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三百七十七天
第三百七十七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三百七十七天允禟没了,她本就难受,见这奴才这样,她就更难受了,不过听苏培盛说他要去见四哥,她突然就不那么难受了。
要见四哥,好呀,那就见,至于见了四哥之后会出什么事,那就跟她没关系了。
就四哥那性子,他能在四哥那儿讨到好,那才真是怪了,允禟福晋想。
这人的确见着皇上了,不过皇上只是听了他说话,一句话都没同他说,他原本心里就一直打鼓,见皇上这样,他心里的鼓就打得更响了。
不过后来他心里就不打鼓了,因为他被人带下去了,且是带到辛者库去了。
他从乾清宫被拉出来时没忍住抬头看了一眼那位副总管,见这人对他摇了下头,他就知道他这回是真完了。
不对呀,万岁爷不是极恨那位爷吗,他来报丧,万岁爷就算明着不能高兴,心里也应该是高兴的才对,怎么还把他打发到辛者库去了?
他现在总算明白苏公公为何会让他面圣了,苏公公这是知他在皇上这儿肯定讨不着好,找了个替罪羊呢。
那位爷又不是他杀的,他有什么罪呢,要说有罪,也应该是那小羽子有罪,他不过是巴结错了人,得罪了苏培盛就落得这么个下场,他就不信小羽子的下场能好到哪儿去,他想。
小羽子的下场的确十分惨烈,他是跟太医们一起回的京,太医们回了太医院,他被抓进了慎刑司。
慎刑司这地方,除非进来的人皇上要保,不然就没有能活着出去的。
这人进来之前副总管可是来过的,只说要用刑,但什么都别问,总之就是他们要是不想走,就得让这人走的不舒坦就是了。
他原本是不用受刑的,他虽是棋子,胤禛也没打算折磨他,想给他个痛快,可这人让胤禛不痛快了,那他就别想痛快了。
胤禛之所以不痛快,是因为小羽子竟然敢骗他。
小羽子说他是张德明的小徒弟,他让人去查了,这是真话。
小羽子说他师父的本事他虽没学到多少,三四分还是有的,为了证明这话不假,小羽子还当着他的面给苏培盛看了看面相。
他说有法子让允禩和允禟染上怪病,让他们熬上一两年再死,这是假话。
允禩的确染上了怪病,他问过太医了,太医也说这病不好治,只能拖着。
允禟却不是病死的,小羽子那时候就已经在骗他了,他又岂会让这人好过。
他原本想的是,允禟和允禩能染病而亡,且是熬上一两年才死那就最好不过了,被圈禁好几年,吃穿用度都不如从前,会染病在正常不过了,又有谁敢多说什么呢。
青海那边的战事眼看着又要是起来了,他都想好了,到时候引导着大臣没提起老十四,这样他就能给老十四换个地儿住着了。
他再把把没封王的兄弟挑两个出来封一封,就算允禩和允禟一两年后没了,大臣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小太监敢骗他,他更没想到这个小太监胆子这么大,敢刺杀允禟,不过他最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真的得手了。
他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是,那些看守允禟的小太监都是做什么吃的,非但把人放进去了,还一点儿警惕性都没有,也不知道要跟上去。
这之后他在想,那小太监说他学了他师父三四分本事,这话怕是真的,他应该是会一些常人不会的手段,让允禟愣了一下神,这才得了手。
允禩和允禟若是染病病而亡,那只能说他们身子不好,时运不济,跟他没多大关系。
允禟是被人杀死的,这事就跟他有关系了。
为了皇家的颜面,他又不能真把这小太监跟允禟有什么仇公之于众,还得费心思给他找一个身份不那么惹人非议的仇人,这事可不就很跟他有关系了吗。
好在允禟生意做得大,仇人自然也多,这样的人还真不难找。
这人不声不响的,给他来了这么一出,把他所有的部署都打乱了,他不让慎刑的人审他已经够宽容的了,不然真要是审出什么来,他怕是还要遭别的罪。
只是这样一来看守允禟的那些小太监可就留不得了,除了进了宫的这一个,都得让他们彻底闭嘴才行了。
至于进了宫的这一个何时会闭嘴,那就得看他懂不懂为人处事了。
允禟虽然被圈禁起来了,到底还是先帝的血脉,他没了,他的丧仪还是要办的,他想了想,决定破例让允禟的灵柩就停在他住的小院的院子里。
反正那地方寻常百姓不敢去,也惊扰不着谁,他这例破了也就破了。
不过他没打算接允禟回来,他能让允禟进东陵已经算是对他极为优待了,他就不信允禟曾经的拥趸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至于允禟福晋,他还真得让人把他接回来。因为秀玉的关系,他将这对夫妻和允禟府上的丫头小子们分开关押了起来,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
亲眼目睹那一幕的只有允禟福晋和看见这一幕的还有允禟的丫头小子们那可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前者不会把这事闹出来,后者就不一定了。
允禟没了,他打算把允禟福晋接回来,让她和允禩福晋一样,回娘家去。
不过允禩福晋是被休回娘家的,允禟福晋和她不一样,她是回娘家寡居的。
允禟福晋有去处,允禟的丫头小子们却没有,看在秀玉的面上,他可以让允禟的嫡女一同跟允禟福晋回娘家去,可他的庶女和嫡子又该怎么办呢?
他想了又想,还是没想出来要把他们安置在何处,实在心烦,干脆去找秀玉去了。
秀玉呢,她从接到允禟福晋的信之后心就一直悬着。
允禟福晋在信里直言允禟伤得极重,若太医来不了,他是必然活不了了。
她看见了这话,都来不及看那封信后面写的是什么就去乾清宫了,为的就是让太医能早些赶到允禟那儿。
胤禛的确传召了太医,也的确让他们务必要尽全力救治允禟,可太医们却在太医院耽搁了不少时间才出了宫门。
要去救人,那肯定是什么药都得带上的,这就挺费时间,再加上他们为了是所有人挤在一起坐一辆大马车还是分开坐两辆小马车甚至是干脆骑马去这事争论不休,他们耽搁的时间就更多了。
一个说,马车这么大,人又这么多,这得多少匹马才拉得动,这不是在告诉看见他们马车的人,出了大事了吗?
另一个又说,一个马车里挤这么多人,要是出了事,是他们救人,还是人救他们呢。
还有一个甚至说,既然如此,那就骑马去好了,这样既不会出事又能早些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