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第427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第427章十三弟和他像,也不像,他说像,是因为十三弟和他一样,也被养在了别人那儿,不过玉碟是没改的。
不像,是因为十三弟的生母早逝,要是没有四哥,没有太子,十三弟怕是还不如他呢。
世人都说四哥之所以和十三弟亲厚是因为十三弟被养在了永和宫,他却不这么看,他觉得十三弟之所以最开始能入四哥的眼,是因为四哥在十三弟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他冷眼瞧着,在四哥心里恐怕就一只一个额娘,那就是佟佳皇后,德嫔在他这儿是生母却不是额娘。
说来也怪,德嫔在生了四哥之后又接连生了好几个皇子皇女,就好像这几个小阿哥小格格当真是四哥带来的似的。
要他说德嫔也真是心狠,四哥到底是她生的,贵妃娘娘还在时四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也就算了,佟佳皇后都没了,四哥也听说了这事之后她还是从前那样就有些过了。
当然了,他说的这个过了是因为他也是为人子的,要是论为人臣,德嫔其实是没错的。
他总觉得四哥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贵妃娘娘了,只是装着不知道罢了。
他依稀记得贵妃娘娘生了七格格宫里其实就有流言说四哥的生母是德嫔了,这些流言他都听见了,四哥不可没听见,所以四哥应该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事了。
贵妃娘娘还在时四哥自然会觉得流言就只是流言,贵妃娘娘没了,就算四哥还想这么以为,旁人恐怕也是不许的,这个旁人是谁,他就不知道了。
他猜四哥一定偷偷去
过永和宫,不过等他四哥发现永和宫里热闹极了,德嫔满心满眼都是他那六弟,以四哥的性子,是断然不会再去的了。
他不去,有人非要让他去,这人就是汗阿玛。
汗阿玛也不是真要四哥回永和宫去,可晨昏定省,该去,他还是得去的。
那时候德嫔已经是德妃了,又有了十四弟,哪里还会理他,这两人能这么不冷不热的相处着恐怕还是看在汗阿玛的面子上。
德妃连自己的亲儿子都爱答不理的,对老十三这个养在她这儿的皇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么一看,他二人还真有点儿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思了,也难怪老十三能入老四的眼。
要入老四的眼不难,难的是要入太子的眼,可老十三还真就做到了,甭管太子是因为四哥才对他另眼相看,还是那时候就觉得他能成大器,他还真就跟在太子身后长大了。
他冷眼瞧着,一开始老十三还真挺崇敬他们这位二哥的,不光老十三,其实他幼时也挺崇敬二哥的,汗阿玛亲手教导出来的太子殿下,当然是值得崇敬的。
但他对太子的崇敬只持续到了太子第一次监国之前,太子监国一回国之后就慢慢开始变了,除了他四哥还有十三弟,他们对太子来说都是对手甚至是敌人了。
都说老十三是太子党,他却知道老十三与其说是太子党不如说是四爷党,老十三会不会“弃暗投明”就看四哥什么时候对太子彻底失望了。
老十三这人什么都好,就只有一点不好,他太一根筋了。
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人和事,他就得一条道走到黑,人家是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他不一样,他就是撞了南墙怕是也不会回头的。
老十三最开始是认准了太子准备做一个忠臣良将的,要不是太子实在太不像话,老十三也不会从太子党变成了四爷党。
他今日突然跟老十三提起废太子还真不是突然就想起他了,他是想跟老十三说他许多年前就知道太子不适合做皇帝了,只是他一直没把这话说出口罢了。
这么些年他也算看明白了,老十三对废太子必然是心存愧疚的,不不会在废太子的家眷被人刁难时出手相助。
他跟老十三说这话,就是想告诉老十三,若论兄弟,他也许有错,但论君臣,他是没错的,他要是到最后都还觉得废太子能做个好皇帝,那才是真错了。
这些年老十三的确是因为太子才入了汗阿玛的眼不假,可老十三替太子做了这么多事,早就不欠他什么了,凭什么要愧疚呢?
老十三瘦了这么多,除了累,应该是他有心事的缘故,这心事恐怕就和废太子甚至和他还有九弟有关。
成王败寇,这个道理老十三不是不懂,他应该是没想过老九会就这么没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心事。要有心事也该是四哥有心事,他有这么多心事做什么。
他说这话其实是在点醒老十三,就看老十三能不能听懂了。
就像老十三不该来这儿一样,这话他其实不该说的,可老十三不但来了,还推门进来了,就冲这个,这些话他都得说。
允祥呢,他还真把这些话听懂了,可他还是觉得心里憋得慌,他刚才的那个念头又出现了,他又不是老十四,要不是八哥知道自己怕是不成了,是绝不会跟他说这些话的。
这下他是真坐不住了,起身就去找楚院判去了这人既然跟着他来了,想来应该是见过他四哥了,总不会真就是来走个过场,什么都不做吧,允祥想。
允禩看允祥这样就知道他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自己能拦他一次,却不能拦他第二次,不是他没这个耐心,是他没这个时间了。
他自己的身子,他自己知道,要不是有老院判在,他怕是已经没了,看见老十三第一眼时他甚至在想,他还不如就这么没了呢,也省的让老十三看见他这狼狈的样子,再丢一回人。
不过等他听见允祥为了他和楚院判吵起来之后他就不这么想了,他想的是,也不知能不能从允祥那儿问出点妙英的事来。
他知道这么做是在为难允祥,可都在时候了,他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开导了允祥一回,问允祥几句话,应该不过分吧,允禩想。
允禩只能听,所以才以为允祥和楚院判是吵起来了,其实还真不是,楚院判哪敢跟怡亲王吵起来呢,他二人之所以说话声大了些不过是因为允祥有些着急罢了。
允祥能在此处大声说话,楚院判却是不能的,尤其是允禩病成这样,楚院判就更不敢在此处大声说话了,允祥见楚院这样,就更着急了,说话声就更大了,听着可不就是像在吵架吗。
楚院判看怡亲王这架势是真有点怕了,他倒不是怕挨骂,做太医的,哪有不挨骂的呢,他怕的,是怡亲王一着急拉着他就要去见里面那位爷。
他进这院子之前还真没想过里头那位爷的病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是见着了他师父,他师父对他摇头了,他才知道的。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怕什么来什么,他最怕的就是这位爷拉着他就要进屋,这位爷还真上手了,这下他也急了,一个劲儿求这位爷别拉他,还一连说了好几遍有话好好说。
他估计这位爷是听见有话好好说这五个字了,还真就把他放开了。
他是真没想到怡亲王竟然能听得进去劝,一时愣住了。
他那句有话好好说是慌乱之中说出来的,现在他倒是不慌了,可这话要怎么说却把他难住了。
别看他已经是院判了,真遇着事了,他还是会想,要是师父在就好了,巧了,这回他师父还真在,有师父在,当然要问问师父的意思了,他想。
他趁着怡亲王不注意,转头去看他师父刚巧他师父也在看他,他看见师父对他点头立马就明白了,师父这是要让他把实情告诉怡亲王。
他想了想,觉得把实情告诉怡亲王也不是不行,不过他只能说他能说的,至于那些不能说的,就只能劳烦怡亲王自己去问皇上了,这么想着,他朝怡亲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借一步说话。
他想了想,觉得怡亲王也没那个耐性听他说这许多话,所以最后只把这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怡亲王,当然了,这是他认为的前因后果,,至于这事说不说得通,那就不关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