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二百六十四天 -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 年年年有余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六十二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二百六十四天

第二百六十二章穿成四福晋的第二百六十四天这些吃食不是不好,寻常百姓想吃还吃不上呢,可她兄长和嫂嫂是寻常百姓吗?她不信她哥哥嫂嫂平日里就吃这个。

其实她不是在气大厨房的人给她送来的是这些吃食,她气的是这些吃食实在太少了,那碟子已经够小了,愣是没装满。

食不过三是没错,可食不过三的那是皇上,跟她有什么关系。

就她现在这胃口,别说食不过三了,就是食不过六她也不一定能吃得饱,可这几碟子菜哪一碟子都不够她夹六筷子的,她能不气吗。

这还不是最气的,她最气的其实是这小院儿里明明有两个人,她们却偏偏只送了一个人的饭菜。

哦,不对,她忘了,这小院儿里有三个人,她们送了她的饭菜,也送了宫里来的那位老嬷嬷的饭菜,就是没送孙嬷嬷的。

这是觉着这些东西她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就都是孙嬷嬷的?

可这也不对呀,不管还未出阁前还是成亲之后再回这安王府,她从来都是饭桌上吃得最认真的那一个,她嫂嫂这是忘了还是装作不记得了,她皱着眉想。

“姑娘别想了,好歹吃些吧,再不吃就要凉了。”孙嬷嬷看她家姑娘皱着眉不动筷子,只得轻声道。

姑娘是她奶大的,她一看她家姑娘那样就知道她家姑娘再想些什么。

她其实想跟她家姑娘说她们只送了一份饭菜来不是因为她们觉得她可以吃剩的,她们这是要给她家姑娘一个下马威,让她家姑娘明白今时不同往日了。

也就只有她家姑娘看不明白,还当自个儿虽然被休了可也还是安王府的主子,所以才这般生气的。

这可是姑娘回安王府之后的第一顿饭,第一顿就这样,以后的吃食怕是还比不上这个,恐怕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了。

她们其实也是在试探她家姑娘的底线,看她什么时候会闹起来,她不闹,那自然好,她若是真闹起来,那她们也一定有法子糊弄她家姑娘。

她家姑娘今后的日子会如何,其实还得看皇后娘娘。

就看皇后娘娘能不能暗中拉她家姑娘一把了,孙嬷嬷想。

孙嬷嬷在想皇后,妙英其实也在想她四嫂。

她知道四嫂其实已经不是她四艘了,她家爷也不是她家爷了,可她还是忍不住这么称呼这两人,

要知道这称呼一换她就真的跟她家爷半点关系都没有了,所以她不想换,也不能换。

她其实知道四嫂在帮她,从她上次从坤宁宫出来之后她就猜到了。

她猜要不是皇上突然来了坤宁宫四嫂应该是有话要对她说的,可惜皇上来了,她们才没真说上话。

也怪她,她当时怎么就说了那样的话,她要的不说那种话,她现在说不定就还跟她家爷在一处呢。

好在四嫂并没有生她的气,还是在帮她。

苏培盛走时她原本是把她所有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要他带去给她家爷的,苏培盛只拿了一千两,还说她家爷在里头有人照料,让她不必担心。

苏培盛会这么做绝不会是皇上的意思,能使唤的动苏培盛的,除了皇上就只有皇后了,这不是在帮她又是什么呢。

不仅如此,她还派了个老眼昏花的嬷嬷来,就好像怕她真被人看住了似的。

就是不知她四嫂是就只帮她这几回还是有什么别的安排,为了等着看今后还会发生什么,这饭她得吃,这么想着,她终于拿起了筷子。

她刚把筷子拿起来,那位负责看守她的嬷嬷拎着食盒颤颤巍巍的进来了。

她来做什么,她总不会连这个都要来看一看吧,妙英想。

然后她就知道她猜错了,因为这位老嬷嬷不是来找她的,是来找孙嬷嬷的。

这位老嬷嬷走到孙嬷嬷跟前之后将食盒拎到齐胸高,然后把食盒盖子打开让孙嬷嬷看了一眼里头的东西,又飞快的关上了。

她本来不好奇食盒里装的是什么吃食,看她二人这神神秘秘的样子,就有点好奇了,尤其是见着孙嬷嬷和这人走了,她就更好奇了。

后来还是孙嬷嬷满足了她的好奇心,孙嬷嬷说她跟周嬷嬷出去,是回她的住处去和她一起吃饭去了。

她还说孙嬷嬷的食盒里有两幅碗筷,想来是大厨房的人将她饭菜装了一个食盒,又将她们两个老婆子的饭菜装进了另一个食盒。

她这个食盒就不算大,周嬷嬷那个食盒比她还小,装了两幅碗筷之后还能装什么呢,大概也就是一荤一素两道菜罢了。

刚才她嫂嫂们听说周嬷嬷是宫里来的不还急急忙忙的让人来给她收拾院子了吗,这才多久,就变了一个样子。

这是查清楚了周嬷嬷的底线,发现她不算是在主子跟前得脸的嬷嬷所以就又无所顾忌了?

看来这安王府的确败落了,竟然连周嬷嬷是她四嫂的人这件事都查不到。

看来她得让她们知道知道就算她被休了,那也是尊贵人,想让她难堪,那她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她这次不闹不是因为她不敢闹,是因为周嬷嬷告诉了孙嬷嬷,她家爷怕是要被屋禁的,孙嬷嬷又告诉了她,她心里难受,实在没力气再闹了。

不过这个周嬷嬷也的确会做人,难怪四嫂挑了她来看管自己,看是看了,管没管那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不是。

妙英在想秀玉,秀玉也在想她。

她一边听小谭子回事一边在想收到休书时她这曾经的八弟妹在想些什么,直到听小谭子说他师父最后只拿了妙英一张一千两银票,她才回过神来。

妙英的那些首饰的确值不少银子,不过那些银子又不是都能当或是卖,能换成银子的只有那么多,这一千两恐怕已经是她好不容易才凑来的。

她暗示过苏培盛让他看着办,苏培盛应该也是怕他不那拿这银子她那曾经的八弟妹要闹起来这才随手拿了一些银票。

他大概都想不到会这么巧,那些银票不多不少,刚好一千两。

这些银票苏培盛已经让人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了,用不用,怎么用,那就是收银票那人的事了,跟其他人就都没关系了了。

银子也送过去了,周嬷嬷也派过去了,该传的消息也都传到了,要想过得好,还得看她自己不是。

秀玉在等,等着看安王府那边会不会闹起来,结果她等来等去没等到安王府那边消息,倒是等到了胤禛将弘时革去了黄带子,过继给了允禩的消息。

得,这下要闹起来的人换成了齐妃了,她这一辈子都在了儿女活,到头来儿子女儿一个都没保住,她要是不闹,那她就不是齐妃了。

秀玉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原本立马就想到乾清宫走一趟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