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第448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第448章老十三前些年立的功是不少,可那些功都是汗阿玛还在时立的,那些功都拿来换爵位了。
老十三从前醉酒之后也和他说过,说自己立的那些功就是换不了个亲王爵位换个郡王爵位也够了吧,可汗阿玛就是不给,他听了这话就问了老十三一句,难道忘了废太子了吗?
胤禛只说了这一句,允祥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是呀,他怎么就忘了从前他是跟在太子后头当差的呢。
他从前是有不少功,可那些功最后不也全都算在太子头上了吗,哪有他的份儿呢
哦,还是有的,太子察觉到他有些不想动弹时就会让他到汗阿玛跟前去露露脸,让他也被夸一夸。
当然了,也只是夸,旁的是没有的,旁的都还是被送去了太子那儿。
太子抢他的功劳就算了,都要被废了,还来找他,要不是他机灵,差一点儿就被牵连进去了。
这事他不是不记得,就是不想记得,不过被他四哥这么一提醒,立马就想起来了。
这么看起来,汗阿玛不是不舍得给他爵位,是觉得他既有功也有过,最后功过相抵,最后能做个贝子就不错了。
这事还真不是就允祥一个人不记得,他其实也不太记得了,要不是允祥那次实在醉得厉害,他是不会提的。
这事他提过了,然后就忘了,要不是想让允祥早一点儿当上铁帽子王,他还想不起来呢。
汗阿玛不认那些功劳是允祥的,他认,所以他登基之后第一个封王的就是允祥,而且还是和硕怡亲王。
凭允祥这些年的功绩,他当亲王还真没人敢说什么,可铁帽子王和亲王不一样,铁帽子王袭爵是不用降一级的,允祥要是成了铁帽子王,那他真就是王爷里的第一人了。
大清国开国这么多年了,铁帽子王也只有八个,且个个都功勋卓著,允祥和他们比,的确还差了些,所以他得想想要如何让允祥跟那八人齐平才好。
那八人之所以能受封铁帽子王,那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有战功,允祥要做铁帽子王,就也得有战功才行。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让允禟去西宁监军了,早知道允祥才是最需要军功的那一个,他应该让允祥去监军才对。
可不把允禟远远的打发出去他的人又不好去查允禟,所以这事他没跟任何人商量,是自己定下的。
允祥没新功绩这事其实还是怪他,要不是他派给允祥的差事一件比一件大,一件比一件紧要,短则三五月,长则三五年都办不完,允祥要当这铁帽子王也不会那么难。
既然这事是他的疏失,那就再补回来,不就是差事吗,他能收回来自然也能再还回去,不过他还真得好好想想要还什么差事给允祥才合适。
既然要立军功,那就得先和这个军字扯上关系,就允祥现在的身子骨,青海这种地方他就别想去了,老老实实的在京城或是京城附近待着吧,别的地方他就不要想了。
胤禛挑来捡去,最后打算把圆明园的八旗禁军交给允祥来管,
反正允祥住在圆明园的这段时间也和那些人混熟了,与其给别人管,还不如给他管呢。
自己之前把允祥身上的差事全都停了,紧接着又把他接来了圆明园,群臣心中怕是想什么的都有,应该也有人听见了风声,隐约猜到允祥是去养病的了,他们猜到是他们的事,认不认就是他的事了。
他偏要说允祥去圆明园就是为了接管此处的八旗禁军的,难道还有人会跳出来说他撒谎不成。
不过就这么突然把这事公布出去群臣们怕是更要多想了,所以这事还真得慢慢来。
慢慢来的第一步,就是想让他们把注意力从允祥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去,这个别人,就只能是允礼了。
在他这儿他那些兄弟里还真没人比得过允祥,所以允禄也好,允礼也好,在他这儿一个亲王就到顶了。
允祥禄的亲王是他被过继出去之后袭爵袭来的,他不想给也得给,允礼就不一样了,他想做亲王,那就得自己挣。
允禄被过继时出了一回风头,闺女被送去和亲时又出了一回风头,他又管着宗人府,所以他府上的宾客就没断过。
允礼就不一样了,他醉心诗书,结交之人一个比一个有学识,却没多少有官职的,用他的话来说,做个闲散郡王,足矣。
允祥被停了差事,允礼心思又不在这上头,他就剩一个允禄可用了,这怎么行。
他可不想眼看着允禄变成第二个允禩,所以允礼是时候从郡王变成亲王了。胤禛一句话,允礼就从果郡王变成了果亲王,身上的差事也多了不少,差事一多,拜访他的人就跟着多起来了,允禄府上这才没这么热闹了。
允礼府上才热闹没几日,允祥突然就出现在了户部,这把户部的官员们吓了一大跳,他们一边想着,没听说怡亲王官复原职啊,一边陪着笑脸跟着他走,唯恐他说是来查账的,那他们可就又有得忙了。
结果这位爷说他就是太久没来了,还挺想见见大家的,所以来看看,然后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不必在意他。
大家嘴上答应着,脚也在往回走,心里却在想,什么来看看,明明就是这位爷的差事要回来了,这才来瞧瞧他们有没有偷懒呢。
等允祥去了户部这事传到宫外去之后,被吓着的可就不止户部的官员了。
不是说怡亲王病得厉害都快不行了吗,这瞧着像是快不行了的样子吗?
怡亲王不在,就显出庄亲王来了,就在他们都以为以后庄亲王会是这些王爷里的第一人时,果郡王成了果亲王。
他们一边笑话和庄亲王交好的同僚,一边在想着要怎么同果亲王交好,结果怡亲王回来了,这下他们是真有些看不懂了。
然而更让他们看不懂的事还在后头,怡亲王身上的差事的确回来了,不过他没有回户部,他去管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去了。
这还没完,他除了管这事,还管上内务府的事了,这下他们就明白怡亲王为什么要去户部了,他这是去看户部还有多少银子,够不够用呢。
大部分朝臣都是这么想的,只有小部分朝臣不这么想,怡亲王管不管内务府他们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怡亲王跟军这个字扯上了关系。
现在是禁军,接下来恐怕就是兵了,再接下来,怡亲王怕是要披挂上阵了。
这么一看,怡亲王好像真没病,他病了的消息恐怕是皇上特意让人传出来的,为的就是想看看那些从前得势时跟在他后面的朝臣们,在他失势之后是会等着他回来,还是会见风使舵,又去攀附别的王爷。
前者在他回来之后自然会被重用,后者,除非有大才,不然仕图已然到头了。
这事那小部分人猜对了,但也只猜对了一半,允祥到户部去的确是去看户部还有多少银子,不过不是因为他现在管着内务府了,而是因为他四哥让他去看看有没有军费。
他一听军费这两个字眼睛都亮了,别说只是去一趟户部了,就是住在户部也行啊,允祥想。
就因为胤禛跟允祥提起了军费,允祥觉得自己身上那些使不完的劲儿就又都回来了,他觉得他终于能上战场了,太过兴奋,恨不得找人跟他练练才好。
旁人不知道他身子究竟如何,他四哥知道啊,所以他在宫里他是找不着人跟他比划比划了,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既没留在宫里也没回府,而是得到他四哥的允准之后去了圆明园。
他现在可是管着圆明园的八旗禁军的,别人不敢跟他比划,他们不行,不过跟他们练就不能叫比划,得叫指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