你希望我留在这里碍你的眼?”
月玲珑抿了抿嘴,满不在乎道:“我们云龙城这么大,养几个闲人还是养得起的,再说了,渊行哥哥交代我要好好的照顾你,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你就在这里安心得等渊行哥哥回来吧!”
“你还真蠢,我现在离开,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云渊行了,他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你。还是说你真的那么无私,愿意将他拱手让人啊?”苏九兮轻声道。说服一个脑子少根筋的少女,她还是很有把握的。
苏九兮这么一说,她果然犹豫了,现在是苏九兮自己要离开。就算云渊行回来了,她也可以交代。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我当然不愿意,可你为什么要离开?离开了云龙城你又能去哪里,外面现在就要打仗了,你虽然身怀灵术,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要是有个好歹,渊行哥哥一定不会原谅我的。”月玲珑道,她说这个话意思也不过就是想看看苏九兮有几分的把握。
“我当然有我自己的事情了,迟早我都要离开,这个地方也困不住我。”苏九兮道。
原本月玲珑和苏九兮的关系就没有那么深,如今苏九兮执意要走,月玲珑肯定也不会死命拦着,只说了句自求多福。
不得不说,月玲珑的心眼是真的不坏,知道苏九兮要走,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办践行宴。但还是拿了不少钱给他们,这算是最有用的东西了吧。
苏九兮也是个行动派,和月玲珑争执过的第二天赶着马车就走了,上马车的时候看到车厢之中放着一个包袱,好奇的打开看看,当看到那些金子的时候,她便笑了。还嘀咕道:“看在这些金子的份上,我们就一笔勾销了。”
如果不是打仗了,苏九兮还不会这么快的离开。不打仗,这世道就乱不起来。那她的天机卦可就遥遥无期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阿姐,我们要去哪里啊?”璇玑问道。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璇玑已经从之前的情绪之中挣脱出来了,也明白了苏九兮是真的为了他好,所以唤了她一声阿姐。而对于这句阿姐,苏九兮好像也十分的受用。
“还不知道,应该是要寻找你的机缘吧。怎么样,怕不怕?”苏九兮逗弄道。
璇玑可不知道什么是玩笑,这会板着小脸一本正经道:“不怕,璇玑一定要拯救族中的人。”
苏九兮轻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有志气。”
最开始的时候,她也觉得璇玑或许会是个麻烦,因为第一次的相遇很不好。可是相处下来发现,璇玑真的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怪不得是圣童子。领悟能力也特别的高。
马车离开云龙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这一路都是人迹罕至,偶尔还有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村子都显得破败不堪。
越是往东走,越是能看到流民越来越多,都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这便是打仗的结果。受苦的总是百姓。
“姑娘,行行好,给个馒头吧!”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趴在车前祈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