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云涌
瑶妃冲着两名忠仆招了招手,枪弓二卫连忙躬身上前,将头一低,凝神静气的等待吩咐。
“你二人,已跟随我日久,今日我也高兴,就给你们赐个名吧。”瑶妃微微一笑,说道。
二卫连忙将头重重一点。
“那东方帝国实力不怎么样,姓氏倒还听着不错,大枪卫,此时起,我便叫你东方横枪,大弓卫,你的名字叫东方扬弓,如何呀?”瑶妃笑着问道。
二卫当即单膝跪地,齐声说道:“东方横枪(扬弓)谢我主赐名!”
“起来吧。”瑶妃盈盈一笑,扫了二人一眼,“你俩的麾下,就叫‘翼族’,带他们去外面看看的时间,到了。”
乱了,整个碧衍行星大陆彻底的沦为了无秩序之地。灭世之战时,各地虽然一片混乱,但多少还能保持一些基本的秩序,因为一开始时,行星联盟的影响力还存在,随后,民众们为了能够程度有限的保护和粮食供给,一般也会遵守所在区域的规则,再后来,秩序缓慢恢复,规则的约束力也就更强。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在公侯帝国、碧衍帝国和东方帝国在数年间前仆后继的分崩离析后,在瑶妃指使着奇拉缈安的第十七中队将这片大陆的强势人物、战力进行了拉网式的屠戮后,碧衍行星大陆很悲剧的迎来了“无主时代”。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收拢民众,民众再汇聚不了也不愿再汇聚成一股势力——谁知道那些该死的天使什么时候会来端掉他们,谁又能知道该往哪儿躲藏?
最重要的是,在这片大陆连续经历十余年的战争和屠戮后,民众手里的枪支弹药、粮食储备已然消耗殆尽,官方的?还有官方吗?还有势力吗?有,在苍寂冰原,在丰饶岛,在暮萝洲,或者,在某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但绝不是这儿。
原本居住在城市公寓里的传承人避难到了原野,期望在那儿找到生存的机会;而原野人则跌跌撞撞的扑进了已然成为一片废墟的城镇,在残砖断瓦间寻寻觅觅,希望能找到御寒、果腹的物资——再也没有什么传承人或者原野人的分别,无论谁,都一样的成为了蝼蚁。
抢掠和被抢掠,谋杀与被谋杀,奴役跟被奴役,再度成为了这片大陆的常态。
这是碧衍行星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期。灭世之战虽然几乎摧毁了这个世界,但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至少还有希望,可是现在的民众,却是连希望都没有了。
越来越多的人在麻木中死去。
越来越多的人在饥寒中死去。
越来越多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病痛中死去——大范围的死亡爆发了几乎席卷大陆全境的瘟疫,在没了医院和复仇岭的药剂之后,许多人脆弱得像是一片飘摇在风中的落叶。
对大陆发生的这些,瑶妃无动于衷,她有粮,有军队,但她却认为,可以再等上一等,至少也得让这种情形再持续三十天以上。
驻守在伊甸镇的左军对此也丝毫没有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收那些自动跑来撞运气的难民,然后对他们进行严苛的甄别,染病且确实无药可救的一律驱逐,留下来的那些,也被集中在了伊甸镇的一角——远远的离开驻军营地。能够被留下的民众无疑非常好运,因为虽然仍旧吃不饱穿不暖,但好歹不用饿死,也好歹多了一丝希望。
再度被百里悠然起用而率领左军的百里单雄不敢把这些人送往丰饶岛,其实收容他们已经违反了百里悠然和轩辕铁胄的命令——在左军出发前,他们曾告诫百里单雄不要这么做,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奸细混在里面。
当补给飞艇又一次飞抵伊甸镇时,百里单雄把自己的检讨书和情况说明转呈给了百里悠然和作战处,对于自己违反纪律擅自收容民众这件事,他给出的辩解理由是,统帅曾经鼓励他这么干,而且这些难民也着实非常可怜。
……
大陆的无秩序持续了二十七天后,伊甸镇里多出了四千余难民,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也只有青壮年才能熬过似乎无处不在的瘟疫。百里单雄也受到了军部的处罚——降衔一级,但却仍旧让他担任左军的总指挥,对于被收容的难民事也没有后续的指示。百里单雄想了想后,把这些难民编成了一支工程辅兵队,让他们负责构筑战壕和工事——谁也不知道敌人会不会来,或者,什么时候会来。
卫荒被任命为这支工程辅兵队的指挥官。
工程辅兵队出现的第三天,瑶妃率领着东方扬弓和二十万翼族走出了草原,向夹脊山脉方向行去,每一名翼族人的背上,都背着百余千克的干麦粒,这是瑶妃用来笼络人心的礼物——她需要他们的效忠,当然,也只有奇拉缈安才会相信翼族之类的有了灵智并能够给瑶妃提供信仰。
瑶妃并不打算动用那艘飞船,尽管它的运载能力很骇人。她宁可让翼族搬运粮食也不动飞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想让大陆上的民众误会她与天使们是一伙的,二是这艘飞船有待研究和戒备的地方还很多,天晓得这庞然大物会不会自动发送求救信号什么的,如果招来了其他天使,就意味着瑶妃又得费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