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六十七天
第四百六十七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六十七天徐太医不知道岳钟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以来到此处的第一晚睡得还算踏实,这几位军医同样也不不知道徐太医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所以前一晚睡的也还算好,不过他们很快就都会知道了,不过这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他就没想过他会被派到这儿来,人估计皇上也没想过要派他来,是后来改了主意,这才召见了他。
他要出远门了,当然也要收拾行装,光收拾这个还不够,他还得收拾药材,不然他到了地方也没药材可用,那他去哪儿也起不了什么大用不是。
不过他到底是来得太匆忙了,别看他带的药材不少,其实他是能带的都带了,看都没仔细看就往里头装的,要想用还真得先好好整理一番。
论整理药材,还真得看楚院判的,他被老院判训得多了,就养成了闲下来就去整理药材的习惯,这倒是给他们省了不少时间,要用的时候只要跟他说一声,他点头了就行。
他拿的这些药材就是楚院判整理过的,自然得楚院判点过头他才往箱子里装的。
他本来是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的装的,才装了没几个盒子,乾清宫来人了,说马车快要套好了,要他快些,这下好了,他得让大家帮他一起装了。
他原本想的是每一层都药材治的都得是同一种伤,这样找起来也方便,结果现在人一多起来这箱子里的药材就彻底乱了。
还好大家都知道这东西金贵,得轻拿轻放,不然这箱子里早就不知撒了多少药材了,那才真是浪费了呢。
不过最后这两层的药材他倒是让他们仔细放的,最名贵的药材放在了第二层,最上头这一层放着的都是些常见的药材,只要有银子就能在药铺买到。
他觉得有岳钟琪在这一路上肯定出不了事,所以胆子难免比平时大。
可他又懂财不露白的道理,所以才把最值钱的药材放在了第二层。
第一层放的药材虽然没那么值钱但都是最常见的,别说军医们了,就是随意找来位将士,怕是也认得这是药材。
他就一个人,两只手,这么多药材,他一个人整理得整理到什么时候去,所以他来其实是来找这群军医们帮忙的。
经过昨天的事他也算看出来了,这群军医对他箱子里装的好东西十分的感兴趣,感兴趣好啊,感兴趣他们就能心甘情愿的帮他的忙,这样就给他省了不少时间,就冲这个,他也得再给他们一回面子不是。
他们的确对徐太医箱子里的好东西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听见徐太医请他们到他的帐子里去帮忙整理药材时就没有一个不兴奋的。
这话其实徐太医昨日也是说过的,不过他们那时候还以为徐太医说的是客套话,那些药材他们到底能不能见着还真不一定,现在他们知道这并不是客套话,当然高兴了。
他们在这西宁待了也有几年了,仗打起来时他们不用往前冲,清理战场的时候他们却是冲得比谁都快的。
他们自认医术还算不错,不然也不会被派到此处来,可大夫没有药,就跟厨娘手里没米似的,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就是医术再高,没有药,能救回来的将士又能有多少呢。
在这儿从来都是将士多药少,有好些伤得轻的将士都得自己抗,抗得过去自然好,抗不过去他们也没办法。
这种时候来了位太医,还是位连换洗衣裳都没带几件就为了给那口装满了药材的大箱子腾地方的好人,而且还肯几次三番的给他们面子,他们要是这时候还拿乔,那他们自己都要瞧不起自己了。
然后他们就看见了那大箱子里还有小箱子,小箱子里有小盒子,一层一层的,分得那叫一个细。
他们虽然现在是军医了,可从前还真没人开过医馆,混的最好的就只是个坐馆大夫,混得不好的,连馆都没得坐,一次见着这么多药材他们活了这么多年了,也只有两次这样的机会,一次是到太医院去受训,另一次,就是现在了。
在他们看来,这样摆放药材应该够细致了,没想到这位徐太医对此一点儿都不满意。
他说了,要把这箱子的药材全都拿出来,按药性分门别类的重新再放回去,不过在放回去之前他们可以好好看看有没有上次从战场上下来之后伤就一直没好的将士能用得上的药,要真有,尽管拿去用。徐太医这话他们其实没当真,上次的那场仗虽然胜了可胜得那叫一个艰难,伤兵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这还是还能救一救的,救不了的就更多了。
并不是把伤兵送到他们这儿来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是人,又不是大罗神仙,不可能一挥手就多重的伤都能救,送来的人是不少,可能救的还不到一半,真正救下来的还不到这一半的一半,缺医少药,就连吃食都不够,他们实在是没法子了。
要真像徐太医说的能用上的尽管拿去用,这箱子非让他们搬空了不可,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把这话当真。
不过他们也不能当真一样都不拿,那样不就是在打徐太医的脸吗。
他们也看出来了,他是嫌这里的东西又多又杂,不太想自己动手,怪着弯的在使唤他们呢。
要是在别处有人这么对他们他们怕是要翻脸的,在这儿还真不行,别的暂且不论,就昨天那几盒好东西里就有他们从前只闻其名没见过实物的,这箱子里怕是有好些药材都是如此,这让他们如何走的动道呢。
整理是可以,分门别类也不是不行,不过他们没打算再这么放回去,不然真到要用的时候难道还要一层一层的找吗,那还来得及救人吗?
