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章新帝
胜利来得如此之快并且又显得如此容易,所以百里悠然在战争结束后的数天里还是晕乎乎的。
瑶妃被擒。离尘子、洛神、沐沐等人及时赶回援助中军、右军。在有目的的干掉翼族中、低层指挥人员后,二十余万翼族的成为了俘虏。
这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笑话:翼族进化出了优秀的体质和俊美的容颜,却依然保持着“朴素的智慧”,在这一点上,绿珠和碧环所代表的类人则恰好相反,它们体质低劣不少,智慧程度却又远远高出。
因为还没有国,所以这场胜利还谈不上“举国欢腾”,但高兴却是一定的,无论丰饶岛和暮萝洲都陷入了欢乐之中,毕竟该死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而且赢的一方,是他们的军队。
唯一觉得有些郁闷的是澹台无伤,他的炮艇刚驶出丰饶岛不久,便接到了紧急通知,通知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战争结束,回港待命。
在新溧阳召开的胜利宴席一结束,离尘子便陷入了“会议的海洋”中。
是啊,有太多的会议要开,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商议、决定,然后开展。
第一个会议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建国。灭世之战后,碧衍行星大陆上先后出现过帝国、势力,却从未有哪一个真真正正统一了碧衍行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离尘子现在也依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距离那一天,已经非常非常近了。
建国会议上,离尘子的下属们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百里悠然、百里单雄以及令狐博望等人均认为,新的国家必须采用帝制。而轩辕铁胄等人则认为,应该摒弃帝制,实行共和,就像灭世之战前那样。
不过,他们都认可离尘子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并在阐述自己意见之前,便严正的声明了这一点。
离尘子无所谓帝制还是共和,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养活人民。这是诸葛沧海的初衷,也是离尘子现在的理想。
百里悠然和轩辕铁胄等人在会议上各抒己见,把原本只打算开三天的会议拖延了一倍,却又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最终,他们只好恋恋不舍的把决定权交还给了离尘子。
“让我说你们什么好,让你们弄个基本框架都弄不好。”离尘子开完了下属的玩笑,当即拍了板,“实行帝制,不过,郡县自治。”其实从离尘子内心更倾向于共和的能者执政,不过一来帝制是百里悠然等老臣子提出的,自己不好反对,二来自己的那些个妻子们已经吵嚷了好几天了,弄得离尘子烦不胜烦。
这种提法倒也兼顾了下属们的意见,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百里悠然等人顺着离尘子的意思三两下便理清了脉络,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畅起来。
新国的名字有些大,不过离尘子挺喜欢的——旋日帝国。西门赐曾一度表示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太率,他说碧衍行星位于旋日星系不假,但不见得就要起这么夸张的名字。
“难不成你想用回‘碧衍帝国’的名字?”百里悠然笑盈盈的反问道。
西门赐的闭上了嘴,要知道碧衍帝国的名称是当年无上神教用过的。
围绕着旋日帝国的一系列主要会议开完之后,碧衍行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离尘子自然成了旋日帝国的第一任帝王,因为他既不喜欢被称呼为旋日大帝也不喜欢被称呼为旋日一世或者卫一世,所以,他的头衔最终敲定为:离尘子大帝。
国名已定,按说该立即定都,不过这一篇却被离尘子翻过不提。不是他不想提,而是目下着实不宜提——各地都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自己定都在哪里,哪里必定会分走最大的一份资源,所以还是暂时不定都,让各地平衡恢复、发展为好。
都城不定,接下来就轮到分区了。
碧衍行星已经被占据的区域被分成六个郡:暗麓森林区域为青州郡,宇文城更名为青阳,为青州郡的郡府。呼啸平原区域为溧州郡,新溧阳城更名为溧阳,为溧州郡的郡府。离芜高地区域为凉州郡,灼日栅栏更名为陇阳,为凉州郡的郡府。公侯帝国辖制过的区域则一分为二,洛云冈市区域、帝城、涂阳区域为并州郡,洛云冈更名为洛阳,帝城更名晋阳,郡府设在最为完好的涂阳。樊阳、黎阳、涪阳区域为雍州郡,三城并未改名,郡府设在黎阳。丰饶岛和暮萝洲区域为碧州郡,丰饶岛更名碧阳,为郡府。
六郡划定,自然是分封郡牧,因为一来是实行地方自治,二来离尘子手下的得力干将不多,文武双全的更少,所以很容易便选好了郡牧。最终,令狐博望领青州郡牧。轩辕铁胄领溧州郡牧。百里单雄领凉州郡牧。并州郡牧是一直致力后勤名声不显却劳苦功高的秦克冠。雍州郡牧则由安民经验丰富的舞雪担任。至于碧州郡,被离尘子划为私领,着熙熙为郡牧,世袭罔替。除了碧州郡外,其余的各郡郡牧每届任期五年,第五年的年末进行考评,实行优胜劣汰。
从封郡的情况来看,劳苦功高的百里悠然家族所获不多,但百里悠然却没有丝毫抱怨。因为离尘子将他封为“首相”,命他组建内阁,汇通各郡,另外还把军权、司法权都统统的交给了他。一句话,离尘子等于把整个国都交给了他。
百里悠然刚高兴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哭丧起脸来,他细细一琢磨之后,终于品出了里面的味道:离尘子这家伙压根就是在撂挑子,这也就意味着他百里悠然在未来的岁月里,将继续给离尘子出谋划策、应对困难,一直到他干不动或者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为止。
不过这到底全了百里悠然当年的梦想,再加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还是不错的,所以抱怨归抱怨,百里悠然也不反对,一门心思琢磨起组建内阁的事来。他很清楚,在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郡的重建、发展都离不开内阁的引领,司法、财税、建设等一应事务,又有哪样少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