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云南
九月三日,这次的阅兵仪式将有解放军、武警部队及国际维和部队参阅,并且展示最新军事装备。
凌晨四点,北京城还笼罩在靛蓝色的晨雾里。
常则站在集训基地的队列前,借着路灯的光最后一次检查队员们的装具。
“报告教官!”排头兵突然低声说,“我……我有点想上厕所。”
队伍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
常则面不改色,从战术腰包里掏出个小塑料袋:“三分钟,去树丛后面解决。”
军车驶过西长安街时,天光已经泛白。
街道两侧站满了提前来占位置的群众,有人举着小国旗,有人架着长焦镜头。
常则的方阵在指定位置下车,整齐列队。
远处天安门城楼的金顶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广场上十万人的呼吸仿佛凝成一片无形的海。
九点整,礼炮轰鸣。
常则站在预备区,能清晰听见国歌响彻云霄。
“紧张吗?”旁边的海军教官问。
常则看了他一眼,摇头。
他心里默默数着方阵顺序。
装甲车、导弹车、空军编队……轮到他们还有十七分钟。
“特种作战方阵——准备!”
常则深吸一口气,浑身的肌肉绷紧又放松。
“齐步——走!”
二十三人齐步行进,作战靴同时擡起,又同时落下。
咚!
这一声比任何装备方队都震撼。
没有华丽的劈枪,没有夸张的摆臂远处观礼台上,无数镜头转向他们。
观礼台上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常则的下颌线绷成一道锐利的弧,余光里检阅台上的身影全部变成模糊的色块。
只有那面巨大的国旗在视野中央猎猎飞扬,红得刺眼。
三十二秒,一百二十八步。
他的枪管没有一丝颤抖,靴跟砸地的力度震得脚底发麻。
风从耳畔呼啸而过,捎来观礼群众隐约的惊呼:“看!是特种兵!”
通过检阅线的最后一刻,常则突然福至心灵地擡眼——
正前方的大屏幕上,实时镜头正好给到他的特写。
汗珠顺着他的眉骨滑下,挂在睫毛上将落未落。
轮廓分明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眉骨下是一双黑沉的眼睛,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干净利落。
皮肤被晒得微深,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阳光斜照过来,在他脸上投下清晰的阴影。
他知道,此刻全中国有亿万双眼睛正看着这个画面。
也许……
也包括那双他记挂了八年的,那双温润如海的眼睛。
回到集结区时,队员们的常服已经湿透。
排头兵一屁股坐在地上:“教官,我腿抖得停不下来……”
常则拧开矿泉水递给他:“正常,我第一次实战也这样。”
总导演匆匆跑来,激动得语无伦次:“你们走得……太好了!央视说要给你们单独做个纪录片!”
常则礼貌地点头,目光却越过人群,望向更远处——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今天有人在看着他。
不是镜头,不是观众,而是某个特定的人。
傍晚的庆功宴上,常则借口透气走到室外。
月光如水,他摸出那枚银戒指,发现它不知何时变得温热。
“常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