自从这位徐太医来了他们这儿已经是第二次请他们帮忙了,他们是他说什么们就做什么,说一句对他言听计从都不过分,可他们不能当真对他言听计从吧。
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他们也应该提出点异议好让他知道这儿真正能做主的不是他而是岳将军吧。
所以他们就试探着问徐太医,这些东西再放回去等要用的时候再来翻找是否太过费时费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们想用这些东西的时候立马就能用上。
徐太医呢,他刚才说那话其实是真心实意的,他来这儿就是为了扬名的,要扬名当然就得从伤兵们身上下手,这些东西带来本来就是给这些伤兵们用的,他不过是借这些军医的手给自己扬名罢了。
他之所以这么急着扬名是因为他知道他要是还什么都不做回京了之后他的日子不会好过,他接到自己要来这儿的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其实是不太情愿的毕竟谁都不想身处险境不是。
后来他仔细一想,又觉得到西宁去也挺好,至少炼丹这事他不用再管,也就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就怕苏培盛哪天又找来了。
他管着这事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难怪这差事最后落到了他手上,这差事看着清闲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差事,楚院判当然要推掉这差事了,他现如今算得上是太医院的第二人了,这差事自然就到了他头上。
虽然不知道他走了之后下一个倒霉蛋是谁,又一件事他还是知道的,那就是皇上想要的丹药根本就炼不出来。
那丹方他看过,他得承认在看见那张丹方之前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些东西能出现在同一张方子里,他仔细研读完那张丹方之后想的是,要真按照这方子炼药,炼出来的药当真能吃吗?
和他相比那位负责炼药的小道童就从容多了,这人显然已经把这丹方上的每一个字都背下来了,所以丹方在谁手上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人只看了那丹方一眼,却看了他好几眼。
就这人看他这眼神,要不是他对这人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他还以为他欠了这人什么呢。
他这人一向谨慎来之前就打定主意了,不管这人问他什么他都说不知道这样就能不给自己惹麻烦。
他进太医院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在这种时候谁先说话谁就失了先机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他虽然被这人看得一头雾水,还是忍住了什么话都没说。
他能忍得住,这人显然是忍不住的,所以到最后还是这人先开口了,这人问他,觉得这方子有没有什么可改之处。
他听了这话险些背过气去,什么叫这方子有没有可改之处,他虽然不会炼丹也知道想炼丹就得有丹方,这丹方就跟他们大夫的药方一样,一旦下笔可就再无更改的可能了。
这人这么问,是这丹方根本就不是他开的,还是他照着这方子炼了一段时日的丹之后发现炼不出来,所以就想找个人帮他分担罪责?难怪楚院判跑得这么快,原来是因为这事,徐太医想。
他还以为这事还算个好差事呢,所以高高兴兴的就接过来了,现在他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了,他想的是要怎样稳住这人,然后把这个烫手山芋交到另一个倒霉蛋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