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八十一天 -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 年年年有余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八十一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八十一天

第四百八十一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八十一天胤禛虽然是第一次让人炼丹,可先帝炼过,所以他知道要炼成一炉丹几个时辰甚至一天都是不够的,最起码都得两三日。

他让尤副总管到圆明园去有两层意思,一是想让秀玉出出气,毕竟坤宁宫丢东西这事多多少少跟这人有些关系,他可不想秀玉来找他的时候这人还在秀玉米面前晃悠。

这第二层意思就是他觉得既然这人的师父能替他额娘尝药,那必然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这身本事,也一定交给了尤副总管,自己升这人做副总管也有这个原因,该用人的时候当然得用。

结果这人该守规矩的时候不守不该守规矩的时候又守起了规矩,他去了圆明园都这么久了,愣是没跟炼丹那人混熟。

不过他也不是跟所有人都混不熟的,至少跟圆明园的禁军们他就混得挺熟。

他也知道这人为什么会这样,一边是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道士,一边是前程大好的禁军,只要有脑子,当然知道要跟哪边的人混熟才更有用了。

他每天忙得不行,还真没这个闲工夫留意尤副总管到了圆明园之后都在做什么。

他之所以知道这人哥跟圆明园的禁军更熟,还是允祥撞见了他们在一处吃酒,把这事当做笑话告诉他的。

这事对允祥来说的确是能当做笑话讲出来的事,对他来说却不是。

要不是跟他说这话的人允祥,他知道他这十三弟没有别的心思,他都要以为允祥是在笑话他了,笑话他重用了这样一个奴才。

他不是不知道此人不堪重用,可现在还没真到用这人的时候,所以他才会保了这人一次又一次。

就因为他保这人,不光苏培盛不乐意,就连秀玉都不乐意了。

对秀玉,他当然是要解释的,至于苏培盛,他只要稍稍暗示一下苏培盛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让苏培盛去圆明园他还挺放心的。

他之前就是对这人太纵容了,这人才会该聪明时不聪明,不该聪明时自作聪明,也是时候敲打敲打这人了,要敲打人还就得苏培盛出马,这事他是做熟了的,出不了什么岔子。

别看这人在圆明园混得风生水起的,那是因为苏培盛不在,苏培盛要是在,他的日子绝不会过得这么舒坦。

这也算是他最后给这人一次机会了,这人要是还不明白自己进了圆明园之后该做些什么,那他就永远别再回宫了。

不过这人不回宫不等于就对他没用了,恰恰相反,这人不回宫了才是他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不过这人要是真回不了宫了副总管太监这个位置可就空出来了,到时候苏培盛怕是就有得忙了。

不过他忙点儿也挺好,他忙不过来,就会去找他那小徒弟,到时候自己再暗示他一下,让他一点一点的把这事透露给小谭子,就等于把这事一点一点的透露给了秀玉,这样这事她能知道了。

别的事秀玉好像都不怎么在乎,唯独他炼丹这事,他说一次她就跟他吵一次,他觉得他有道理,她也觉得她有道理,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这架吵到最后当然只能不欢而散。

要只是不欢而散也就罢了,都老夫老妻了,床头吵架床尾和,这么多年,也这么过来了。

可她这几年也不知是怎么了,气性越来越大,他是真怕她有一天晕过去就起不来了,所以还真不敢一下子就让她知道这事,就只能借小谭子的口一点点儿的让她知道了。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苏培盛还没回宫不是。

尤副总管虽然缺点颇多,也不是一点儿用都没有,这事最后会如何,还得看苏培盛带回来的丹药到底有没有用,胤禛想。

苏培盛回来的比他预想的要早,不过苏培盛见了他之后说的话没一个字是他爱听的,什么叫那方子有问题,什么叫这药哪怕炼出来了也不能吃,既然有问题,怎么没人告诉他呢?

炼丹这人连屋门都出不了,这事怪不到这人头上,可他派了这么多御医过去,他们又不是见不着他,怎么就没一个人把这事告诉他呢?

还有那尤副总管,他就不信这人当真对那屋子里的人不好奇。

就算他不好奇,那群禁军不好奇吗,他们不敢去,却是一定会撺掇着他进去看看,这人出宫前听不懂他的暗示也就罢了,难道连这群禁军的明示都听不明白吗?

就这样一个人,自己竟然还屡屡给他机会,也难道他身边的人对这事的反应都这么大了。

机会他给过了,这人自己不珍惜,他也没办法,这人也是时候发挥他真正的作用了,不过在那之前他还得再让苏培盛去办一件事。

丹都炼出来了,总不能因为炼丹那人一句这东西不能吃就真把丹药扔了。他为了炼这东西花出去多少银子暂且不论,他在这件事上浪费的时间要怎么算呢,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试试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吃。

那人跟苏培盛说了好几遍这东西不能吃,可见这东西怕是不光不能吃,应该还有毒,所以这东西还真不能用人了来试。

人不能吃不代表牲畜不能,找个和人差不多重的牲畜试试药,就算秀玉知道了应该也不会生气吧。

他原本想是让苏培盛到皇家鹿苑去挑一只鹿来试药的,现在得住丹药可能有毒,那这药就不能在宫里试了。

不能在宫里,就只能到宫外去,还好苏培盛在宫外有私宅,不然这事还不好办。

不过这事苏培盛一个人去办他还不放心,既然那方子有问题,那就让楚院判跟苏培盛一起去办这事好了。

要是那张丹方真有问题,那就得去请老院判出山了,这回又不是谁病了,楚院判一个人去恐怕还请不来这位老人家,有苏培盛跟着就不一样了,那样他就会知道这是自己的意思了,应该会考虑考虑。

楚院判这人他还是知道的,嘴笨,心又软,从前刘太医还在太医院的时候总动不动就被刘大夫堵得说不出话来。

心又软,只要别人下功夫求他,十次有八次他得答应那人。

不过这也是为什么老院判最后选了他做院判没选刘太医的原因,要论医术这两人还真是不相伯仲,可要论性子,这两个人还真是截然相反。

刘太医这的嘴怕是太医院里最毒的了,这人的性子也直,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他不光得罪人,他还动不动就教训人,哪怕是现在的楚院判,那时的楚太医他都敢训。

楚太医嘴笨,说不过他,要不是有老院判这个师父在楚太医怕是当真要被刘太医压一头了。

这样的人,做太医行,做院判却是不行的,大夫救人本来就得商量着来,刘太医太独了,他要是真当了院判,太医院必是要出乱子的。

老院判有多看重刘太医他是听说过的,老院判在太医院时楚太医和刘太医说是这位老院判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院判这是在给自己的小徒弟铺路,把刘太医培育成自己小徒弟的得力助手。

刘太医是有真本事的,要收服他可不容易,老院判为了把他变成自己人肯定是对他许诺过不少事的,但刘太医下狱的时候这位老院判可没想过要帮他,所以他许诺了,却没做到。

楚院判和苏培盛一起去找老院判都请不来他也没关系,还有个刘大夫呢。

刘大夫虽然从太医变成了大夫,但还是他的人,关键时候这人也是能派上用场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