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四十四天
第四百四十四章穿成四福晋的第四百四十四天胤禛把弘历和弘昼训了一顿这事秀玉是知道的,不过知道归知道,她是不打算横插一杠子的,胤禛的性子她还是知道的,绝不会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弄出这么大动静来,这里头,有大文章。
要她说,既然弘历和弘昼都挨了训,那胤禛干脆把这些小辈们都叫来训一训好了,这样弘历和弘昼就不那么显眼了。
不过这事她也就是在心里想想,真让她说出口她是不会的,她可受不了那些子侄一见她就诉苦,她听得脑袋疼。
和侄子相比,还是侄女更招人疼,她这回开库房就是为了给萱儿挑嫁妆的。
萱儿出嫁时的嫁妆跟允禟家的薇儿比起来只会多不会少,萱儿进宫前自己就说过,不管她是要去和亲还是要留在京里成亲自己这个四伯母都会给她备上一份厚厚的嫁妆。
现在她终于回宫了,当然要开库房给萱儿挑些好东西了。
夫婿她和她那十三弟妹给萱儿挑好了,她要送的嫁妆也挑好了,剩下的就是挑个良辰吉日,让萱儿成亲了。
旁人想让胤禛给家中小辈赐婚,得求他,而且还不一定求得到。
允祥不一样,萱儿成亲,这婚自然是要赐的,而且还不用求,不但不用求,胤禛还特意问了允祥,问他是想再多留萱儿几年还是想让她早些成亲。
胤禛之所以会这么问允祥,是因为他记得允祥说过,想多让萱儿在自己身边留几年,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想法变没变。
允祥呢,要是四哥问他这事问得再早些,他还真会说他的确想再留萱儿一年半载
可现在不行了,他已经知道自己病了且病得不轻,这让他怎么说得出还要把萱儿留在身边的话呢,所以他只回了他四哥一句,他想早点抱外孙。
就这一句,胤禛就什么都明白了,立马就让人拟旨去了。
胤禛选来选去,最后选了伊尔根觉罗福僧格做萱儿的夫婿。
此人容貌端正,才情了得,颇有见地,性格坚毅。
胤禛原本看上的不是这人,他觉得既然萱儿的性子像允祥,那就应该给她找一个性格不那么坚毅的夫婿,这样二人才不会时常争吵,日子才能过得长久。
这样的人不是不好找,可能让胤禛瞧得上的还真不好找,所以他又来找秀玉商量来了。
秀玉听他这么说,就只回了他一句,要是萱儿跟本就瞧不上这人,这日子要怎么过得长久
胤禛一听觉得是这个理,可他都是往这个方向找的,让他换个方向不难,就是又得费些时候,那允祥可就又有得等了。
秀玉一看胤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叫了晴初近前来,把她和她那十三弟妹为什么了这事整理好的名册又一次放在了他跟前。
这位伊尔根觉罗福僧格就是她和胤禛一起选出来的。
选好了人,胤禛并没有立马下旨,他召了允祥进宫,应该是想问一问允祥的意思。
这道赐婚的圣旨最后是在允祥点过头之后才下的,圣旨一下,该准备的事就得准备起来了。
萱儿成亲,和薇儿成亲可不一样,薇儿成亲时百姓们议论也好,去瞧热闹也好,都是偷着去的,到了萱儿这儿,她们议论也好,瞧热闹也好,都不用再背着人了,所以萱儿成亲不知比薇儿成亲时热闹了多少倍。
哪怕几十年后,萱儿已经成了老祖宗,有同辈之人说起此事言语之中还是会有止不住的艳羡,羡慕她的好运气,也羡慕她的好福气。
百姓们看这一场热闹时想的是,说是要选秀,其实还早着呢,就算选秀真开始了,选出来的就算不是娘娘也是皇子福晋,这些人里头就没有一个是他们能谈论的,就算想看热闹,那也得到时候再说,还不如先把能看的看了呢。
不光她们想看热闹,宫里的人也想看热闹。
皇上带着皇后娘娘在圆明园一住就是小半年,宫里好久没热闹过了,这又是当今登基后第一回选秀,有这样的大热闹,当然不能错过了。
后宫之中唯一不想凑这热闹的,恐怕就是秀玉了。
选秀选秀,来的人是不少,可选来选去其实选的还是那几个大家族出来的女儿,她跟别的后宫嫔妃们不一样,她既没有许久未见的亲人可能进宫选秀,又已经知道会当选的都是谁,当然就对这事提不起兴趣来了。
她对这事提不起兴致,熹嫔却对这事极有兴致,自从弘历被胤禛训过一次之后熹嫔就老实多了,就算是来给她请安也是和别的妃嫔们一起来的,且见着她没再提过什么嫡福晋不嫡福晋的事了,她就以为这事当真过去了,结果还真没有。她是想着熹嫔和裕嫔到底是弘历和弘昼的生母,他二人要娶嫡福晋了,她总得给她们透透风所以才见了单独见了裕嫔和熹嫔。
裕嫔还好,自己只跟她说了没几句话她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什么也没问,只安静的听着。
熹嫔就不一样了,她听是听了,不过秀玉觉得她好像没有听明白。
她要是真听明白了,怎么还会求自己,让她和裕嫔也见一见这些秀女们呢。
自己不是在跟她说谁有可能成为弘历嫡福晋的事吗,熹嫔怎么突然就想起这事来了
什么叫和裕嫔一起见见秀女们,她自己想见,还非得拉上裕嫔,她怎么不问问裕嫔是怎么想的。
而且她要见的不是秀女里其中的一两个,她要见的是秀女们,这就有意思了。
熹嫔要只是思念家人,召此处来参选的自家小辈到延禧宫坐一坐,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就算过去了,她要见的是秀女们,这就是都想见见的意思,这句话意思其实是她想去殿选。
不过是个殿选,熹嫔怎么就这么想看呢,难道她有别的打算
要不是非单独见熹嫔一面不可,自己都不会放熹嫔进坤宁宫,更别说听她说这样的话了。
现在这话自己听过了,不过自己可没打算应下,要是自己没猜错,秀女里恐怕当真有钮祜禄家的小辈,那这事她就更不能掺和了。
自己要说的都说了,她听没听见进去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她该端茶送客了。
熹嫔也知道以她和皇后的关系她是不该为了这事来求皇后的,可她好不容易单独见着皇后,下次见还不知是什么时间呢,当然得求一求了。
经过上次的事她也看出来了,她和弘历不知怎么就生了嫌隙了,要是从前,他人都进了后宫了是一定会到延禧宫来的,可他挨了皇上训的那天他就没有来见她。
还不止这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从前都是她哄他,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时候是他在哄她了。她不是察觉不到有好些时候弘历都是在哄她,她刚开始觉得被自己儿子哄还挺受用,就没揭穿他,到后来她发现弘历其实不是在哄她,而是在保全她的面子,给她台阶下的时候,她就更不会揭穿他了。
现在可倒好,他连延禧宫都不愿意进了,这还了得。
别看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只要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弘历可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指望了,她可不想做第二个德妃,所以弘历的心她还是要想办法拢一拢的。
这选秀与其说选的是秀女还不如说选的是秀女的家世,尤其是嫡福晋,就更是如此了,弘历和他老子可不是一样,他生来就是个多情的,要他有了嫡福晋就收心,他应该做不到。
当然了,弘历的嫡福晋要是有这个本事能让他收心,那这话她到时候一定收回去。
不过现在这话她是不会收回去的,而且她还想看看她那位许多年未见的远房侄女长得究竟如何,有没有可能进弘历的阿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