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三百四十二天
第三百四十二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三百四十二天“何止银票,还有地契,房契,甚至连田契都有,看得臣妾眼睛都花了。”秀玉笑着道。
“皇上许是不记得了,您上回开出的那几个有银票的盒子,都是廉亲王府的人送来的。”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总算说到正题上来了,秀玉不免松了口气。
“允禩……怕是不大好。”胤禛嘴都张开了,还是没能说出绝食二字,只得用不大好三个字代替了。
“此事臣妾已经知晓了,只是不知,皇上您做何想。”秀玉提起那些银票本就是为了提起允禩,现下看胤禛接了她的话,自然要趁此机会把这事问个清楚了。
“还能如何,朕与他好歹兄弟一场,还能真看着他就这么饿死了不成。”胤禛皱着眉头道。
“既如此,臣妾让小厨房的厨子做些允禩爱吃的吃食,让小谭子交给刘大夫,再由刘大夫转交给允禩如何。”秀玉试探着问道。
“他虽绝了食,药却还是知道喝的,依朕看,他还能熬好些日子呢,皇后急什么。”
“要朕说,就该让人逼着他吃,实在不行灌着他吃也是使得的。”胤禛低声道。
“什么叫灌着吃,他是您兄弟,又不是您儿子,就算他是您儿子,您也不能这样不是。”秀玉一听胤禛这话就知道他心中火气极大,只得打趣道。
“怎么就不能了,朕自问没亏待他,他竟然……”胤禛听了这话立马就又开了口。
“又不是臣妾让允禩绝食的,您冲臣妾发什么活,您要是真有火,找允禩撒去呀。”秀玉看胤禛这架势,觉得这要不是在坤宁宫他能拍桌子,立马就回了一句。
“朕不是那个意思,朕就是觉得朕对他们已经够好了,他们怎么还不知足,明明是弘旺有错在先,怎么到了最后反倒成了朕的不是了。”
胤禛见秀玉气上了,也不由得软了语气,不过也没忘了大倒苦水就是了。
胤禛之所以反应如此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觉得允禩这个绝食之人根本就不配吃秀玉小厨房的厨子做出来的饭菜。
自己让人按点儿给他送吃食就不错了,还想吃秀玉小厨房的厨子做的吃食,他脸怎么这么大呢。
做吃食,还是做允禩爱吃的吃食,秀玉就是不动手怕是也要动口的,他本不欲拿这事来烦秀玉,现下一看秀玉还得为了这事忙上好一会儿,他心情若是能好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您是弘时阿玛,他是弘旺阿玛,您也好,他也罢,都没错,易地而处,您怕是会做的比他还要过些。”秀玉想了想,说道。
“此事本不该臣妾管,了臣妾是您的皇后,臣妾斗胆说一句,依臣妾看,您既还认他是兄弟,不如您和他在此事上各退一步如何?”秀玉小心翼翼的问道。
“朕凭什么要退这一步,这些年他做的事,就是单拎出一件来,也够要他的命了,成王败寇,朕没要他的命,只是将他圈禁起来,这还不是够吗?”
“况且这次是弘旺害的弘时没了性命,朕未让人立刻将他捉拿下狱已是退了一步了,凭什么还要一退再退。”
胤禛越说越气,脸都红了,他下意识就想拍桌而且,看见对面坐着的人是秀玉,想起这是在坤宁宫而非乾清宫,到底是没拍下去,只顺着力道撑着桌子站了起来。
“皇上心中既然有气,那就把那些人该抓的抓,该下狱的下狱,这不就什么气都出了吗。”
“臣妾本就是个寻常的后宅妇人,既不能窥一般而知全貌,也不懂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皇上要来找臣妾说起此事的,臣妾愚钝,还真不知是那句话说错了,还请皇上明言。”秀玉低声道。
“说来说去,你就是……就是……”
“来人,摆驾,回乾清宫。”胤禛气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他也知自个儿这会儿正在起头上,怕自己真说出什么狠话来,只得回乾清宫去了。
“人呢,苏培盛,你给朕滚进来”胤禛不舍得拿秀玉撒气,也只能骂一骂苏培盛了。
苏培盛呢,他其实猜到了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妻怕是要吵架的,因此特意站得比平常远了些。
他打算得挺好,想着只要万岁爷一叫他,他小跑着进去便是了。
没成想万岁爷等不了了,开口就要他滚进去。
他自然是没有真滚的,不过是撒丫子跑了起来罢了。
他其实站得并不算太远,这么一跑当然就收不住了,要不是小冯子和小谭子眼疾手快两人合力把他给架住了,他非得摔出个好歹来不可。
被架起来的时候他还在想,年纪轻就是好,腿脚快,明明都站得挺远的,他还没到,他们二人就已经到了,不但到了,还准备好要拉他一把了。
秀玉原本还不太确定胤禛来找她是不是要拐着弯儿的告诉她,他要对允禩动手了。
直到听了他的那些话,她才明白,胤禛不是要对允禩动手,他怕是要对妙英动手了。
要她说,允禩这回当真是病急乱投医了。
他上次求胤禛,胤禛之所以会答应他,那是因为让妙英远离这是非之地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说一句话,就能得不少好处,他自是答应得爽快。
这次可不一样,这次的事牵涉到了人命,还是弘时的命,他要是还能答应,那才真是奇了。
她都能猜到上次允禩为了妙英是怎么求胤禛的,无非就是告诉他,自己哪儿还有人手和银子,让他派人去把人找到,再把银子取回来。
再跟他保证,只要妙英今后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就在该待的地方老老实实的待着,不会闹,更不会动别的心思。
银子不银子的,想来胤禛并不很在乎,他在乎的,是允禩会不会闹。
毕竟有允褆这个前车之鉴在那儿摆着呢允禩若真是闹起来,那也真够他心烦的。
提起允褆她就想起先帝来了,别看允褆被圈禁了,其实先帝对他这个大儿子到底还是心软了。
先帝那么宠爱太子,最后还是把太子赶到了上驷院,大阿哥呢,他虽被圈禁了,却是被圈禁在自个儿府上的。
和允禩现在住着的那间小屋子相比,允褆的郡王府不知大了多少又华丽了多少。
哪怕允褆已经不是郡王了,先帝也没下令把郡王府里那些违制的物件儿搬出去,除了没了自由,允褆被圈禁起来的日子其实跟从前差别不算太大。
至于先帝是心软了,还是查到允褆其实是被冤枉的所以才没把郡王府的那些物件儿搬走,这她就不知道了。
允褆住在自己府里喝醉了还要闹一场呢,更何况允禩,他会不会闹还真说不准。
他明明都保证过不会闹了,为了弘旺还是闹起来了,胤禛自是要生气的,这一气,弘旺的好日子怕是真没几日了。
在这件事上弘旺是有错,胤禛要处置他合情合理。
养不教,父之过,允禩没教好儿子,让弘旺做出这种事来,胤禛要迁怒他,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