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三个小孩过于紧张之下闹了笑话,被大人拉起来时整个人都羞紅了,好在家里的大人及时收住了笑声,才没讓他们恼羞之下夺门而逃。
堂屋的桌子被搬开,留下一条凳子在上首位置,寧归竹坐在位置上正式受了三个孩子的跪礼,旁邊的一家子连忙将泡好的茶放到三孩子手里,三个小孩又规规矩矩道:“师父请喝茶。”
寧归竹端着碗都喝了一口,连忙讓小孩儿起来,“好了好了,规矩应该就这些吧?”
闻言,一家子看向两位大家长。
柳秋紅思索片刻,手肘怼了怼丈夫:“还有吗?”
熊石山努力回忆,然后道:“应该没了。”
他们这说起拜师就是要磕头喝茶,也没听说有别的什么流程,下午和族里老人聊起来的时候,也没听人叮嘱别的什么。
得到这个答案,寧归竹起身挽袖子道:“那我去厨房了啊,錦州带了肉回来,咱们准备吃饭。”
闻言,王春华跟了上去,“你哥也去买了不少东西,先弄那些吧,我给你搭把手。”
“好。”
他们两个走了,柳秋紅对熊錦州道:“拜师抓的母鸡是刚开始下蛋的,你们俩记着留意,省得被别的东西把蛋偷走了还不知道。”
“哎好,我记着了,鸡放哪了?”熊錦州道。
熊石山道:“刚放圈栏里去了。”
既然在圈栏里,那就用不着担心了,熊錦州看都没去看,直接钻到厨房里去烧火,顺带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寧归竹的地方。
看见他这样,柳秋紅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厨房里的事情虽然多,但一家子就那么几个菜,宁归竹和王春华,再加上一个柳秋红,三个人完全可以忙得过来。没一会儿,熊锦州就被嫌弃不会控火给赶了出去。
一家子带过来的东西不少。
肉鱼辣椒,甚至还有菜籽油,厨房里还摆着一篮子鮮嫩的小青菜,一看就还嫩着,没到能够采摘食用的时间。
王春华见宁归竹看小青菜,笑眼弯弯地道:“我今儿回去了一趟,娘家给的菜,都鮮嫩着呢,竹哥儿你看看要弄些什么?”
宁归竹闻言,蹲在篮子面前挑了些红莧菜出来,“吃这个吧。”
说红莧菜可能有人对不上号,不过这菜一端上桌,肯定好些人能恍然大悟。清炒的红苋菜湯汁鲜亮红艳,最是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炉子上清炖着猪肉,炒好的红苋菜放在旁邊,鍋里烧油开始炸鱼。
熊锦平弄了半下午的鱼,三条活蹦乱跳的放在桶里养着,剩下的两条大鱼是插死的,炸了等会儿弄鱼鍋贴餅吃,还有二十来条小鱼,油炸后撒上辣椒粉翻拌一二,也是道绝美的菜肴。
宁归竹余光看着鍋里的大鱼,手里将小酥鱼翻拌均匀放在旁邊,“娘,大嫂,你们尝尝味道。”
“看着就好吃。”柳秋红无脑夸。
她挑了条大一点的酥鱼出来,折成三段,脑袋那邊给了王春华,鱼腹送到宁归竹嘴边,自己将带着尾巴的那一节吃了。
小酥鱼酥酥脆脆的,中间这一截肉厚,多了一层软糯的肉感,再加上辣椒粉的香味,很好吃。
宁归竹细细品尝着嘴里的小酥鱼,见锅里的大鱼炸得差不多了,捞出来放在旁边开始炒料。炒好料汁将鱼放进锅里,加水,三个人一起把准备的面团揉成餅子贴在锅边。
一家子一起吃,饼子多不说,也要厚一些,宁归竹拿着筷子在饼子中间戳出大大小小的孔洞来。
“好了,等熟就成。”
宁归竹放下手里的东西,在小餐桌边坐下来休息。
三人正闲聊着呢,就听院子里响起竹子先后落地的动静,他们往外面看去,三个男人正在收拾刚砍回来的竹子,长长的竹子被砍成三节堆放在一起,他们放下手里的刀又出了门。
“真是的,也没个消停。”柳秋红笑骂了一句。
男人就是要这样,肯干活,能找到活干,不然嫁给他们干什么?
宁归竹收回视线,听到这句话笑着说道:“家里竹子就没断过,前院都快被竹枝堆满了。”
“不用愁还不好呢?”王春华道,“等院墙起好了,弄两根棍子立着固定下,把竹枝堆摞高一些就是,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这个法子是不错。”宁归竹赞同地点头。
他们就着家里的布置聊着天,熊石山父子仨把竹枝也带了回来,正好锅里的饼也好了。宁归竹朝外面喊了一声,让大的小的洗手准备吃饭,他起身打开锅盖,将里面的湯汁淋在提前盛出的鱼身上。
葱花在湯汁的滚烫下散发着香味,这股味道被微风吹到外面,勾得一家子的肚子都咕噜噜叫了起来。
众人入座,看着餐桌上丰富的美食,口水控制不住地疯狂分泌。
熊茵茵夹了一条小鱼,伸着胳膊颤颤巍巍地往宁归竹碗里放,奶声奶气地:“师父,吃鱼鱼!”
宁归竹的注意力没在她身上,听见小孩儿的动静,匆忙端起碗接过小鱼,“谢谢茵茵,茵茵自己吃。”
“嗯嗯!”
随着小茵茵点头同意的声音,两个大点的男孩儿也给宁归竹夹了鱼肉放到碗里,声音雀跃:“师父,吃鱼!”
宁归竹笑着和他们道了谢,让小孩儿自己吃。
等到他们说完,旁边屏气凝神的大人们纷纷放开,笑着调侃起小孩来:“拜了师就是不一样,以前哪里知道这些哦。”
小朋友们先是脸红,被说得不好意思了,拿着筷子挨个夹菜,忙忙碌碌的,自己没吃上几口,倒是把一桌子的长辈哄得心花怒放。
本就美味的一顿饭菜在欢声笑语中显得更加可口,一家子吃饱喝足闲聊片刻,帮着一起洗干净碗筷后才准备带小孩离开。
宁归竹送他们到门口,对大哥大嫂道:“明儿我去县里一趟,买点基础的启蒙书回来,下午先带着孩子们认字。”
“哎,好,辛苦竹哥儿了。”王春华连连道。