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娘,你们明儿什么时辰出攤啊?”吃饱飯的力士一抹嘴,从兜里掏出几枚铜板来,再三數过后放到钱三娘面前。
“天亮就来,今儿感觉怎么样?”
钱三娘笑容明媚,询问着客人的感受。昨儿学习的时候,寧歸竹闲聊时提起过,让她多关注食客的反馈,因而今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询问吃完飯的客人是什么感觉。
那力士闻言夸道:“吃得饱还味道好,我幹了这么久的活,就遇到你家了。”
有其余幹苦力活的过来,听见这话也道:“三娘早说你有这手藝啊,这要是早早出来,当初哪里用为钱受这一遭苦。”
钱三娘擦着手道:“我哪有这本事,是寧先生教的,也得多亏县令大人好心,才让我好运地拜人为師呢。”
虽然实际上她和寧歸竹没有師徒关系,但寧歸竹对她的恩并不少,因而对外也就这么说了,也省得有人因着她给宁先生带去不必要的烦恼。
“宁先生?”旁邊有来买豆腐菜的闻言,问道:“是熊捕头的夫郎?”
钱三娘笑着点头:“是啊。”
“这宁先生可真厉害,之前听说他还在纺织坊幹过,现在纺织坊那些先生都是他教出来的。”
议论声起,钱三娘听着,眼睛有些亮。
明明是宁歸竹被人夸赞,心情却比自己被人夸还高兴。
都是幹活的,攤前的人很快就散了,有些年轻力壮的,还想趁着太阳没有下山,找找有没有运货的力气活。
住在附近的人家自己带了碗来买菜,钱三娘就多给了一点,不多,一两口的,但足以让来买東西的人感到高兴。
带来的食材全部弄完,钱三娘开始收拾攤位。
她摆攤的地方是县衙安排的,这邊有现成的桌椅,捕快巡逻的时候,也会重点巡逻这邊,别说地痞流氓了,就是那些酒馆的人也不敢在这里找事,是难得的能让家贫的摊贩安心做生意的地方。
桌椅不用自己费心,但碗筷是要带回去的,钱三娘把所有東西都放到推车上,又仔细收拾干净摆摊的架子。
这架子是从以前卖吃食的人家手里买的,虽然用了很多年,但人家保养得很好,而且价格要便宜许多。
钱三娘看着干干净净的摊位,心情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
赚钱了,她赚钱了!
“三娘!”
父亲的声音远远传来,钱三娘转过头,就见钱父快步跑了过来,袖子往胳膊上撸了一截,结实有力的臂膀抓着推车扶手,肌肉鼓起。
他还不到四十,虽然病过一场后身体差了些,但还是有一把子力气在。
钱三娘见状,快步过来,拎了两个桶在手里,走在钱父身邊问道:“爹你怎么来了?”
钱父道:“刚买了豆腐送回去,琢磨着你差不多能卖完了,就过来看看。”
钱三娘闻言,想起一件事,问道:“您去找熊家大哥说了豆腐的事情吗?”
他们家做豆腐菜的生意,刚好宁先生夫家的兄嫂是卖豆腐的,这钱让谁赚不是赚,一家子就商量着定熊家的豆腐。
“说了说了。”钱父道,“合书都签好了,以后他们每天下午过来送一次。”
“哎,好。”钱三娘点头。
钱父又道:“豆腐、豆皮、豆干,是这三样没错吧?”
“没有错。”
“等你跟宁先生学会了豆渣饼,咱们再跟熊家定一些豆渣,那東西价格应该便宜些,到时候稍微提一点点价钱,应该卖得比豆腐菜还好。”
豆腐这些成本再便宜,主食的花销也摆在那,单人吃的话,只点一个菜的情况下大概要十文左右,今儿来吃的,大多數是三四个人凑一起花钱买菜,若是换成豆渣饼,单人食客应该会多些。
钱三娘点着头,又说道:“明儿我做些豆腐饼,应该也差不多。”
“豆腐比豆渣要贵些嘛。”
……
父女俩闲聊着回到家里,钱母已经做好了晚飯,买来的豆腐放在厨房里,仔细盖上麻布放到了橱柜里,免得晚上被老鼠啃了。
带回来的東西不着急收拾,一家人吃了飯,将碗筷放到一边,钱三娘把今儿收到的铜板全部倒在了桌上。
满桌的铜板看得一家三口心潮澎湃,什么都不懂的柱子待在娘怀中,扒着桌子看那高高的小山,感知到家人的欢喜,不由也咧开了嘴,欢喜地拍了拍桌子。
钱三娘笑着揉了揉孩子的脑袋,深吸一口气道:“爹,娘,我们數钱吧。”
“哎,好。”
三人一人分了一小堆,十个十个地数着,每十个就往外面拨一个,这是要分给宁先生的。
今儿摊子摆开后也就刚开始没什么人,等到便宜的价钱喊出去,再有人在诱惑下尝了尝,口碑一下子就打开了,附近干力气活的人都会过来瞧一瞧。就算是那些节省的,自己带了主食来的,看见这便宜的价格,也会咬咬牙和同伴一起买上一道菜下饭。
农闲时节,干力气活的人不少,生意也格外红火。
他们家昨儿心里没底定的豆腐少了,中间钱父还跑了好几回县里的豆腐铺子买豆腐,才没让钱三娘早早收摊回家。
数完铜板,三人面面相觑,惊讶得回不过神来。
一天而已,居然有两百多个铜板。
要是之后的生意能维持现状,花钱买出摊工具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他们几乎能够想象到那样美好的场景。
“不行,三娘,趁着时间还早,咱们把今儿的钱给宁先生送过去。”钱父起身匆匆翻找出家里的布袋子,将单独一堆的铜板划进去。
钱三娘闻言道:“先生说让我们七天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